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大學計算機——計算、構造與設計(第2版)》的配套教材。考慮到讀者群的特點,本書在與主教材配套內容之外,還增加了包括系統基本操作、辦公軟件應用、無線組網技術等有關計算機的基本應用技能的內容。全書內容按照基本操作技能、硬件系統構造、C程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4個模塊組織,共分10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基本操作,文檔編輯,演示文稿制作,電子表格應用,邏輯電路仿真設計,計算機網絡及應用,C程序設計基礎,數組、函數和指針,簡單算法設計,數據結構基礎,以配合主教材進一步加強對自底向上的系統構造過程的理解,提升利用計算機求解問題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類專業本科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C語言程序設計的實驗指導教材,也可作為獨立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指導書或計算機基本應用操作指導書,供自學計算機技術的廣大讀者參考。
本書針對高等學校新生在計算機基礎知識方面的現狀,更重要是考慮到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構造思維能力較弱的現實,以及創新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利用計算機求解問題的能力這一需求,力求使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在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理解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夠初步建立起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路,掌握求解問題的一般方法,并了解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吳寧,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與研究工作。任“大學計算機基礎”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及“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習行為大數據分析、智能學習指導與個性化推薦。先后主持國家和省、市等多項科研項目及省、校教改研究項目,編寫出版包括**級十五和十一五規劃教材在內的各類教材10余種。先后獲國家和省級教學成果獎、陜西省和西安市科技二等獎、陜西省優秀教材二等獎及多項校級教材獎和教學優秀獎。
大學計算機——計算、構造與設計實驗指導第1章計算機系統基本操作1
1.1系統認知與基本操作簡介1
1.1.1Windows 基本操作1
1.1.2軟件的安裝與刪除6
1.1.3CPU工況檢測7
1.2網絡信息檢索11
1.3矢量圖繪制23
1.4數字音頻處理28
1.5數字圖像處理32
第2章文檔編輯39
2.1Word 201039
2.2Word基本操作與公式編輯40
2.3綜合編輯排版42
2.4科技論文排版45
第3章演示文稿制作49
3.1演示文稿的創建與外觀設計49
3.2設置動畫與建立超鏈接58
3.3綜合實驗63
第4章電子表格應用65
4.1工作表建立及基本操作65
4.2公式與函數71
4.3數據處理76
4.4綜合實驗85第5章邏輯電路仿真設計87
5.1硬件仿真軟件使用87
5.2實現一位邏輯門92
5.3實現多位邏輯門97
5.4實現多通道邏輯門102
5.5實現簡單運算器110
第6章計算機網絡及應用115
6.1網絡命令的使用115
6.2構建簡單的無線局域網127
6.3使用PGP加密解密/簽名驗證135
6.4制作使用數字證書143
第7章C程序設計基礎153
7.1集成開發環境的使用與基本程序設計153
7.2分支結構與循環結構168
第8章數組、函數和指針182
8.1數組與結構體182
8.2函數192
8.3指針202
第9章簡單算法設計213
9.1排序213
9.2查找221
第10章數據結構基礎231
10.1線性表231
10.2棧與隊列246
大學計算機——計算、構造與設計實驗指導目錄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