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參照教育部管理學科運籌學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國內外重點高校流行版本的內容體系和作者幾十年的教學成果和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分為九章,包括線性規劃基礎、線性規劃專題、整數規劃、動態規劃、圖與網絡分析、存儲論、排隊論、決策論和對策論。另外提供兩個附錄:一個是WinQSB軟件在運籌學中的應用;另一個是習題答案或解題思路。其中部分內容為作者長期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結晶。著重介紹了運籌學主要分支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本書注重原理介紹,側重其實際應用,并輔助軟件求解和分析,所列例題與習題既具有代表性又緊密結合經濟管理實際,同時兼顧相關專業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廣度。每章末有小結,章后配備一定數量的習題(附答案或解題思路),便于自學。
本書之前已經連續出版了四版,本次為修訂再版,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充實了應用實例,可作為高等院校管理類各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MBA教材或參考書,并可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自學參考。
掌握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應用各種參數的經濟價值。
徐選華,男,江西臨川人,管理學博士,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韓國首爾大學高級交換學者和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復雜系統工程、決策理論與方法、管理信息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風險分析與管理、應急管理與工程管理等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領域涉及復雜大群體決策理論與方法、復雜大群體決策支持平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重特大災害應急管理與風險管理、大數據決策理論與方法、大型工程管理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承擔**級重大科研項目3項、企業橫向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4篇、EI期刊論文30余篇。研究成果“不確定環境下決策理論與方法”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復雜大群體決策方法及應用”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獎、“決策應用軟件開發平臺SmartDecision”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外還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項,獲得軟件著作授權3項。
第1章線性規劃基礎
1.1線性規劃及其數學模型
1.1.1線性規劃問題引例
1.1.2數學模型的事理含義
1.1.3數學模型解的名稱
1.1.4數學模型的一般形式
1.1.5線性規劃問題求解過程
1.2線性規劃問題的建模
1.2.1資源合理利用問題
1.2.2合理下料問題
1.2.3運輸問題
1.2.4人員分派問題
1.2.5投資方案選擇問題
1.3線性規劃圖解法及其幾何意義
1.3.1求解步驟
1.3.2幾何意義
1.3.3特殊的數學模型
1.4線性規劃單純形法
1.4.1單純形法基本原理
1.4.2線性規劃數學模型的標準型
1.4.3線性規劃數學模型的規范型
1.4.4最優解尋求步驟
1.4.5單純形表
1.5單純形的經濟信息
1.5.1最優決策變量的解
1.5.2松弛變量的解
1.5.3產品的相關價值系數
1.5.4資源的影子(潛在)價格
1.6單純形理論分析
1.6.1數模的標準型
1.6.2數模的規范型
1.6.3確定入基的非基變量
1.6.4確定出基的基變量
1.6.5確定主元素并進行旋轉運算
1.7單純形法進一步討論
1.7.1線性規劃數模的基本類型
1.7.2兩階段法
1.7.3大M法
本章小結
習題一
第2章線性規劃專題
2.1對偶規劃
2.1.1對偶問題的引出
2.1.2對偶問題間的關系
2.1.3對偶規劃的性質及應用
2.2對偶單純形法
2.3靈敏度分析
2.3.1單純形表的逆矩陣及各表的運算關系
2.3.2限制常數b發生變化對原最優解的影響
2.3.3價值系數C發生變化對原最優解的影響
2.3.4約束條件系數A發生變化對原最優解的影響
2.3.5增加新變量對原最優解的影響
2.3.6增加新約束條件對原最優解的影響
2.4運輸問題與表上作業法
2.4.1產銷平衡的運輸問題
2.4.2產銷不平衡的運輸問題
2.5目標規劃
2.5.1目標規劃的數學模型
2.5.2目標規劃的圖解法
2.5.3目標規劃的單純形法
本章小結
習題二
第3章整數規劃
3.1整數規劃的特點
3.2分枝定界法
3.3割平面法
3.401規劃和隱枚舉法
3.5分派問題和匈牙利法
本章小結
習題三
第4章動態規劃
4.1多階段決策問題
4.2動態規劃基本概念
4.3最優化原理及動態規劃問題的求解
4.3.1R.Bellman最優化原理
4.3.2指數函數遞推方程
4.3.3求解過程
4.4最短路線問題
4.5資源分配問題
4.6背包問題
4.7倉庫存儲問題
4.8生產與存儲問題
本章小結
習題四
第5章圖與網絡分析
5.1圖的基本概念
5.1.1圖的概念
5.1.2鏈、路、連通圖的概念
5.1.3子圖與部分圖的概念
5.1.4同形圖的概念
5.2樹
5.2.1樹的概念及其特性
5.2.2最小部分樹
5.3最短路徑問題
5.3.1最短路徑問題的特征及優化原理
5.3.2求解最短路徑問題的“T,P標號法”
5.3.3最短路徑問題應用舉例
5.4網絡最大流問題
5.4.1基本概念
5.4.2最大流標號算法
5.4.3應用舉例
5.5最小費用最大流問題
5.5.1基本概念
5.5.2基本原理
5.5.3最小費用最大流算法步驟
5.6網絡計劃技術
5.6.1項目網絡圖
5.6.2作業工時的確定
5.6.3節點時間參數及其計算
5.6.4作業時間參數及其計算
本章小結
習題五
第6章存儲論
6.1庫存控制系統
6.1.1存儲問題的提出
6.1.2存儲系統
6.1.3費用
6.1.4存儲策略
6.2確定性存儲模型
6.2.1不允許缺貨的經濟訂購批量存儲模型
6.2.2允許缺貨的經濟訂購批量存儲模型
6.2.3不允許缺貨經濟生產批量存儲模型
6.2.4允許缺貨經濟生產批量存儲模型
6.2.5四種存儲模型的對比分析
6.3確定性存儲模型的討論
6.3.1經濟批量靈敏度分析
6.3.2物資價格變動對訂購策略的影響分析
6.4單周期隨機存儲模型
6.4.1需求為離散隨機變量情況下的模型
6.4.2需求量為連續型的隨機存取模型
本章小結
習題六
第7章排隊論
7.1排隊系統基本概念
7.1.1排隊系統的特征
7.1.2排隊系統的組成
7.1.3排隊系統中的符號表示
7.1.4排隊系統研究的問題
7.1.5排隊模型的求解
7.2M/M/1/∞/∞/FCFS單服務臺排隊模型
7.2.1系統穩態概率Pn的計算
7.2.2系統運行指標
7.3M/M/1/N/∞/FCFS單服務臺排隊模型
7.3.1系統穩態概率Pn(系統狀態為n的概率)的計算
7.3.2系統運行指標
7.4M/M/1/∞/m/FCFS單服務臺排隊模型
7.4.1系統穩態概率Pn的計算
7.4.2排隊系統運行指標
7.5M/M/c/∞/∞/FCFS多服務臺排隊模型
7.5.1系統穩態概率Pn的計算
7.5.2系統運行指標
本章小結
習題七
第8章決策論
8.1決策論基本概念
8.1.1決策的三要素
8.1.2決策過程
8.1.3決策的分類
8.2不確定型決策
8.2.1悲觀主義(Max Min)決策準則
8.2.2樂觀主義(Max Max)決策準則
8.2.3等可能性(Laplace)決策準則
8.2.4最小機會損失決策準則
8.2.5折中決策準則
8.3風險型決策
8.3.1最大期望值準則(expected monetary value,EMV)
8.3.2主觀概率方法
8.3.3貝葉斯決策方法
8.4效用理論在決策中的應用
8.4.1效用的概念
8.4.2效用曲線的確定
8.4.3效用曲線的類型
8.4.4效用理論的應用
8.5序列決策與決策樹
8.5.1決策樹
8.5.2序列決策
8.6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習題八
第9章對策論
9.1對策論基本概念
9.1.1競爭現象
9.1.2對策的三要素
9.2有鞍點二人有限零和對策
9.2.1建模(建立支付矩陣)
9.2.2模型求解
9.3無鞍點二人有限零和對策
9.3.1建模
9.3.2最優混合策略的求解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九
附錄AWinQSB軟件在運籌學模型求解與分析中的應用
附錄B習題答案或解題思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