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場中的技術》共分六章內容:第一章為“哲學基礎”,目的是為探討“教育場中的技術”這一論題作理論鋪墊;第二章為“教育與技術的關系考察”,側重于從歷史語境的角度研究教育場中的技術;第三章為“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探討”;第四章為“教育中技術的價值探討”;第六章為“技術教育化的過程探析”。
單美賢,江蘇省張家港市人,博士,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現為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近年來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已出版專著《虛擬實驗原理與教學應用》。
導言
一、理解“教育場中的技術”
二、研究內容
第一章 哲學基礎
一、教育哲學
(一)教育哲學發展概述
(二)教育哲學研究對象的新觀察
二、技術哲學
(一)技術哲學發展概述
(二)技術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人與技術的關系
(三)教育技術哲學
三、實踐哲學
(一)實踐哲學發展概述
(二)技術之于人類生存的根本性
(三)關于教育的實踐哲學認識
第二章 教育與技術的關系考察
一、教育發展歷程中教育與技術的關系
(一)教育的起源
(二)學校的產生
(三)教育的發展和普及
(四)現代教育的發展
二、技術發展歷程中教育與技術的關系
(一)概覽
(二)教育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三)近現代科學技術教育
三、人:教育與技術的契合點
(一)技術與人
(二)教育與人
(三)現實狀況分析
(四)異化的根源和出路
第三章 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探討
一、教育為什么需要技術
(一)教育的技術特性
(二)教育系統對技術的選擇
(三)技術進入教育的影響因素
二、對教育中技術的本質的思考
(一)對教育中技術的本質的理解
(二)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是歷史的、具體的
(三)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
第四章 教育中技術的價值探討
一、對價值本質的理解
(一)價值主體
(二)價值客體
二、價值論視野中教育與技術的關系
(一)主體客體化
(二)客體主體化
(三)技術與教育的價值關系
三、技術的教育價值
(一)技術的人文價值
(二)教育中技術的價值
(三)技術的教育價值體現
(四)教育中的技術:手段價值與目的價值的統
第五章 技術教育化的理論探析
一、技術發展規律研究綜述
(一)動力機制
(二)周期模式
(三)進化模式
(四)系統模式
二、實踐中的技術教育化規律考察
(一)對技術教育化的理解
(二)技術教育化過程的基本規律探索
第六章 技術教育化的過程探析
一、技術教育化過程中的選擇
(一)一般意義上的技術選擇
(二)技術教育化過程中的技術選擇
二、技術教育化過程中的生成
(一)生成論的基本觀點
(二)生成論視野中的技術
(三)技術在教育中的生成過程
(四)技術在教育中的存在
(五)技術教育化的生成特征
三、技術教育化過程中的演化
(一)演化理論概述
(二)教育場中的技術演化基本原理
(三)演化的路徑依賴
(四)演化的動力機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