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說史》是一本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的教材,本書敘述了從古代到當代的各種經濟學說產生及其發展的歷程,以庫恩范式為指導并按照時間順序將經濟學說經歷的發展時期劃分為:前古典經濟學時期、古典經濟學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時期、現代經濟學時期。在對經濟學說的歷史考察中,以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演變為主線,同時敘述了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挑戰和批判。本書力求使學生在掌握經濟學說史核心要領的同時,能夠從中獲得經濟分析的洞察力和鑒別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經濟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鄧春玲,先后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外國經濟思想史、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先后出版專著《經濟學中的人》、《經濟學說史》、《微觀經濟學》等,譯著《經濟學家的假設》,在《新華文摘》、《社會科學戰線》、《經濟日報》等報刊著有論文60余篇。
第一章 前古典經濟學時期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古希臘和中世紀的經濟學說
第二節 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
第二章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第一節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第二節 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第三章 重農學派
第一節 重農學派概述
第二節 魁奈的經濟學說
第三節 杜爾哥的經濟學說
第四章 斯密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斯密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斯密關于分工、交換和貨幣的學說
第三節 斯密的價值學說
第四節 斯密的分配學說
第五節 斯密關于生產勞動、資本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學說
第六節 斯密的經濟政策
第五章 李嘉圖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李嘉圖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李嘉圖的價值學說
第三節 李嘉圖的分配學說
第四節 李嘉圖的對外貿易學說
第五節 李嘉圖的貨幣學說
第六節 李嘉圖的資本積累和再生產學說
第六章 斯密及李嘉圖體系的后繼者和反對者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薩伊的經濟學說
第二節 馬爾薩斯的經濟學說
第三節 西斯蒙第的經濟學說
第四節 李嘉圖學派
第五節 西尼爾、巴師夏和凱里的經濟學說
第七章 約翰·穆勒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約翰·穆勒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約翰·穆勒的經濟理論體系
第八章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馬克思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和繼承
第九章 邊際效用學派
第一節 邊際效用學派概述
第二節 奧地利學派
第三節 數理學派
第四節 美國學派
第十章 德國歷史學派和美國制度學派
第一節 德國歷史學派
第二節 美國制度學派
第十一章 馬歇爾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馬歇爾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均衡價格論
第三節 分配理論
第十二章 馬歇爾經濟學說的發展
第一節 庇古的經濟學說
第二節 張伯倫的經濟學說
第三節 羅賓遜的經濟學說
第四節 希克斯的經濟學說
第十三章 凱恩斯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凱恩斯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凱恩斯的就業理論
第三節 貨幣工資和商業循環理論
第四節 凱恩斯的經濟政策
第十四章 凱恩斯經濟學說的發展
第一節 漢森對凱恩斯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哈羅德-多馬的經濟增長理論
第三節 新古典綜合派
第四節 新劍橋學派
第五節 新凱恩斯學派
第十五章 瑞典學派
第一節 瑞典學派概述
第二節 瑞典學派的主要理論
第三節 瑞典學派的政策主張
第十六章 熊彼特的經濟學說
第一節 熊彼特經濟學說概述
第二節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
第十七章 新自由主義學派
第一節 貨幣學派
第二節 理性預期學派
第三節 供給學派
第四節 倫敦學派
第五節 弗萊堡學派
第六節 公共選擇學派
第十八章 新制度學派
第一節 新制度學派概述
第二節 新制度學派的主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