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綜合布線專業書籍。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綜合布線的發展, 我們結合清華大學出版2006年第1版、2009年第2版及用戶反饋意見, 對原書進行重新編寫和修訂, 以滿足新時期需要。全書共分9章, 分別從布線標準、常用布線器材特點、布線工程設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工程測試與驗收、綜合布線產品選型、綜合布線案例、綜合布線常見問題解答等幾個方面來介紹綜合布線。
本書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布線》2006年第1版、2009年第2版的基礎上,結合用戶的反饋意見,進行了重新編寫和修訂。
本書繼承原書的優點和主線,更新了部分內容,特別是新增了第3章綜合布線常用設備,重點介紹網絡集線器、網絡交換機、網絡路由器等。另外,在第8章新增了8.1.4小節 “三網融合”的光纖入戶內容,以滿足新時期的需要。
本書特色:以綜合布線系統為主線,以綜合布線技術為主題,以建筑、機房或小區、家居工程設計方案及施工安裝為實例,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系統全面地介紹布線標準、常用布線器材、網絡設備、布線工程設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工程測試與驗收等內容。
當今世界已經邁進信息化、數字化時代。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興起,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伴隨著智慧城市、大數據等發展戰略的興起,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等都在快速發展,對網絡終端的基本介質——數據通信電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傳輸性能、高安全性能、高性價比必將是整個網絡發展的趨勢。
網絡終端接入介質(數據電纜)已從傳統的5類(100MHz)、6類(250MHz)、6A類(500MHz)提高到7類(600MHz)、7A類(1000MHz)。
2015年,美國政府重新定義了寬帶接入為25Mb/s,這就要求數據電纜要能傳輸更高的帶寬,以滿足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慧城市、數字生活、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觸覺互聯網的建設需求。
美國通信工業協會(TIA)TR-42通信布線系統工程委員會對ANSI/TIA-568及國際電工委IEC 61156-9標準征集修訂意見,TIA指出:支持平衡雙絞線布線下一代以太網應用的性能、測試和八類布線連接的發展。兩大標準的修訂均將八類布線等各種新技術作為修訂過程的主要工作。
目前,已出版的有關綜合布線方面的書不少,但大多數書籍結構和內容較松散,布線系統設計、工程安裝和布線標準的理論知識敘述冗長,實際技術介紹不足。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綜合布線的發展,特別是*新國際、國內布線標準的發布,例如GB 50311-2007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2-200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美國電信工業協會TIA-568-C的發布,現有書籍的內容就顯得過于陳舊,已不能滿足新時期綜合布線學習的需要。本書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布線》2006年第1版、2009年第2版的基礎上,結合用戶的反饋意見,進行了重新編寫和修訂。
本書繼承原書的優點和主線,更新了部分內容,特別是新增了第3章綜合布線常用設備,重點介紹網絡集線器、網絡交換機、網絡路由器等。另外,在第8章新增了8.1.4小節 “三網融合”的光纖入戶內容,以滿足新時期的需要。
本書特色:以綜合布線系統為主線,以綜合布線技術為主題,以建筑、機房或小區、家居工程設計方案及施工安裝為實例,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系統全面地介紹布線標準、常用布線器材、網絡設備、布線工程設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工程測試與驗收等內容。
本書由杜思深編著,段弢參與編寫。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從事綜合布線實踐與教學的經驗總結。本書力求重點突出、論述清楚、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注重實際技能的介紹與培訓,也便于自學。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作 者
第2章 布線常用器材及安裝測試工具
綜合布線系統中布線部件的品種和類型較多,按布線部件的外形、功能和特點,粗略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傳輸媒質和連接硬件。綜合布線系統常用的傳輸媒質有:對絞線(又稱雙絞線)、對絞線對稱電纜(簡稱對稱電纜)、同軸電纜和光纖光纜(簡稱光纜)四種。若按布線部件的技術功能、裝設位置和使用等分類則較細。為了便于敘述,下面在對傳輸媒質和連接硬件分類進行介紹的同時,一并說明其技術功能、裝設位置以及適用場合。*后將介紹幾種常用的布線安裝和測試工具等。
2.1 綜合布線常用的電纜器材
2.1.1 雙絞線
1. 雙絞線的概念
雙絞線(Twisted Pair,TP)是綜合布線中*常用的一種傳輸介質,它由兩根具有絕緣保護層的銅導線組成。把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可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每一根導線在傳輸時輻射出來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如果把一對或多對雙絞線放在一個絕緣套管中,便成了雙絞線電纜,如圖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