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采用項目化教學,任務驅動,以典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制訂為主線,將相關基礎知識的講解貫穿于整個工藝編制過程中,隨著編制過程來擴展知識并增強職業能力,實現學習與工作的深度融合。教材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及能力進階規律,由淺入深、由單一到復雜地序化,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技能養成規律,結構、案例新穎,有利于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機械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課程是機械類專業核心平臺課程之一,對核心崗位(工藝編制)能力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書是把原課程體系中的《機械制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機床》等課程的內容進行了重構整合而成。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夠運用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經驗,遵循國家職業標準和行業規范,獨立完成軸、套、箱體、齒輪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工藝設計及工藝文件的編制等工作,并能與設計、生產等部門人員進行交流、協作,實現預定的工作目標。
依據高等職業院校機械、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書編寫時本著科學、務實的態度,堅持校企協同育人,工學緊密結合,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能力進階規律出發,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及企業需求,將機械制造基礎理論與產品加工生產實際有機結合,選取典型項目任務為載體,建立工作任務與知識、技能的聯系,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高學生企業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侯云霞,先后發表學術論文8篇,主編教材2部,主持參與省、市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8項,獲省、市級優秀教科研成果4項。主持課程建設3門,其中《機械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機械加工綜合實訓》、《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編制》被評為院級優秀課程。連續多年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師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項目一 傳動軸的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
任務1 傳動軸工藝分析及毛坯選擇
任務2 傳動軸加工方案的選擇
任務3 傳動軸定位基準的選擇
任務4 擬定傳動軸的加工工藝路線
任務5 傳動軸的加工工序設計
任務6 軸類零件的加工質量分析
項目二 軸承套的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
任務1 軸承套加工方案的選擇
任務2 編制軸承套的工藝規程
任務3 套類零件的加工質量分析
項目三 方箱體的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
任務1 方箱體加工方案的選擇
任務2 編制方箱體的工藝規程
任務3 箱體類零件的加工質量分析
項目四 齒輪的加工工藝制訂與實施
任務1 齒輪加工方案的選擇
任務2 編制齒輪的工藝規程
任務3 齒輪零件的加工質量分析
附 錄 基礎知識鏈接
課題1 毛坯制造基本知識
課題2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知識
課題3 金屬切削機床基本知識
課題4 螺紋表面加工基礎知識
課題5 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課題6 砂輪的特性及選擇
附表1 常用機床組、型(系)代號及主參數(摘自GB/T 15375-1994)
附表2 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參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