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測與設計(第3版)》主要介紹公路與城市道路設計和勘測的基本理論、原理與實用方法!镀胀ǜ叩冉逃"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測與設計(第3版)》在編寫過程中,充分吸取了國內外的先進理論與方法,以最新技術標準和規范為依據,內容全面、資料新穎、數據準確!镀胀ǜ叩冉逃"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測與設計(第3版)》內容主要包括汽車行駛理論,道路等級與技術標準的確定,可行性研究,交通量與通行能力,選線與定線,平面、縱斷面和橫斷面設計,路線線形質量的分析與評價,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平面交叉與立體交叉設計等。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規劃教材》內容包括汽車發動機總體構造及工作原理、曲柄連桿機構結構與檢修、配氣機構結構與檢修、潤滑系統結構與檢修、冷卻系統的結構與檢修、汽油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統、柴油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統和相應的作業單。本書既可以作為培養汽車維修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理實一體化教材,也可作為汽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章緒論
1.1道路運輸概論
1.2我國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1.3道路的分類、分級與技術標準
1.4道路的基本組成
1.5道路勘測設計程序
1.6本課程的任務
復習思考題
第2章汽車行駛理論
2.1概述
2.2汽車的牽引力及牽引力平衡
2.3汽車在道路上行駛的穩定性
2.4汽車的加速行駛與燃料消耗
2.5汽車的制動
2.6汽車在彎道上的行駛軌跡
復習思考題
第3章交通量與通行能力
3.1交通量的觀測與計算
3.2行車速度
3.3通行能力
3.4交通量、交通密度與平均車速
復習思考題
第4章平面線形設計
4.1概述
4.2直線
43圓曲線
4.4緩和曲線
4.5曲線的超高與加寬
4.6行車視距
4.7平面線形的組合與銜接
4.8路線平面圖的繪制
復習思考題
第5章道路縱斷面設計
5.1概述
5.2縱坡設計
5.3豎曲線設計
5.4高等級道路上的爬坡車道
5.5縱斷面設計的一般原則
5.6路線縱斷面設計
5.7城市道路鋸齒形街溝設計
復習思考題
第6章道路橫斷面設計
6.1道路用地寬度與道路建筑限界
6.2道路橫斷面組成
6.3行車道寬度
6.4路肩、中間帶與人行道
6.5道路路拱、邊溝、邊坡
6.6道路橫斷面設計
6.7路基土石方計算及調配
復習思考題
第7章道路線形質量分析與評定及道路交通安全
7.1道路景觀與視覺分析
7.2平、縱線形的協調
7.3急彎陡坡的組成
7.4道路線形與景觀的配合
7.5道路線形的優化方法
7.6道路線形質量的評定
7.7道路計算機輔助設計
7.8公路線形組合與公路安全性評價
7.9公路安全性評價
7.10公路安全性評價的方法步驟與組織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8章道路可行性研究
8.1道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8.2道路經濟調查
8.3交通量的預測
8.4道路走向的擬定
8.5經濟評價
復習思考題
第9章道路選線
9.1道路網的網形、密度及道路的紅線
9.2道路干線與支線方向的擬定
9.3道路的總體布局與方案比較
9.4道路選線的要求與步驟
9.5自然條件對公路路線的影響
9.6平原區道路選線
9.7山嶺區道路選線
9.8丘陵區道路選線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道路定線方法
10.1紙上定線和實地放線
10.2實地定線
10.3紙上移線
10.4航測選線
10.5航測與遙感技術在道路選線中的應用
10.6道路中線的坐標定線法
10.7道路曲線測設
復習思考題
第11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
11.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設計原則
11.2交叉口的形式和選擇
11.3交叉口的交通組織設計
11.4交叉口幾何構造規則
11.5交叉口的車道數和通行能力
11.6交叉口的視距
11.7交叉口轉角的緣石半徑
11.8平面交叉處公路的平縱線形
11.9交叉口拓寬設計
11.10環形交叉口設計
11.11公路與鐵路、鄉村道路及管線的平面交叉
11.12交叉口豎向設計
復習思考題
第12章道路立體交叉設計
12.1概述
12.2立體交叉的分類
12.3立體交叉的一般形式
12.4立體交叉的規劃布置與方案設計
12.5互通式立交主線及匝道設計
12.6匝道端部設計
12.7分離式立體交叉
12.8道路與鐵路、鄉村道路及管線交叉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車維修技能等級工培訓及汽車相關企業培訓的參考教材。
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所要求的車輛折算系數應針對路段、交叉口等形式,按不同的地形條件和交通需求,采用相應的折算系數,詳見第三節通行能力。
為了判斷交通量飽和與否,可按下述三種情況進行研究:
。1)駕駛操縱不感困難,一般用常速或略減速會車、超車時不感困難,汽車時速與行車密度較小時無明顯區別,行車無擁擠或繁忙感,路面養護不感繁重,則交通量未飽和;
(2)駕駛操縱稍感不便,但不過分妨礙超車、會車,汽車可以維持一定車速,行車雖稍感擁擠或有繁忙感,但交通秩序尚好,路面養護雖較繁重,但可通過改善路況來適應,則交通量接近飽和;
。3)駕駛操縱很感困難,有擁擠壓車情況,影響會車、超車以致換檔頻繁,車速低,交通秩序不良,路面養護繁重,非僅靠改善路面類型所能解決,則交通量已達擁擠。
3.1.2交通量的觀測
為了獲得交通量、交通性質及變化情況,進而推求遠景設計交通量,必須對當前的道路交通情況進行觀測。
觀測的方式有下述兩種:①人工與計數器相結合;②自動觀測記錄,利用固定式或便攜式計數器,可進行長期的連續觀測。
目前,常用人工與計數器相結合的觀測方式,其步驟如下:
1.選定觀測地點
觀測路段上的交通量,宜選擇在車流比較穩定的斷面。
觀測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則需在進入交叉口的每條相交道路上各選一個斷面,觀測站點可設在停車線附近。
觀測全市交通的分布狀況。需在各交叉口之間的各個路段上設置觀測斷面同時進行觀測,這樣可顯示出整個道路網交通流量的分布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