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表現性色彩畫的基礎訓練、重點突破、技術語言、興趣指向、高峰體驗等環節展開分析和研究,以問題探究、作品評析、案例分析、專題訓練、自主探索等方式探究和解決表現性色彩畫訓練與創作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為表現性色彩畫教學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依據。
全書以問題探究和專題訓練貫穿始終,采取各個擊破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避免了冗雜理論的贅述,同時增強了藝術訓練環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結構新穎,內容連貫,邏輯性強,凸顯專識致用,注重個性、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和特色。
本書既適用于本科院校美術學、美術教育專業表現性色彩畫課程教學,也可作為美術愛好者學習表現性繪畫的參考指南。"
本書圍繞表現性色彩畫的基礎訓練、重點突破、技術語言、興趣指向、高峰體驗等環節展開分析和研究,以問題探究、作品評析、案例分析、專題訓練、自主探索等方式探究和解決表現性色彩畫訓練與創作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為表現性色彩畫教學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依據。
全書以問題探究和專題訓練貫穿始終,采取各個擊破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避免了冗雜理論的贅述,同時增強了藝術訓練環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結構新穎,內容連貫,邏輯性強,凸顯專識致用,注重個性、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和特色。
本書既適用于本科院校美術學、美術教育專業表現性色彩畫課程教學,也可作為美術愛好者學習表現性繪畫的參考指南。
前言
21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美術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逐步優化和完善,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統領課程目標的改革新突破。表現性色彩畫課程的教學正是對應再現性(寫實性)色彩畫教學而采取的必要性探索。一是解決色彩畫教學中的內容糾葛,厘清再現性色彩畫和表現性色彩畫的教學內容,既便于再現性繪畫技能的教學,又便于表現性繪畫語言的研究和探索,從繪畫理念、思維方式、造型技巧等方面彌補了再現性繪畫偏重寫實性技能訓練、忽視藝術感知能力培養和主觀個性發揮等方面的不足。二是解決了以往教學中缺少現當代繪畫內容的問題,為學生認識和理解現當代繪畫藝術打下素養基礎。
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核心的培養理念,以藝術思維開發、藝術個性展現和專業素養提升為原則,采取探究式教學、實訓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集中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本著專識致用、強化能力的教學觀念,圍繞思維拓展、個性發揮、追求創新的內在線索,逐步展開表現性色彩畫造型要素、表現技巧、個性發揮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的特點,采取短時間的訓練方式,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助推學生盡快實現思維方式的轉換和表現能力的提升;適應學生的審美情趣,安排有興趣指向的專題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深入探究精神。本書嘗試時代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探索,結合時代文化藝術的關注點,開展有關生命精神、文化情懷、藝術信仰等方面的專題教學,旨在啟發學生建構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文化藝術觀和科學的學業發展觀。
本書致力于為表現性色彩畫學習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和途徑,按照提出問題、尋找切入點、確定研究內容和方法、開展延伸學習和自主探索等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思路和線索組織教學內容及過程。在藝術試驗和藝術實踐訓練教學中,打破再現性繪畫教學以寫生為主的訓練方式,以表現性繪畫的思維訓練、語言組織訓練和創作訓練為重點安排默寫、速寫、想象畫等不同形式的訓練內容,目的是改變學生對寫生的依賴現象,為學生打開繪畫思路、拓展繪畫視野、豐富繪畫語言形式。同時,本書讓學生改變專注自然形象、忽視內心世界的藝術觀念,在學習和借鑒現當代表現性繪畫藝術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運用表現性色彩畫的語言形式表達主觀情感的方法。
本書編寫過程中,山東師范大學孔新苗教授為本書的框架結構及編寫思路提出了寶貴建議,在此表示感謝!
本書的出版得力于濱州學院教材出版基金項目的資助與支持,使表現性色彩畫教學中的研究得以開花結果。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孫兆俊
目錄
第一章
課程概述
第一節表現性色彩畫概述
第二節表現性色彩畫與素質培養
第二章
基礎訓練點線面意識與畫面感覺
第一節思維拓展:表現性色彩畫的思維取向
第二節點線面意識訓練
第三節畫面感覺訓練
第四節形象的符號化:畫面形象的點線面
構成訓練
第三章
重點突破表現性色彩的關系建構
第一節感覺色彩:色彩是有性格的
第二節發現色彩:表現性色彩的探尋
第三節品味色彩:表現性色彩的有機性
第四節成就色彩:表現性色彩的符號化
第四章
技術語言(攻關)表現方法與技巧
第一節材料與技法
第二節表現方法
第三節表現技巧
第四節表現語言與形式
第五章
興趣指向基于興趣的專題訓練
第一節興趣指向一:繪畫主題選擇
第二節興趣指向二:符號化語言提煉
第三節興趣指向三:表現技巧探索
第四節興趣指向四:創作訓練
第六章
高峰體驗特定主題的創作訓練
第一節高峰體驗之一:生命精神的藝術展現
第二節高峰體驗之二:時代主題的表達
第三節高峰體驗之三:信仰追求與個性張揚
第四節藝術發展的線索:借鑒與創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