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信息處理過程”為主線,按照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存儲、表達、展示、發布、加密、評價的過程進行講解,注重融入產業文化、“信息處理”核心能力,使課程彰顯更多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體現了人才的信息處理能力培養的規律。本書以Windows7和Office2010為主要工具,內容分為信息科技與信息素養、信息處理與數字化、人機信息溝通與管理、網絡技術與信息安全、圖文信息處理技術、信息的統計與分析、多媒體信息處理、信息的展示與發布8個單元。每個單元中理論部分教學采用“案例導入”模式,實踐教學采用“任務導入”模式,使學生在學習時更有針對性,增強其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做到“目標先行、任務明確”“知識服務技能”“技能支撐行動”“評估檢驗成效”。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和高等專科院校非電子信息類專業零基礎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成.人高等院校、各類培訓、計算機從業人員和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本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是針對于非電子信息類專業零起點學生編寫,以Windows7和Office2010為主要工具,內容共包含八個單元:信息科技與信息素養、信息處理與數字化、人機信息溝通與管理、網絡技術與信息安全、圖文信息處理技術、信息的統計與分析、多媒體信息處理、信息的展示與發布。
在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的核心工具,掌握其基本知識,學會其基本操作,領略其基本文化,必然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計算機的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當今大學生專業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成為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基礎課。新一代大學生也對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體的要求。
本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作為清華大學出版社主持編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系列教材中的一本,主要是針對非電子信息類專業零起點學生。本書編寫以“信息處理過程”為主線,以Windows7和Office2010為主要工具,內容共包含8個單元:信息科技與信息素養、信息處理與數字化、人機信息溝通與管理、網絡技術與信息安全、圖文信息處理技術、信息的統計與分析、多媒體信息處理、信息的展示與發布。本書特色如下。
(1)兼顧終身學習的要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本書的編寫采取知識零起點、技能略高于零起點的定位,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應用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2)以“信息處理過程”為主線,優化教材的結構。
本書的編寫以“信息處理過程”為主線,引導學生從信息處理過程出發,即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存儲、表達、展示、發布、加密、評價的過程,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合理利用信息處理方法,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較高的信息素養。
(3)以“計算思維培養”為導向,調整教材的內容。
根據以“計算思維培養”為導向的新一輪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路,教材刪除了陳舊、過時的內容,簡化了難懂的概念,著力體現“四新”,即計算機技術的新知識、新技能、新產品、新技術。并且教材理論性較強的內容采用“案例導入”模式,實踐性較強的內容采用“任務導入”模式,系統性地將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案例或任務中。通過這種更加靈活、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時的針對性和主動性。
(4)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立體化教材建設。
本書除提供配套的教學課件和文字圖片等素材外,還提供了教學視頻、考證輔導等豐富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資源,對教材的呈現形式進行了創新,從而推進立體化教材的建設。
本書由北京政法職業學院李煥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萬繼平、棗莊科技職業學院王穎擔任主編,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許曉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蘇希、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張菁楠和張偉敬擔任副主編。其中,第1單元和第6單元由王穎編寫;第2單元和第3單元由萬繼平、張菁楠和張偉敬編寫;第4單元和第5單元由李煥春編寫;第7單元由蘇希編寫;第8單元由許曉萍編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計算機業界、職業教育領域、企業行業專家的指導,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的學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8年7月
第1單元信息科技與信息素養1
1.1信息與信息處理1
1.1.1了解信息處理的過程2
1.1.2信息素養的養成6
1.2信息技術及其發展趨勢10
1.2.1認識信息技術12
1.2.2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潮流14
1.3計算機技術與常識17
1.3.1全面理解計算機的概念18
1.3.2了解計算機的發展21
1.3.3了解計算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25
1.4信息化法律法規與行為規范31
1.4.1了解信息化法律法規體系32
1.4.2了解社會信息道德建設的情況34
第2單元信息處理與數字化37
2.1信息處理概述37
2.1.1信息獲取38
2.1.2信息整理40
2.1.3數據清洗41
2.1.4數據標注43
2.1.5數據融合44
2.1.6數據分析44
2.2信息的數字化與標準化46
2.2.1用二進制表示信息46
2.2.2了解信息存儲與標準化的方式53
第3單元人機信息溝通與管理56
3.1操作系統和Windows概述563.1.1操作系統的功能57
3.1.2Windows操作系統的發展歷程61
3.1.3安裝Windows7操作系統63
3.2Windows7基本操作入門64
3.2.1掌握Windows7操作系統的啟動與退出65
3.2.2學會Windows7桌面的基本操作67
3.2.3應用程序的管理70
3.3文件和磁盤管理73
3.3.1文件管理73
3.3.2磁盤管理83
3.4Windows7的個性化設置87
3.4.1設置顯示界面87
3.4.2鼠標、漢字輸入法和字體設置93
3.4.3賬戶設置96
3.4.4查詢和設置系統信息99
3.4.5系統的優化與備份102
第4單元網絡技術與信息安全106
4.1網絡技術與網絡的組建106
4.1.1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106
4.1.2組建簡單的局域網113
4.1.3局域網信息共享117
4.2互聯網與網絡應用121
4.2.1Internet基礎122
4.2.2網上漫游126
4.2.3網絡應用131
4.3信息安全與安全管理146
4.3.1防范計算機病毒147
4.3.2開啟防火墻151
4.3.3個人上網的安全措施152
第5單元圖文信息處理技術158
5.1文檔編輯與公文排版158
5.1.1圖文信息處理概述159
5.1.2編輯與美化文檔163
5.1.3保存并打印文檔173
5.2圖文混排與刊物內頁排版177
5.2.1規劃版式與編輯文檔177
5.2.2對象的插入與編輯180
5.3表格設計與表格制作187
5.3.1表格的創建187
5.3.2表格外觀的美化192
5.3.3數據的排序和計算195
5.4長文檔編輯與論文排版196
5.4.1長文檔編輯197
5.4.2文檔的修訂與共享205
5.5郵件合并與批量制作文檔208
5.5.1制作主文檔209
5.5.2郵件合并210
第6單元信息的統計與分析217
6.1電子表格高級應用217
6.1.1創建表格并輸入數據218
6.1.2美化工作表226
6.1.3打印輸出表格232
6.2數值計算和圖表235
6.2.1制作公司員工工資表236
6.2.2創建與編輯圖表242
6.3數據的統計分析245
6.3.1制作商品銷售情況分析表245
6.3.2制作數據透視表252
第7單元多媒體信息處理257
7.1多媒體技術258
7.1.1了解多媒體及多媒體技術259
7.1.2了解多媒體信息的類型262
7.1.3了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67
7.2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制作270
7.2.1獲取與處理音頻270
7.2.2圖像的獲取與處理279
7.2.3了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81
7.2.4刻錄光盤286
第8單元信息的展示與發布288
8.1演示文稿的簡單制作288
8.1.1介紹工作界面、視圖、工作區289
8.1.2新建并保存演示文稿293
8.1.3對幻燈片進行圖文編輯294
8.1.4設置幻燈片背景并插入時間、日期及頁碼301
8.1.5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方式及放映方式303
8.2演示文稿的編輯美化306
8.2.1幻燈片模板307
8.2.2設置目錄幻燈片312
8.2.3插入動作按鈕315
8.2.4幻燈片母版的使用316
8.2.5添加背景音樂318
8.2.6設置自定義動畫320
8.2.7演示文稿的發布323
參考文獻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