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學是生物醫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沿學科。在西安交通大學“985”工程項目資助下,作者結合在國內外學習和工作的經驗,并參照發達國家相關學科教學和培訓的內容,組織一線教師編寫了這本教材。
本書以學生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為出發點,系統介紹了實驗動物基礎知識、動物實驗基本技術及詳細麻醉方法等;注重理論講授、實驗操作和技術訓練三結合;強調了動物倫理、福利和3R理論;突出了動物實驗設計、組織、管理和實施;闡述了實驗動物學的新理論、新方法。
本書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醫藥、生物、農業相關專業的科研工作者及碩士、博士研究生。
新定價鏈接:醫學實驗動物學本書的編寫結合部分編委在國內外學習和工作的經驗,吸收了發達國家相關學科教學和培訓內容,以學生使用實驗動物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為出發點,淡化了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本身研究的內容,較系統地介紹了實驗動物基礎知識和動物實驗基本技術,包括:實驗動物質量控制、常用實驗動物特性、動物實驗技術、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實驗動物福利、動物實驗設計、動物實驗組織和管理。該書注重理論講授、實驗操作、技術培訓三結合。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實驗動物學概論
第二節 實驗動物研究的歷史和應用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管理
第二章 實驗動物質量控制
第一節 遺傳控制標準化
第二節 微生物控制標準化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環境和設施
第四節 營養和動物實驗
第三章 常用實驗動物的特性
第一節 小鼠、大鼠和地鼠
第二節 沙鼠、豚鼠和家兔
第三節 犬、貓、豬、綿羊/山羊
第四節 非人靈長類
第五節 鳥類、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
第四章 動物實驗技術
第一節 基本實驗技術
第二節 動物給藥途徑和方法
第三節 動物體液的采集
第四節 動物外科操作及成像技術
第五節 實驗動物麻醉
第六節 安樂死
第七節 病理解剖及病理組織學材料的選取
第五章 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第一節 動物模型的意義
第二節 動物模型的分類
第三節 動物模型的選擇和設計
第四節 動物模型的建立
第五節 轉基因動物模型
第六節 中醫證候實驗動物模型
第六章 實驗動物福利
第一節 動物福利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應激、疼痛和痛苦
第三節 動物實驗倫理學
第四節 3R原則
第五節 動物實驗的仁慈終點
第七章 動物實驗設計
第一節 差異的控制
第二節 動物實驗設計的內容和步驟
第三節 樣本大小的確定
第四節 動物實驗設計、分析和解釋中輔助變量的應用
第八章 動物實驗組織和管理
第一節 系統觀察和實驗研究
第二節 動物實驗結果的推演
第三節 動物實驗過程
第四節 動物實驗組織和管理
第五節 動物實驗標準化
參考文獻
索引
第一章 導論
實驗動物學是研究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學科,是生物醫學實驗研究的基礎和條件。本章簡要介紹了實驗動物的基本概念和動物實驗的基本知識、實驗動物和生物醫學研究的關系以及動物實驗倫理、動物實驗管理等內容。
第一節 實驗動物學概論
一、實驗動物學
20世紀50年代后期,生物醫學(biomedicine)實驗研究迫切需要高質量的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和準確的動物實驗(animal experimentation)結果,于是就誕生了一門獨立的專門研究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科學——實驗動、物學(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實驗動物是研究實驗動物的遺傳、育種、質量控制、疾病防治以及動物福利等內容;動物實驗指以科學實驗研究為目的,在動物福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對動物進行各種處理,獲得新的、科學的實驗數據。
實驗動物學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實驗動物用于生物醫學研究,以便收集信息,獲得準確的、可重復性資料。
動物實驗主要應用于醫學、生物學、獸醫學和農學等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從實驗動物使用數量來講,醫學領域使用動物的數量最大,主要應用在教學培訓、醫學研究、藥品、生物制品、食品等功能及安全性檢測中。專門研究醫學實驗動物和醫學動物實驗的科學就叫醫學實驗動物學。
實驗動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是在孟德爾定律被重新發現以來,得到了迅速發展的。1944年,美國科學院首次把實驗動物標準化的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人們通常把這一事件看作是現代實驗動物學的起點。1966年,“實驗動物科學”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科學文獻中,標志這門新學科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