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而又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組成原理及計算機的組裝維護技術。全書分為理論與實踐兩篇,理論篇主要介紹計算機系統概述、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中央處理器、指令系統和尋址方式、存儲系統、外部存儲器、總線及主板技術、輸入/輸出系統、計算機病毒防治、計算機常見故障維修;實踐篇主要介紹認識計算機主要硬件部件、組裝計算機硬件系統、BIOS的認識與設置、Windows系統維護安裝盤的制作、硬盤分區與格式化、操作系統安裝、操作系統的備份與還原。每章配有學習目標、大量的練習題,以幫助讀者明確學習方向,理解和鞏固所學內容。本書融入高等院校“專升本”統一選拔考試《計算機基礎》部分考點,附錄配有DOS命令、計算機配置與選購、計算機的保養、計算機(微機)維修工國家職業標準、計算機術語大全,為各類讀者提供參考,實用性強。
本書充分考慮了實際教學需要和專科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按照循序漸進、理論聯系實際、便于自學的原則編寫。教材內容適量、適用,敘述清楚,通俗易懂。
本書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成人高校,也可供繼續教育學院、民辦高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使用,還可供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人員和愛好者參考使用。
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及計算機的組裝維護技術。按照循序漸進、理論聯系實際、便于自學的原則編寫,教材內容適量、適用,敘述清楚,通俗易懂。
每章配有學習目標、大量的練習題,以幫助讀者明確學習方向、理解和鞏固所學內容。免費提供課后習題參考答案、電子教案等資料,附錄配有DOS命令、計算機配置與選購、計算機的保養、計算機維修工的職業標準、計算機術語大全,為各類讀者提供參考、實用性強。
教材內容盡可能吸收專業學科發展的新理論、新成果,以及生產實際中的新技術、新經驗,力求使教材內容新鮮、生動、豐富。
理論篇
第1章計算機系統概述
1.1計算機的發展、分類和應用
1.1.1計算機的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
1.1.2計算機的分類
1.1.3計算機的應用
1.2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2.1計算機系統概述
1.2.2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1.2.3計算機的總線結構
1.3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3.1軟件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層次及分類
1.3.2系統軟件
1.3.3應用軟件
1.4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習題1
第2章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
2.1計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2.1.1進位計數制
2.1.2常見的幾種進位計數制
2.1.3數制的轉換
2.2計算機中數值數據的表示
2.2.1機器數和真值
2.2.2機器數的表示
2.2.3機器數的運算及溢出判斷
2.3計算機中非數值數據的表示
2.3.1二十進制數字編碼
2.3.2字符編碼
2.3.3漢字編碼
2.3.4其他信息編碼
2.4數據校驗碼
習題2
第3章計算機的基本數字邏輯電路
3.1邏輯代數
3.1.1“與”運算
3.1.2“或”運算
3.1.3“非”運算
3.1.4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法則
3.2基本邏輯電路
3.2.1與門電路
3.2.2或門電路
3.2.3非門電路
3.2.4與非門電路
3.2.5或非門電路
3.2.6異或門電路
3.2.7同或門電路
3.3二進制數的加、減法電路
3.3.1二進制數的加法運算
3.3.2半加器
3.3.3全加器
3.3.4二進制數的加法電路
3.3.5二進制數的減法運算
3.3.6可控反相器及加、減法電路
3.4算術邏輯單元
3.5觸發器
3.5.1RS觸發器
3.5.2D觸發器
3.5.3JK觸發器
3.6寄存器
3.6.1緩沖寄存器
3.6.2移位寄存器
3.6.3計數器
3.6.4累加器
3.7二進制譯碼器
3.8三態輸出電路
習題3
第4章中央處理器
4.1中央處理器的發展
4.2中央處理器的組成及功能
4.2.1中央處理器的組成
4.2.2中央處理器的功能
4.3中央處理器的主要寄存器
4.4操作控制器及時序產生器
4.5中央處理器的工作過程
4.5.1執行一條指令的過程
4.5.2執行程序的過程
4.6中央處理器的性能指標
習題4
第5章指令系統和尋址方式
5.1指令系統概述
5.2指令的分類
5.3指令周期
5.4尋址方式
5.4.1操作數尋址
5.4.2指令尋址
5.58088/8086 CPU的指令系統
5.5.1數據傳送指令
5.5.2算術運算指令
5.5.3邏輯運算和移位指令
5.5.4串操作指令
5.5.5控制轉移指令
5.5.6處理器控制指令
習題5
第6章存儲系統
6.1存儲器
6.1.1存儲器的分類
6.1.2內存的組成及讀寫原理
6.1.3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6.2隨機存儲器
6.2.1靜態隨機存儲器
6.2.2動態隨機存儲器
6.2.3RAM與CPU連接
6.3只讀存儲器
6.4存儲體系
6.4.1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6.4.2高速緩沖存儲器
6.4.3虛擬存儲器
6.5存儲技術的主流技術
6.5.1各種形式的內存
6.5.2存儲技術的發展
習題6
第7章外部存儲器
7.1硬盤
7.1.1硬盤的發展及分類
7.1.2硬盤的組成
7.1.3硬盤的工作原理
7.1.4硬盤的性能參數
7.1.5硬盤技術的最新發展
7.2軟盤
7.2.1軟盤的發展及分類
7.2.2軟盤的組成
7.2.3軟盤的工作原理
7.2.4軟盤技術的最新發展
7.3光盤
7.3.1光盤的發展及特點
7.3.2光盤的分類
7.3.3CD光盤的物理構造
7.3.4CDROM驅動器工作原理
7.3.5光驅的接口
7.3.6光驅的主要技術指標
7.3.7CD光盤與DVD光盤的區別
7.4移動硬盤
7.4.1移動硬盤的發展及分類
7.4.2移動硬盤的組成
7.4.3移動硬盤的主要技術指標
習題7
第8章總線與主板技術
8.1總線技術
8.1.1總線的基本概念
8.1.2總線層次結構
8.1.3系統總線的標準化
8.2常見的系統總線
8.2.1ISA總線
8.2.2PCI總線
8.2.3AGP總線
8.2.4新型總線PCI Express
8.3主板
8.3.1主板的結構與分類
8.3.2主板上的主流芯片組簡介
8.3.3主板的新技術
習題8
第9章輸入/輸出系統
9.1輸入/輸出系統概述
9.2外設的編址方式
9.3數據傳送控制方式
9.3.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9.3.2程序中斷方式
9.3.3DMA輸入/輸出方式
9.3.4I/O處理機方式
9.4外圍設備
9.4.1外圍設備的分類
9.4.2常用輸入設備
9.4.3常用輸出設備
9.4.4計算機聲卡
9.4.5計算機顯卡
9.4.6計算機網卡
9.4.7計算機電源
習題9
第10章計算機病毒防治
10.1計算機病毒概述
10.1.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10.1.2計算機病毒產生的原因
10.1.3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10.1.4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10.1.5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10.2計算機感染病毒的特征
10.3計算機感染病毒傳播途徑
10.4計算機感染病毒的防治
10.4.1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原則
10.4.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策略
10.5木馬病毒及其防治
10.6防治黑客攻擊
習題10
第11章計算機常見故障維修
11.1計算機故障的分類
11.2計算機故障維修的基本原則
11.3計算機故障維修的基本方法
11.4計算機故障維修的基本步驟
11.5計算機故障維修的注意事項
11.6計算機典型故障分析實例
11.6.1主板故障分析實例
11.6.2BIOS故障分析實例
11.6.3CPU故障分析實例
11.6.4內存故障分析實例
11.6.5硬盤故障分析實例
11.6.6移動存儲故障分析實例
11.6.7顯卡、聲卡、網卡故障分析實例
11.6.8顯示器故障分析實例
11.6.9電源故障分析實例
11.6.10鍵盤與鼠標故障分析實例
11.6.11外設故障分析實例
11.6.12系統故障分析實例
11.6.13軟件故障分析實例
11.6.14網絡故障分析實例
習題11
實踐篇
項目1認識計算機主要硬件部件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2組裝計算機硬件系統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3BIOS的認識與設置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4Windows系統維護安裝盤的制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5硬盤分區與格式化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6操作系統安裝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項目7操作系統的備份與還原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項目準備
項目實施
思考與練習
附錄ADOS命令
附錄B計算機配置與選購
附錄C計算機的保養
附錄D計算機(微機)維修工國家職業標準
附錄E計算機術語大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