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傳動理論與工程是動力傳動理論與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年來,液壓技術在航空航天、軍工、船舶、工程機械、車輛工程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自動化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先進科學技術之一。隨之而來的是對液壓產品的性能和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理論基礎的液壓傳動理論必須有相應的與時俱進的創新。
本書是由《金屬切削機床液壓傳動》《機床液壓傳動》《液壓傳動》《液壓傳動》(第2版)等書發展而來的,歷經了近40年的不斷修訂、不斷完善和精益求精的過程。每本書的出版都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被眾多高校選作大學本科或專科的教材,也常被工程技術人員用作參考書。《液壓傳動》(第2版)自2006年出版以來,已累計重印22次。
以上成績的取得,首先要感謝本書的奠基人章宏甲先生和黃誼先生,他們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為了普及和推廣液壓傳動和控制技術,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學習班,并及時編寫相應教材,為之不遺余力,率先垂范,為本書的日后發展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同時,也要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及其諸位編審和編輯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為了保持和發揚優良傳統,使之日趨完善,對本書適時修訂是必須的。本次修訂工作注重理論性、系統性、實用性的有機統一,并考慮讀者(尤其是授課教師)的使用習慣,保持原有架構不變,體系上只做微調,增減了部分內容,對個別疏漏做了校正。全書采用最新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書中插圖按GB/T786..1—2009《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圖形符號和回路圖第1部分:用于常規用途和數據處理的圖形符號》全部重新繪制。
本次修訂工作由王積偉主持完成。西安交通大學林廷圻教授審閱了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水平所限,本書仍難免存在缺點和疏漏,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于北京
本書第1版自1992年出版以來,受到同行的普遍認同,被眾多高等院校所選用,先后重。保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但是,十幾年來液壓傳動和控制技術進步很快,與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更加密切,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教育和教學改革深入展開,對教材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當前我國經濟、科技和教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對本書進行必要的修訂是適時的。這次修訂工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M量保持原有特色和風格,教材的框架結構和章節體系基本不變。
2)刪除一些陳舊的內容,增添了新型液壓元件和密封件。
3)對第十章典型液壓系統進行調整和補充,適量加重了比例控制和數字控制等方面的內容,以拓寬讀者視野,提升創新能力。
。矗⿲Φ谑乱簤涸拖到y的動態特性分析的內容有所補充,增加了節流調速和容積調速回路的動態特性分析,使該章更趨完整。
5)改變本書第1版沒有習題的狀況,每章都配有經過精選的習題,書末附有習題參考答案,以方便讀者使用。
。叮⿲胁鍒D進行全面整理,使圖形符號完全符合最新國家標準GB/T786..1—2001的規定。
東南大學王積偉主持本次修訂工作。修訂教材由王積偉、章宏甲、黃誼任主編,王曉衛、常春、劉林寶參加了本次修訂,最后由王積偉定稿。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林廷圻教授主審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時間和水平的限制,本書難免存在缺點和錯誤,懇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