本書內容包括:細胞的基本功能、神經系統、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與吸收、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腎臟的泌尿生理、內分泌、生殖與泌乳、家禽的生理特點等。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細胞的基本生理
第3章 神經系統
第4章 血液循環
第5章 呼吸生理
第6章 消化與吸收
第7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
第8章 排泄系統
第10章 免疫防御系統
第11章 生殖與泌乳
第12章 禽類生理特點
專業名詞中英文對照及索引
參考文獻
《動物生理學》:
(4)肽類遞質
肽類遞質多種多樣,在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中都有分布,主要有神經肽、阿片肽、P物質、神經加壓素、膽囊收縮素、血管加壓素和縮宮素等。釋放這些肽類遞質的神經纖維廣泛分布于外周神經系統、胃腸道、心血管、呼吸、泌尿等器官。胃腸道內的肽能神經纖維的神經元胞體分布于壁內神經叢中,接受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的支配,釋放多種胃腸肽,例如膽囊收縮素、胰泌素、胃泌素、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胰高血糖素等。神經中樞腦部也有這些胃腸肽的存在,稱為腦一腸肽。膽囊收縮素可抑制攝食,參與學習、記憶等功能的調節,血管活性腸肽具有使乙酰膽堿作用增強的功能。
神經肽是指神經元釋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類物質,是神經組織中一類特殊的信息物質。神經肽在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中都存在,作用復雜,可參與體內多種多樣生理功能的調節,如痛覺、睡眠、情緒、學習與記憶乃至神經系統本身的分化和發育等。神經肽種類繁多,一些是神經激素,一些是神經遞質或調質,有些則具有激素和遞質的雙重功能。例如,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的加壓素和催產素,不僅是神經激素,也是神經遞質。室旁核向腦干和脊髓投射纖維,調節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活動(遞質為催產素),還能抑制痛覺(遞質為加壓素)。
腦內具有嗎啡樣活性的多肽稱為阿片肽,包括β-內啡肽、腦啡肽和強啡肽三種。腦啡肽是五肽化合物,廣泛分布于脊髓和腦部多個區域中,是調節痛覺纖維傳人活動的神經遞質,具有很強的鎮痛活性。
3.2.4.2神經遞質的共存與神經調質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一個神經元內只存在一種神經遞質,其末梢釋放的也只有一種神經遞質。這一原則稱為戴爾原則。但后來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證明,腦內許多神經元末梢同時含有并釋放兩種或兩種以上遞質(包括調質)。一個神經元內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遞質(包括調質)的現象被稱為遞質共存。在高等動物的交感神經節神經元發育過程中,NA和Ach可以共存;在大鼠延髓的神經元中,P物質和5一羥色胺共存;在頸上交感神經節神經元中,去甲腎上腺素和腦啡肽共存。目前,遞質共存的生理意義尚不十分清楚。有學者推測,其中一種遞質起信息傳遞作用.而另一種遞質則對傳遞信息的效應發揮調節作用。
神經調質是從遞質派生出來的概念,指神經元產生的另一類化學物質,例如部分神經多肽。它無信息傳遞的功能,但能增強或削弱遞質的效應,起著調節信息、傳遞效率的作用。神經遞質和調質通過協同、拮抗等作用,共同調節突觸的活動,使機體的機能更加協調。神經調質的主要特征為:①可由神經細胞或神經膠質細胞釋放;②間接調節神經遞質在突觸前膜的釋放;③可以影響突觸后效應細胞對遞質的反應性,對遞質的效應起調節作用。
……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