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第八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是針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編寫的普及版,被遴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干教材。《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第八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系統地論述了灰色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應用技術,是作者長期從事灰色系統理論探究、實際應用和教學工作的結晶,同時還吸收了國內外同行近年來取得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新成果,精辟地向讀者展示出灰色系統理論這一新學科的概貌及其前沿發展動態。
《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第八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理工農醫類及經濟管理類專業課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的科技工作者、理論干部及系統分析、市場預測、金融預測、資產評估、企業策劃人員的參考書。
本系列教材根據《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要求以及數字化精品教材的建設思路,匯集管理科學眾多名師精心打造而成。把握管理科學的現代化發展趨勢,將以知識傳授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轉變為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的新教學思想。除了配套課件等常規數字資源外,還利用二維碼、虛擬現實增強等技術打造新型教材,聚集課程案例及解析、習題及解答、教學視頻等資源,選用本教材的老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取教學輔助資料。
作者針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編寫的兩個普及版本第四版和第六版分別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所依托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灰色系統理論”課程在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在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在2013年入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第八版在第六版的基礎上,吸收近年來灰色系統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據讀者反饋的意見和建議精心選材,著重講解灰色系統基本理論和最常用的模型技術方法,盡量減少煩瑣的數學推導;在理論闡述上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運用大量的實例說明常用灰色系統模型技術的應用過程,突出實際應用;同時注重數學基礎的構筑、公理系統的建立和數學推證的嚴謹、精煉、準確,以更符合經典教科書的要求;精選復習思考題和課程實驗,以更適合教學需要;力求用較少的篇幅較為系統地向讀者展示灰色系統理論這一新學科的概貌及其前沿發展動態。
本書由劉思峰提出總體寫作方案并組織撰稿,第1-6章和9.4節由劉思峰執筆;第7章由方志耕執筆;第8章由謝乃明執筆,9.1-9.3節由黨耀國執筆;第10章及所附的計算機軟件由曾波和郭勇陳執筆。全書由劉思峰統一審定。
劉思峰,男,1998年華中理工大學系統工程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首席學科帶頭人、灰色系統研究所所長,是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和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蘇省科技思想庫和國家教學團隊首席專家,2001-2012年任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曾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SR大學、紐約理工大學、英國De Montfort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任訪問教授。1994年在河南農業大學破格晉升教授。2014-2016年任英國De Montfort大學特聘研究教授。
主要從事“灰色系統理論”和“復雜裝備研制管理”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大、重點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多項;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SSCI,SCI,EI收錄論文400余篇;出版著作22部,其中Springer-Verlag,Taylor&Francis和John Wiley&Sons,Inc.等國際著名出版商出版英文著作9部:論著被翻譯成韓文、德文和羅馬尼亞文等,文獻被國內外學者引用3.2萬多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主持完成國家精品教材、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各1項、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5項.2002年獲系統與控制世界組織獎。
擔任國際灰色系統與不確定性分析學會主席、IEEE灰色系統委員會主席、IEEESMC江蘇一南京分會主席、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復雜裝備研制與運維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灰色系統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江蘇省管理學門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專家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曾任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副理事長(2005-2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二屆和十三屆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教育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1-2014).應邀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江蘇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計劃、千人計劃、拔尖人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留學基金、博士后基金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評審專家,是Emerald出版集團Grey Systems:Theory and Application創刊主編,被聘為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主編和Kybernetes客座主編及Scientific Enquiry、《中國管理科學》和Journal of Grey System等10余種學術期刊編委和數十種重要期刊審稿人。
曾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留學回國先進個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2008年當選系統與控制世界組織榮譽會士(HonoraryFellow)。2013年入選歐盟第7研究框架瑪麗·居里國際人才引進行動計劃Fellow(Senior)。
第1章 灰色系統的概念與基本原理
1.1 灰色系統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1.2 灰色系統的概念與基本原理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灰數及其運算
2.1 灰數
2.2 灰數白化與灰度
2.3 灰數灰度的公理化定義
2.4 區間灰數的運算
2.5 一般灰數及其運算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序列算子與灰色信息挖掘
3.1 引言
3.2 沖擊擾動系統與緩沖算子
3.3 實用緩沖算子的構造
3.4 均值生成算子
3.5 準光滑序列與級比生成算子
3.6 累加生成算子與累減生成算子
3.7 累加生成序列的灰指數規律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灰色關聯分析模型
4.1 引言
4.2 灰色關聯因素和關聯算子集
4.3 灰色關聯公理與鄧氏灰色關聯度
4.4 灰色絕對關聯度
4.5 灰色相對關聯度與灰色綜合關聯度
4.6 相似關聯度、接近關聯度和三維關聯度
4.7 優勢分析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灰色聚類評估模型
5.1 灰色關聯聚類模型
5.2 灰色變權聚類評估模型
5.3 灰色定權聚類評估模型
5.4 基于混合可能度函數的灰色聚類評估模型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GM系列模型
6.1 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
6.2 不同GM(1,1)模型適用的序列類型
6.3 殘差GM(1,1)模型
6.4 GM(1,1)模型群
6.5 GM(0,N)模型
6.6 灰色Verhulst模型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灰色組合模型
7.1 灰色經濟計量學模型
7.2 灰色生產函數模型
7.3 灰色,線性回歸組合模型
7.4 灰色馬爾可夫模型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灰色系統預測
8.1 引言
8.2 數列預測
8.3 區間預測
8.4 灰色災變預測
8.5 波形預測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灰色決策模型
9.1 灰色決策的基本概念
9.2 灰靶決策
9.3 多目標加權灰靶決策模型
9.4 “最大值準則”決策悖論及其求解模型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 課程實驗
10.1 灰色系統建模軟件的主要特點
10.2 灰色系統建模軟件的模塊構成
10.3 灰色系統建模軟件應用實驗
參考文獻
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