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目前流行的CorelDRAW X6版本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CorelDRAW應用的相關知識。全書共分為13章,以初識CorelDRAW開始,一步步講解CorelDRAW對象的基本操作、圖形的繪制、曲線的繪制與編輯、顏色應用與填充、文本的編輯與處理、對象輪廓的修飾與美化、圖形的高級編輯與處理、圖層與位圖、制作矢量圖交互式效果、符號的編輯與應用、打印與輸出等知識。
本書實例豐富,包含了CorelDRAW應用的方方面面,如廣告、海報制作以及插畫繪制等,可幫助讀者快速上手,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領域。
本書內容翔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實例豐富,可以作為初學者的入門與提高教材,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及CorelDRAW應用培訓班學生的教材。
本書配套資源可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下載,其中的教學視頻對書中實例進行了全程同步講解,
讀者可以將兩者結合使用,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另外,光盤中還提供了部分實例的素材文件和*終效果文件,讀者可以隨時學習。
本書主要有下列優點。
* 內容全面,幾乎覆蓋了所有的CorelDRAW
X6相關基礎知識。
* 語言通俗易懂,講解清晰,前后呼應。以*小的篇幅、*易讀懂的語言來講述每一項功能和每一個實例。
* 實例豐富,技術含量高,與實踐緊密結合。每一個實例都傾注了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每一個功能都經過技術認證。
* 版面美觀,圖例清晰,并具有針對性。每一個圖例都經過作者的精心策劃和編輯。只要仔細閱讀本書,從中就能學到很多知識和技巧。
前 言
CorelDRAW軟件是與Illustrator、Freehand等齊名的矢量繪圖軟件,廣泛應用于平面設計、插圖制作、排版印刷、網頁制作等領域。雖然CorelDRAW屬于平面設計軟件,但由于其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快捷,并能夠很好地表現圖像外觀,許多人也將CorelDRAW用于產品效果制作。
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全面介紹了CorelDRAW中文版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全書內容環環相扣,文字表達與圖示相結合,講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面講述了CorelDRAW X6在設計工作中的應用,真正實現了理論講解與實例制作的完美結合。全書共分為13章,各章的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第1章介紹CorelDRAW X6的基礎知識。其中重點講解了CorelDRAW X6的工作界面、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導入與導出和頁面的設置,并簡單介紹了如何使用輔助工具。
第2章介紹CorelDRAW X6中對象的基本操作。在CorelDRAW中熟練掌握操作和管理對象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用戶的繪圖效率。本章主要對選擇對象、復制對象、變換對象、控制對象、對齊和分布對象的操作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第3章介紹CorelDRAW X6中圖形的繪制。作為專業的平面圖形設計軟件,掌握基本的圖形繪制方法是使用CorelDRAW X6進行圖形設計創作的基本技能。本章主要介紹了如何使用矩形工具、橢圓形工具、多邊形工具和其他幾何圖形工具繪制幾何圖形的方法。
第4章主要講解在CorelDRAW X6中曲線繪制方法和技巧。運用不同的工具能繪制出不同曲線,不同的曲線具有不同的作用。
第5章介紹CorelDRAW X6中的各種填充工具,對繪制的圖形進行填充。
第6章講解文本的編輯與處理。介紹了CorelDRAW X6中文本工具的應用和文本屬性的設置,并對段落文本和圖文混排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第7章主要講解如何對對象輪廓進行修飾與美化,其中主要講解了輪廓設置,其次講解了輪廓的常見管理以及如何應用筆刷工具調整輪廓。
第8章主要講解 CorelDRAW X6中圖形的高級編輯與處理,包括圖文框精確裁剪對象、圖形的重新組合、圖形邊緣造型處理等內容。
第9章講解圖層與位圖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如何調整位圖的顏色,其次介紹了如何應用圖層、創建與編輯位圖、位圖的顏色變換與校正以及位圖的處理等內容。
第10章介紹在CorelDRAW X6中使用不同的交互式工具如何為圖形添加三維效果。
第11章介紹在CorelDRAW X6中符號的創建、編輯及管理。
第12章介紹在CorelDRAW X6中管理和打印文件的常用操作方法。
第13章介紹使用CorelDRAW X6中的功能及命令來制作實例。
本書主要有下列優點。
* 內容全面,幾乎覆蓋了所有的CorelDRAW
X6相關基礎知識。
* 語言通俗易懂,講解清晰,前后呼應。以最小的篇幅、最易讀懂的語言來講述每一項功能和每一個實例。
* 實例豐富,技術含量高,與實踐緊密結合。每一個實例都傾注了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每一個功能都經過技術認證。
* 版面美觀,圖例清晰,并具有針對性。每一個圖例都經過作者的精心策劃和編輯。只要仔細閱讀本書,從中就能學到很多知識和技巧。
本書主要由龔玉娟、于述平、李月潔擔任主編,申延合、唐琳老師擔任副主編,其他參與本書編寫的還有劉蒙蒙、劉濤、高甲斌、榮立峰、王玉、劉崢、張云、任大為、羅冰、陳月娟、陳月霞、劉希林、黃健、黃永生、田冰、徐昊、溫振寧、劉德生等老師,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