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財務報表的形成
【本章內容】
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必須熟知財務報表,本章主要學習四張會計報表和附注的編制以及重要項目的計算。
【知識目標】
(1)掌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基本財務報表的編制原理和方法。
(2)熟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基本財務報表的內容和結構。
(3)了解企業財務報告體系的主要內容。
【技能目標】
(1)會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基本財務報表。
(2)能初步運用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進行財務報表的閱讀與分析。
(3)熟練掌握四表一注。
【案件導入】
案例之一:
20世紀80年代,英國的巴林銀行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分行。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派人考察后,發現該銀行信用不佳,遂毅然拒絕。英國首相為此多次向李光耀交涉,亦無結果,以致兩國關系也一度受到影響。幾年后,巴林銀行破產,英、美、法、日等發達國家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新加坡的信用環境是最好的。國際資本開始向新加坡聚集,新加坡逐漸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國民經濟騰飛也從此開始。
案例之二:
沃爾瑪公司(Wal-MART STORES,Inc.)(NYSE:WMT)是一家美國的世界性連鎖企業,以營業額計算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為沃爾頓家族。總部位于美國阿肯色州的本頓維爾。截至2013年10月26日,沃爾瑪公司有8 445家門店,分布于全球15個國家。沃爾瑪在美國有4 364家,中國有284家;員工超過200萬人,美國超過140萬人,中國超過8.7萬。2013財政年度(2012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的銷售額達到4 660億美元,而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它在短短幾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發展,不得不說是零售業的一個奇跡。
2003年,沃爾瑪有意出售麥克林——年營業額230億美元的下屬企業,巴菲特得知立即做出相應的收購投資決策。巴菲特與沃爾瑪首席財務官面談了兩個小時,巴菲特當場同意購買金額,沃爾瑪首席財務官電話請示了首席執行官,交易宣告達成。29天后,15億美元款項直接匯入沃爾瑪賬戶。沒有投資銀行的中間介入。
交易是否過于草率?巴菲特說,他相信沃爾瑪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一切數字。事后證明,沃爾瑪提供給巴菲特的各項數據是真實可靠的。
就在2012年4月,《紐約時報》報道了沃爾瑪墨西哥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過去的十年里,精心策劃了范圍廣泛的行賄活動以換取開店許可,攫取市場份額,行賄金額高達2400萬美元。在事情敗露之后,沃爾瑪高管試圖掩蓋真相。2012年5月5日,在股東大會上,有股東向巴菲特提問是否改變了對沃爾瑪的看法?巴菲特說:在墨西哥的案件中可能有處理失誤。但不會改變沃爾瑪增長的盈利能力。
總結:
案例中的故事是我們現實生活、工作中面對類似問題的生動寫照:
“具有誠信的聲譽是企業的無價之寶!”
企業倫理是復式記賬的基礎。不對信息用戶負責,就沒有會計。只講究會計的技術而不談誠信原則,財務報表就失去了靈魂。
對企業經理人來講,在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遠比會計的專業知識重要。而具有誠信的聲譽會大幅度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
第一節 認識財務報表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需求者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關系復雜多變,在設立公司、開辦廠礦、購買債券、投資股票、就業求職、跳槽換崗等經濟活動中,幾乎每一個自然人都在充當一個或多個角色,而這些經濟活動都需要事先了解企業的財務信息。因此,從結構上看,財務信息使用者構成復雜,幾乎涵蓋社會各階層、各行業,而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各有側重。
從總體上看,財務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是通過財務報表提供的會計信息,揭示數字背后的信息,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以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財務報表的需求者幾乎包括全社會各類人士,如權益投資人、債權人、經理人員、政府機構和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人士。他們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財務報表,需要不同的信息,會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對財務報表進行詳細解讀和深入分析。下面我們以會計主體的視角,對財務報表信息需求者做以下分類和歸納。
(一) 債權人
債權人是指借款給企業并得到企業還款承諾的人。債權人關心企業是否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債權人可以分為短期債權人和長期債權人。債權人的主要決策包括決定是否給企業提供信用,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債權。他們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為了回答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公司為什么需要額外籌集資金?
(2) 公司還本付息所需資金的可能來源是什么?
(3) 公司對于以前的短期和長期借款是否按期償還?
(4) 公司將來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借款?
(二) 投資人
投資人是指公司的權益投資人,即普通股股東。普通股股東投資于公司的目的是擴大自己的財富。他們所關心的是償債能力、收益能力以及投資風險等。權益投資人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為了回答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公司當前和長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變動的影響?
(2) 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何,公司資本結構決定的風險和報酬如何?
(3) 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公司處于何種地位?
(三) 經營者(也稱CEO)
經營者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對公司資產和負債進行管理的由個人組成的團體,有時稱之為“管理當局”。經營者關心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經營者可以獲取外部使用人無法得到的內部信息。他們分析報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所有者負責,了解獲利能力,以及獲利的原因與過程。
(2)了解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以便及時發現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3)了解財務結構與風險,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實現更多贏利。
(4)了解企業資本營運能力,以保證企業可持續經營。
(5)了解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
(四) 政府機構有關人員
政府機構也是公司財務報表的使用人,包括稅務部門、國有企業的管理部門、證券管理機構、會計監管機構和社會保障部門等。他們使用財務報表是為了履行自己的監督管理職責。他們分析報表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
(1)獲取企業財務信息,是為了支持宏觀經濟信息系統的需要。
(2)關心企業經營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是為了掌控國家資源配置和運用情況。
(3)監督和檢查國家各項經濟政策、法規、制度在企業的執行情況。
(4)監督和保證企業財務信息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
(五) 業務關聯單位
業務關聯單位主要是指供應商、客戶,以及競爭對手。他們分析報表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
(1)出于保護自身利益的需要,關注往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2)最為關注的是企業的信用狀況,包括商業信用和財務信用,以做出往來業務的決策。
(3)競爭對手為了搶占市場先機,或者保護自身市場份額,要做到知己知彼。
(六) 企業內部員工
企業內部員工是直接利益相關者,企業的現在和將來、生存和發展、經營和環境,都可通過對報表的關注,以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狀況。他們分析報表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兩個方面的目的。
(1)了解企業的債務結構,這是企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及其穩定性的基礎。
(2)了解盈利能力,這是勞動報酬的高低與職工福利好壞的直接影響。
(七) 其他人士
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是社會潛在投資者所關注的對象,他們分析報表是為了優化投資對象,達到最佳理財目標。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崗位
財務報表分析的崗位是指從事財務報表分析的專業人員執業所在的具體某社會經濟組織的位置和職業。目前,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崗位和職業有財務分析師、信用分析員、注冊會計師以及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等。
(一) 財務分析師
財務分析師也稱金融分析師(Certified Financial Analyst,CFA),需要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和資格認定,取得CFA資格,主要在證券及相關行業任職,如證券經紀公司、銀行、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金組織及其他金融機構。
財務分析師的主要工作是根據企業對外披露的財務報表和其他公開披露的信息,分析企業收益的長期、短期變動及變動對股票價格可能產生的影響,為市場提供投資建議。
一般來說,依據財務分析師在資本市場上的作用,可以將他們分為賣方分析師和買方分析師。
(1) 賣方分析師:代表股票發行者的利益,主要任職于投資銀行或經紀公司。使市場正確定價其公司的股價。
(2) 買方分析師:代表股票投資者的利益,主要任職于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金等機構。
(二) 信用分析員
信用分析員任職于商業銀行、證券評級機構、大型公司及專門從事應收賬款代理融通業務的公司。
(1) 商業銀行信用分析員,職責是分析貸款前后客戶的財務狀況。
(2) 證券評級機構的信用分析員,職責是對發行債券的公司進行信用評級。
(3) 大公司信用分析員,職責是對申請賒銷的客戶進行信用分析。
(4) 應收賬款代理融通信用分析員,是為申請賒銷的客戶進行信用分析——是與大公司信用員不同的客戶,是委托代理融通公司的客戶。多是中小企業為降低聘用專業分析師成本,而委托專業代理公司。
(三) 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CPA)提供的專業服務主要是會計報表的審計業務、企業業績評價業務和管理咨詢業務等。
1.會計報表的審計業務
(1) 審計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2) 審計重要的財務比率、報表數據變化趨勢。
(3) 審計經營責任:任期經濟責任、離任審計。
2. 績效評價業務
績效評價主要包括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標準體系、評價方法體系,其評價方法以行業比較和定量評價為主。
3. 管理咨詢業務
管理咨詢業務是近年來高增長的項目,國際知名會計公司的管理咨詢業務超過總收入的50%。該業務主要是對公司的治理結構、信息系統、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會計、經營效率、經營效果等提供診斷、意見與建議。
(四) 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
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是指對企業內部的核算資料進行分析,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的財務分析人員。其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預測、決策、績效考核和經營評估,乃至戰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為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營業績服務。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內部成本、費用分析。
(2) 現金管理、資金籌集、股息分配、保險金的安排等。
(3) 分析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
財務報表是會計核算的產品,這種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的定量性財務信息,這些信息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評估一家企業的風險、收益及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因為會計核算的數據十分重要,并且這些數據是所有決策的前提。所以對這個產品進行分析日益受到企業、事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的高度重視。
(一) 財務報表反映的數據非常重要
財務報表是由財務會計人員,以會計專業的特有方式,進行計算與核算,通過“證—賬—表”一系列的會計專業處理,形成的對外公布的數據資料。財務報表信息需求者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的“四表一注”來了解企業的狀況。一是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公司的償債能力、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流動資金充足性等做出判斷。二是通過分析利潤表,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狀況、經營效率,對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持續發展能力做出判斷。三是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評價公司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并據以預測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四是通過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可以了解和評價其資本積累狀況,以及資本保值、增值趨勢,并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企業在其他領域的一切經濟活動,獲取企業全面的、綜合的收益信息。五是通過分析財務報表附注及其他資料,了解企業財務報表重要項目的詳細說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以及審計意見和審計評估。
(二) 財務報表數據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
分散的、孤立的會計數據只能反映局部的、片面的狀況,如同飛機駕駛員僅僅知道儀表上的各項數字的含義是不夠的,還必須清楚各項數字之間的關系,清楚哪些指標是正常的,哪些指標是異常的,進而做出調整飛行的決策。企業也一樣,成功企業總能從報表中各個數字之間的比例、趨勢分析中得出對自身財務狀況的正確判斷,這是他們之所以成功的極為重要的一環。
具體來說,僅僅采集了財務報表的信息,還不足以掌握企業的實際狀況,每張表各項目中的數據、表與表中各項目中的數據,它們之間構成的鉤稽關系,都能夠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的某種經濟問題。因此,必須要通過專業人士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入解析和剖析計算,得出切合實際的分析結論,才能幫助信息需求者做出重要判斷和決策。因為對財務報表進行解析后的數據,對公司經理、投資分析家、投資者和貸款人來說,比財務報表本身反映的數據更加重要。這是由于與企業之間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系,自然需要關注企業的財務報表,關注財務報表表象后面的解釋數據,才能正確評估企業現在和未來的前景和走勢。
(三) 具備高素質的財務分析人員對企業非常重要
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今天,占有市場先機更多的是依靠真實可靠的信息,在紛繁雜亂、垃圾信息充斥的市場中,整理出對自己有用的重要信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財務分析就是這種類型的管理工作。財務分析人員要在深入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嫻熟處理財務會計業務能力的基礎之上,對財務信息進行采集、解析、計算等具體的加工處理,最后提出財務分析報告。因此,從事財務分析工作的人員在公司中地位重要、待遇優厚,這種現象遍及美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
【知識鏈接1-1】
(1) 天美公司的經營狀況很好,從2004年到200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20%,凈利潤以更大的幅度上升。但公司2004年損失了2.73億美元,2005年損失了7.12億美元,公司時常出現現金短缺、存貨短缺的問題,有時出現過多的資金閑置的問題,甚至經常出現壞賬。現已宣告破產。
問:該企業有盈利為什么會破產?
(2) 曾經像旋風一樣席卷中國大地的“三株公司”“腦白金”公司,從走紅到倒下歷經三年。
問:如此強大的企業為什么會迅速消失?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一、認識資產負債表
2007年新的會計準則頒布后,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內容也有了重大改變,詳見表1-1。
表1-1 資產負債表
l 會企 01 表
l 編制單位:大眾機械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31日 單位:元
資產 | 行次 | 期初余額 | 期末余額 |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 行次 | 期初余額 | 期末余額 |
l 流動資產: | l 1 | l | l | l 流動負債: | l 35 | l | l |
l 貨幣資金 | l 2 | l | l | l 短期借款 | l 36 | l | l |
l 交易性金融資產 | l 3 | l | l | l 交易性金融負債 | l 37 | l | l |
l 應收票據 | l 4 | l | l | l 應付票據 | l 38 | l | l |
l 應收賬款 | l 5 | l | l | l 應付賬款 | l 39 | l | l |
l 預付賬款 | l 6 | l | l | l 預收賬款 | l 40 | l | l |
l 應收股利 | l 7 | l | l | l 應付職工薪酬 | l 41 | l | l |
l 應收利息 | l 8 | l | l | l 應交稅費 | l 42 | l | l |
l 其他應收款 | l 9 | l | l | l 應付利息 | l 43 | l | l |
l 存貨 | l 10 | l | l | l 應付股利 | l 44 | l | l |
l | l 11 | l | l | l 其他應付款 | l 45 | l | l |
l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 l 12 | l | l | l 預計負債 | l 46 | l | l |
l 其他流動資產 | l 13 | l | l | l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 l 47 | l | l |
l 流動資產合計 | l 14 | l | l | l 其他流動負債 | l 48 | l | l |
l 非流動資產: | l 15 | l | l | l 流動負債合計 | l 49 | l | l |
l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 l 16 | l | l | l 非流動負債: | l 50 | l | l |
l 持有至到期投資 | l 17 | l | l | l 長期借款 | l 51 | l | l |
l 投資性房地產 | l 18 | l | l | l 應付債券 | l 52 | l | l |
l 長期股權投資 | l 19 | l | l | l 長期應付款 | l 53 | l | l |
l 長期應收款 | l 20 | l | l | l 專項應付款 | l 54 | l | l |
l 固定資產 | l 21 | l | l | l 遞延所得稅負債 | l 55 | l | l |
l 在建工程 | l 22 | l | l | l 其他非流動負債 | l 56 | l | l |
l 工程物資 | l 23 | l | l | l 非流動負債合計 | l 57 | l | l |
l 固定資產清理 | l 24 | l | l | l 負債合計 | l 58 | l | l |
l 生產性生物資產 | l 25 | l | l | l 所有者權益: | l 59 | l | l |
續表
資產 | 行次 | 期初余額 | 期末余額 |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 行次 | 期初余額 | 期末余額 |
l 油氣資產 | l 26 | l | l | l 實收資本 | l 60 | l | l |
l 無形資產 | l 27 | l | l | l 資本公積 | l 61 | l | l |
l 開發支出 | l 28 | l | l | l 盈余公積 | l 62 | l | l |
l 商譽 | l 29 | l | l | l 未分配利潤 | l 63 | l | l |
l 長期待攤費用 | l 30 | l | l | l 減:庫存股 | l 64 | l | l |
l 遞延所得稅資產 | l 31 | l | l | l 所有者權益合計 | l 65 | l | l |
l 其他非流動資產 | l 32 | l | l | l | l 66 | l | l |
l 非流動資產合計 | l 33 | l | l | l | l 67 | l | l |
l 資產總計 | l 34 | l | l | l 負債和所有者合計 | l 68 | l | l |
(一) 資產負債表的概念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表明權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有義務和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賬、分類賬、試算、調整等會計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用于內部糾錯、調整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于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
(二)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資產負債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日期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及其分布情況。資產代表企業的經濟資源,是企業經營的基礎,資產總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盈利基礎大小,企業的結構即資產的分布,企業的資產結構可以反映其生產經營過程的特點,有利于報表使用者進一步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
(2)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某一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從中可以分析企業目前與未來需要支付的債務數額。負債總額表示企業承擔的債務的多少,負債和所有者的比重反映了企業的財務安全程度。負債結構反映了企業償還負債的緊迫性和償債壓力,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企業負債的基本信息。
(3)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從中可以了解企業現有投資者在企業投資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實收資本和留存收益是所有者權益的重要內容,反映了企業投資者對企業的初始投入和資本累計的多少,也反映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實力,有助于報表使用者分析、預測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程度和抗風險的能力。
(三) 資產負債表的生成依據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這是一張靜態報表。它可以根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相互關系,按照“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這一基本會計恒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順序,把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映出來。由此可見,資產負債表是根據編報日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的。
即資產負債表的生成依據:
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
上述等式又可細化為
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非流動負債) 所有者權益
(四)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1. 資產負債表項目大類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包含會計要素的三個大類,即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采用賬戶式格式編制,左邊為資產,右邊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左邊:資產分別以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列示。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資產,應當歸類為流動資產: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其持有期超過一年以上,其持有的目的是使用,其價值往往較大,要通過折舊或攤銷進行逐期結轉。
右邊:上半部分為負債。負債分別以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列示。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負債,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清償;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應予清償;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非流動負債: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其清償期超過一年以上,其金額較大。下半部分為所有者權益,是反映企業獲得投資以及資本積累的金額,是企業凈資產的來源。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左邊的各項資產與右邊的負債金額一般不應相互抵消。
2. 資產負債表項目要素
資產負債表根據資產、負債、(或股東權益,下同)之間的,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順序,把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排列,以反映、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總體規模和結構。例如,資產有多少;資產中,、各有多少;流動資產中,有多少,有多少,有多少等。所有者權益有多少;所有者權益中,實收資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資本公積有多少,盈余公積有多少,有多少等。
1) 資產
這個要素的全部內容,即資產的項目,全部列示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反映由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又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大類別,各類明細資產要在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類別下進一步按性質分項列示。
流動資產項目通常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等。
非流動資產項目通常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開發支出、長期待攤費用以及其他非流動資產等。
2) 負債
這個要素的全部內容,即負債的項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右邊的上半部分。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業所承擔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又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兩大類別,各類明細負債在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類別下再進一步按性質分項列示。
流動負債項目通常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
非流動負債項目通常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其他非流動負債等。
3) 所有者權益
這個要素的全部內容,即所有者權益的項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右邊的下半部分。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的剩余權益,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股東(投資者)擁有的凈資產的總額,它一般按照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分項列示。
3. 資產負債表其他特殊項目
銀行、和非金融機構由于在經營內容上不同于一般的,導致其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構成項目也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業,具有特殊性。但是,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時,對于資產而言,通常也按流動性大小進行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對于負債而言,也按流動性大小列示,具體分為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等;對于所有者權益而言,也是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項目分項列示。
(五) 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1. 表頭
表頭包括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貨幣種類和金額單位等內容。
2. 基本內容
以賬戶式或報告式分項列示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有關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平行列示,使各項目之間內在的鉤稽關系得以充分揭示和披露。賬戶式資產負債表的簡易示意表如表1-2所示。
表1-2 賬戶式資產負債表
l 資 產 | l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
l 流動資產 | l 流動負債 |
l 非流動資產 | l 非流動負債 |
l | l 所有者權益 |
l 資產總計 | l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 |
(六)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是通過對日常記錄的數據加以歸集、整理,使之成為有用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各項目的數據,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取得。
1.根據科目余額直接填列
資產負債表的大部分項目都是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余額直接填列。如“”項目,根據“應收票據”的直接填列;“”項目,根據“短期借款”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交易性金融資產”“工程物資”“遞延所得稅資產”“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預計負債”“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都是根據總賬科目余額直接填列。
2.根據總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
例如,“貨幣資金”項目,根據“”“”“”科目的合計數計算填列。
3.根據明細科目余額計算填列
例如,“應收賬款”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有關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扣除計提的后計算填列;“應付賬款”項目,根據“應付賬款”“”科目所屬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
4.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例如,“”項目,根據“長期借款”,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中反映的、將于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部分,分析計算填列。
5.根據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項目后的凈額填列
例如,“”項目,根據“存貨”科目的,減去“”余額后的凈額填列;又如,“無形資產”項目,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與“”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6. 其他相關金額的填列
例如,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欄內各項,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欄內各項數字填列。如果當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數”欄內。
(七) 新會計制度對資產負債表編制方法的調整
2007年新會計準則發布并推行,對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和內容有一些調整和變動,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改變了部分項目的填列方法;二是適當增加了部分項目。
第一,改變了部分項目的填列方法。
主要表現為部分項目以其賬面價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賬面余額填列。例如,“應收賬款”“”“”“”“”“”“無形資產”等項目,都是以其扣除計提的后的金額填列。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固定資產”項目,應分別根據“”“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項目填列。對于“”項目,應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第二,適當增加了部分項目。
主要表現為適當增加了“預計負債”和“已歸還投資”兩個項目,分別反映企業預計負債的期末余額和按合同規定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
(八)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計算公式
為了方便學習,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計算,以公式形式列示如下。
1. 資產
貨幣資金=現金 銀行存款 其他貨幣資金
短期投資=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應收票據=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借) 預收賬款(借)-應計提“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
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明細賬(借) 預付賬款明細賬(借)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應計提“其他應收款”的“壞賬準備”
存貨=材料 周轉材料 庫存商品 委托加工物資 委托代銷商品 生產成本等-存貨跌價準備
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后的金額填列。
其他流動資產=“除以上流動資產項目外的其他流動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不準備在1年內(含1年)變現的各種股權性質投資賬面余額]
長期債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不準備在1年內(含1年)變現的各種債權性質投資的賬面余額;長期債權投資中,將于1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應在流動資產類下“1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項目單獨反映]
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原價也包括在內)-累計折舊(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已提折舊也包括在內)-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工程物資=工程物資總賬科目余額
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清理(借)(“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以“-”號填列)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原值-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期末余額-“將于1年內(含1年)攤銷的數額”
其他長期資產=“除以上資產以外的其他長期資產”
2. 負債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
應付票據=應付票據總賬科目余額
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明細賬(貸) 預付賬款明細賬(貸)
預收賬款=預收賬款明細賬(貸) 應收賬款明細賬(貸)
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其他應交款(應付職工工資附加費、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 其他應付款“五險一金”
應付利潤=利潤分配-應付利潤科目余額
應交稅費=應交稅費(貸)(“應交稅費”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交款(貸)(“其他應交款”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其他應付款=其他應付款總賬科目余額
其他流動負債=“除以上流動負債以外的其他流動負債”
長期借款=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
長期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總賬科目余額
預收賬款=預收賬款明細賬(貸) 應收賬款明細賬(貸)
其他長期負債=反映除以上長期負債項目以外的其他長期負債,包括接受捐贈記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尚未轉入資本公積的余額。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中將于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在“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項目內單獨反映。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均應根據有關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將于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負債后的金額填列。
3. 所有者權益
資本公積=資本公積總賬科目余額
盈余公積=盈余公積總賬科目余額
法定公益金=“盈余公積”所屬的“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額
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 利潤分配(未彌補的虧損,在本項目內以“-”號填列)
實收資本=實收資本總賬科目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