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學(第二版)》全面闡述了教育法學的基本概念、范疇和問題域,并努力使教育法學研究從經驗認識層次、法律解釋水平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進而提煉教育法學理論,以指導教育實踐。在結構和內容上,《教育法學(第二版)》力圖反映我國教育法學研究的新成果:一是《教育法學(第二版)》對教育法和教育法制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研究,并對受教育權和教育權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二是《教育法學(第二版)》對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學生、父母、國家、學校、教師、社會組織與公民個人的法律地位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三是《教育法學(第二版)》對教育實踐中的教育法典型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
第一章 教育法與教育法學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引論——教育法能為我們做什么
第一節 教育法是什么
第二節 教育法學是一門“科學”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二章 教育法制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法制、法治與教育法制
第二節 國外教育法制概覽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法制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三章 受教育權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受教育權與學習權
第二節 受教育權的性質與內容
第三節 受教育權的法律救濟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四章 國家教育權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教育權
第二節 國家教育權
第三節 教育基本制度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五章 學生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學生的法律地位
第二節 學生的違法行為及法律責任
第三節 學生權利的救濟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六章 父母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父母的法律地位
第二節 父母教育權的性質
第三節 父母在學校教育中享有的權利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七章 學校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學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地位
第二節 學校的設立
第三節 學校的權利、義務與法律責任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八章 教師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教師的法律地位
第二節 我國教師職業制度
第三節 教師的權利救濟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九章 社會組織與公民個人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社會教育權
第二節 民辦學校及其他社會教育機構
第三節 教育中介組織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十章 校規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校規與學生權利
第二節 校規的合法性審查
第三節 校規合法性的實現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十一章 體罰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體罰及其發展演變
第二節 體罰與法律責任
第三節 屢禁不止的體罰病理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第十二章 學校事故
(內容提要)(學習目標)(關鍵詞)
第一節 學校事故及其歸責原則
第二節 學校事故類型與法律責任
第三節 學校事故的處理
(要點小結)(思考與練習)(拓展性閱讀導航)
參考文獻
《教育法學(第二版)》:
這起案件中,國家教育部作為我國最高國家教育行政機關,是否有權分配各高校(特別是國家直屬重點高校)在各省錄取名額的指標,并據此在各省劃定不同的錄取分數線?這種做法是否侵犯到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權?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責是什么?如何對其違法或不合理行為予以監督并問責?如何實現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為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國家建立了哪些教育基本制度?這些問題正是本章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教育權
一、教育權的基本含義
“教育權”一詞雖與廣義的受教育權一樣,對應的英文同為“the right to education”,但與受教育權之“權”單純指稱“權利”不同,教育權之“權”包含“權利”和“權力”雙重含義。從日常和學術界的具體使用來看,教育權可分為狹義、廣義和最廣義三種。其中,狹義的教育權與狹義的受教育權相當,指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廣義的教育權,同樣是從“權利”的角度理解教育權,與前文廣義的受教育權概念相當,主要指公民在教育事務上享有的權利,包括確定教育方式方法、選擇學校、決定教育內容等廣泛的教育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