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實驗技術。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性實驗,介紹了一些簡明且獨立的實驗方案,每個實驗可在半日內完成,且成功率高,因此特別適用于有關專業的本科實驗教學;第二部分為綜合性實驗,實驗略微復雜,適用于有一定基礎的高年級本科生實驗教學;最后一部分為研究型實驗,為培養學生的獨立科研工作能力提供了更加貼近科研工作的實驗方案
第三版前言
第一部分 基礎性實驗
實驗1 質粒的分離——堿裂解法
實驗2 Silica硅石粉法純化質粒
實驗3 吸附膜方法提取質粒DNA
實驗4 核酸瓊脂糖凝膠電泳及“玻璃奶”法純化回收DNA片段
實驗5 吸附膜方法回收瓊脂糖凝膠中DNA片段
實驗6 DNA片段的連接(向質粒載體中插入外源DNA)
實驗7 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轉化及轉化子的鑒定(藍白斑篩選法)
實驗8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實驗9 PCR產物連入T載體
實驗10 菌落PCR方法快速篩選細菌重組子
實驗11 重組子的插入方向鑒定(酶切法)
實驗12 噬菌體鋪板
實驗13 M13噬菌體DNA的提取
實驗14 SDS法小量提取植物基因組DNA
實驗15 CTAB法小量提取植物基因組DNA
實驗16 動物組織細胞基因組DNA提取
實驗17 血液基因組DNA的純化分離
實驗18 Trizol試劑快速提取(動)植物總RNA
實驗19 離心柱型方法純化植物組織總RNA
實驗20 植物啟動子表達分析——β 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組織化學染色
第二部分 綜合性實驗
實驗21 反轉錄PCR
實驗22 谷胱甘肽S 轉移酶融合蛋白質的表達及純化
實驗23 (His)6標記蛋白質的原核表達和純化
實驗24 Western-blotting分析
實驗25 化學發光Western-blotting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性實驗
實驗26 地高辛標記探針的Southern雜交
實驗27 菌落原位雜交
實驗28 轉基因植物的PCR檢測
實驗29 花序浸泡法轉化擬南芥及轉化子的篩選
實驗30 葉盤法轉化煙草
實驗31 PCR引物的電子設計
主要參考文獻
《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實驗教程(第三版)》:
第一部分 基礎性實驗
實驗1 質粒的分離——堿裂解法
【實驗目的】
1.學習堿法分離質粒的基本原理。
2.掌握堿法分離質粒的操作方法。
【實驗原理】
質粒是染色體之外裸露的、具有自主復制能力的、以超螺旋狀態存在于細胞內的雙鏈DNA 分子。質粒的分離是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最基本的技術,目前提取質粒的方法很多,比如CsCl梯度離心法、煮沸法、硅石粉法、堿裂解法等。本實驗所用的堿裂解法是一種經典的分離質粒DNA 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染色體DNA 與質粒DNA 在變性程度和復性速度的差異,即在pH>12的堿性條件下,大腸桿菌的基因組DNA 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解開而變性,但在該條件下,質粒因其具有共價閉合環狀超螺旋結構的特點,兩條互補鏈間的氫鍵沒有完全被破壞,兩條鏈仍然部分地結合在一起;當溶液的pH 回復至中性時,質粒DNA 快速復性,但是染色體DNA 由于分子很大,難以復性;在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