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疾病專科是王翹楚教授帶領我們在中醫臨床實踐中創立的一門新學科。它的內涵包括失眠、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同時也包括以失眠為主癥及其他相關雜病。因此,從病中求證、證中求病,不斷發現新的證和新的病角度來看,提出睡眠疾病專科是符合當前和今后中醫臨床實際的,它的建立有利于病中求證、證中求病的治療,又有利于不斷發現新的證和新的病,可以在辨病與辨證結合,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基礎上再推進發展一步,并克服將辨病與辨證固化的主觀辨證。
為此,十多年來,徐建、招萼華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探索如何于證中求病、病中求證,并不斷發展新的證與新的病。從臨床實踐中創立睡眠疾病專科來看,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符合臨床學科自身發展道路的,也是符合實踐出真知的原理的。故特編著《睡眠疾病中醫論治》,以供廣大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以及其他有興趣的西醫或管理工作者參考。
徐建,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王翹楚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現任上海市中醫醫院院長、上海市中醫醫院中醫睡眠疾病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中醫睡眠醫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睡眠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他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專科項目負責人,中醫睡眠疾病專科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睡眠及相關疾病的臨床研究與中醫藥開發研究。2014年入選上海領軍人才,近年來主持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多級別課題9項,發表論文10余篇;擔任主編、副主編及編委出版專著4部;參與專利發明4項;帶領團隊獲得上海市第一屆上海中醫藥科技獎一一等獎、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傳承研究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一節 天人相應,人與自然同紀
第二節 衛氣運行和營血運行
第三節 腦為元神之府與心主神明
第四節 晝夜節律與生物鐘
第二篇 睡眠疾病臨床新探索
第一節 診斷
第二節 辨證分型
第三節 從肝論治法
第四節 腦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脈
第五節 五臟皆有不寐
第六節 療效評價體系
第三篇 治療方案和案例
第一節 精神心理性疾病
失眠癥(不寐)
焦慮癥(郁病)
抑郁癥(郁病)
躁狂癥
夢魘
小兒夜啼
夢交或性欲過盛不寐
多動腿綜合征
呼吸暫停綜合征
嗜睡癥
第二節 失眠癥伴其他相關疾病
高血壓
中風(腦血管病)
頭風(血管性頭痛)
糖尿病
老年性癡呆
心血管病
變異性咳嗽(燥咳)
胃病
胃食管反流病
肝病
脾虛(慢性腸炎)
月經不調
慢性陰道炎、盆腔炎
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
頸咽綜合征
女性尿道綜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
失眠癥與記憶力減退
藥源性綜合征
口瘡
蕁麻疹
第四篇 康復和預防
第一節 情志疏導
第二節 治未病十二講
第三節 膏方保健
附篇
附1 相關藥理學實驗研究
第一節 落花生全草不同分離組分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
第二節 落花生枝葉不同產地樣品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 落花配方顆粒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
第四節 抗抑郁癥的經驗方藥實驗研究
附2 改進型SPIEGEL量表
附3 中醫睡眠疾病癥狀證候評價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