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及目前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編寫的,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面向21世紀應用性人才的需要,并貫徹最新的國家標準。
本書內容共16章。第1章概括機器的全貌、分析機器的組成;第2章介紹摩擦、磨損及潤滑的基本知識;第3、4、5、6章介紹平面機構、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常用機構的結構;第7章介紹螺紋聯接與螺旋傳動;第8、9、10、11、12章介紹機械傳動,從常規的撓性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和齒輪系傳動人手,研究其使用方法及簡單的設計計算;第l3、14、15、16章以軸系為代表著重介紹結構設計分析,簡單介紹聯軸器、離合器和彈簧。另外,基本上每章都提供了實訓、思考題與習題供讀者學習時參考。
本書的主要特點:從認識機器、分析機器的組成人手,按機器的功能劃分。通過本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后續的課程設計以及各章的實訓來訓練和檢驗學生機械設計的能力和水平。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成人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機械設計基礎概論1
學習目標1
11機器及其組成部分1
12本課程的研究內容、性質和任務4
13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過程5
131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5
132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6
14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知識8
141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設計準則8
142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8
143機械零件的標準化8
15機械零件的強度9
151載荷和應力9
152機械零件的靜強度9
153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10
154機械零件的接觸強度10
16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