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學》主要包括量子力學基本原理,薛定諤的波動力學,量子概念的引入,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簡單體系中粒子的薛定諤方程及其解。原子結構及氫原子的薛定諤的求解及原子軌道-單電子波函數的概念;多電子原子的近似解法及其原子軌道;微擾理論、原子光譜項和氫原子的精細光譜。變分法、氫分子離子的薛定諤方程的求解和分子軌道理論概念。雙原子分子及其分子軌道的特點。離域與定域分子軌道的概念。雜化軌道的理論基礎及其解決分子空間結構問題。分子的對稱性概念及其與分子偶極矩、旋光性的關系。簡單休克爾分子軌道理論處理共軛分子。配合物的分子軌道理論處理和配位場理論基礎。晶體的分類、對稱性、晶面、晶胞的概念和點陣模型。金屬晶體的等經圓球模型,離子晶體的結構與離子半徑和極化性能的關系。晶體的X射線衍射原理,布拉格方程的應用和物相分析。《結構化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材料等專業相關專業的教材。
前言
第1章 量子力學基礎
1.1 經典物理的局限及對策
1.1.1 黑體輻射與量子概念
1.1.2 光電效應與光的波粒二象性
1.1.3 氫原子光譜與玻爾模型
1.1.4 實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1.1.5 測不準關系
1.2 量子力學基本假設
1.2.1 假設一 狀態與波函數
1.2.2 假設二 力學量與算符
1.2.3 假設三 薛定諤方程
1.2.4 假設四 態疊加原理
1.2.5 假設五 泡利原理
1.3 箱中粒子的薛定諤方程 前言
第1章 量子力學基礎
1.1 經典物理的局限及對策
1.1.1 黑體輻射與量子概念
1.1.2 光電效應與光的波粒二象性
1.1.3 氫原子光譜與玻爾模型
1.1.4 實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1.1.5 測不準關系
1.2 量子力學基本假設
1.2.1 假設一 狀態與波函數
1.2.2 假設二 力學量與算符
1.2.3 假設三 薛定諤方程
1.2.4 假設四 態疊加原理
1.2.5 假設五 泡利原理
1.3 箱中粒子的薛定諤方程
1.3.1 一維勢箱與零點能
1.3.2 三維勢箱與簡并態
習題
第2章 原子結構
2.1 單電子體系的薛定諤方程
2.1.1 玻恩-奧本海默近似
2.1.2 坐標變換與變量分離
2.1.3 方程的解
2.1.4 @方程的解
2.1.5 R方程的解
2.1.6 本征態和波函數
2.1.7 Y方程的解與電子的角動量
2.1.8 原子軌道的圖像
2.1.9 電子云與徑向分布函數
2.2 多電子原子的薛定諤方程
2.2.1 單電子近似
2.2.2 中心力場模型
2.2.3 屏蔽模型
2.2.4 哈特里一福克自洽場方法
2.2.5 維里定理
2.3 電子自旋
2.3.1 自旋波函數、空間波函數和全波函數
2.3.2 全同粒子和斯萊特行列式
2.3.3 電子自旋與物質的磁性
2.4 原子光譜與原子光譜項
2.4.1 原子光譜精細結構
2.4.2 微擾法與相對論效應
2.4.3 原子中電子的組態和狀態
2.4.4 原子光譜項與能級
2.4.5 單電子原子光譜項
2.4.6 多電子原子光譜項
2.4.7 塞曼效應
2.5 X射線光電子能譜
2.5.1 X射線的產生
2.5.2 X射線光電子能譜
2.5.3 俄歇電子能譜
2.6 元素的周期性與原子的電負性
2.6.1 元素周期表
2.6.2 原子軌道能級
2.6.3 原子的電負性
2.6.4 電負性的光譜定義
習題
第3章 分子結構
3.1 H+2的薛定諤方程及其解
3.1.1 H+2的薛定諤方程
3.1.2 變分原理與線性變分法
3.1.3 線性變分法求解H+2的薛定諤方程
3.1.4 成鍵、反鍵軌道與共價鍵的本質
3.1.5 H2的薛定諤方程及其解
3.2 分子軌道理論
3.2.1 分子中的單電子波函數
3.2.2 原子軌道線性組合為分子軌道MO-LCAO
3.2.3 成鍵三原則
3.2.4 分子軌道理論與價鍵理論比較
3.3 雙原子分子結構
3.3.1 同核雙原子分子
3.3.2 異核雙原子分子
3.4 飽和分子結構
3.4.1 雜化軌道理論
3.4.2 離域分子軌道與離域鍵
3.4.3 定域分子軌道與定域鍵
3.4.4 定域和離域分子軌道的關系
3.5 共軛分子結構
3.5.1 丁二烯的∏電子薛定諤方程
3.5.2 休克爾分子軌道法求解
3.5.3 電荷密度、鍵級、自由價和分子圖
3.5.4 其他離域∏鍵
3.5.5 共軛分子與光催化
3.6 缺電子分子的結構
3.6.1 三中心兩電子鍵與硼烷分子結構
3.6.2 其他缺電子分子
3.6.3 缺電子化合物與路易斯酸
3.7 配位化合物結構
3.7.1 定域分子軌道方法
3.7.2 分子軌道方法
3.7.3 配位場方法
習題
第4章 分子的對稱性
4.1 對稱圖形、對稱操作與對稱元素
4.1.1 旋轉與旋轉軸
4.1.2 反映與對稱面
4.1.3 反演與對稱中心
4.1.4 旋轉反演與反軸
4.1.5 旋轉反映與映軸
4.1.6 對稱元素組合規則
4.2 分子點群
4.2.1 群論的概念
4.2.2 對稱操作的矩陣表示
4.2.3 分子點群的分類
4.2.4 分子所屬點群的判斷
4.2.5 群的表示
4.3 分子對稱性和性質的關系
4.3.1 分子對稱性和偶極性
4.3.2 分子對稱性和旋光性
4.4 分子軌道對稱性與反應機理
4.4.1 前線分子軌道理論
4.4.2 分子軌道對稱守恒原理
習題
第5章 分子結構分析原理
5.1 分子中的量子化能級
5.2 分子光譜
5.2.1 轉動光譜
5.2.2 振動光譜
5.2.3 振動-轉動光譜
5.2.4 紅外光譜
5.2.5 拉曼光譜
5.2.6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5.2.7 熒光和磷光發射光譜
5.2.8 紫外光電子能譜
5.3 核磁共振譜
5.3.1 原子核自旋
5.3.2 核磁塞曼效應
5.3.3 核磁共振譜
5.4 電子順磁共振譜
5.4.1 電子順磁塞曼效應
5.4.2 電子順磁共振譜的精細結構
5.4.3 電子順磁共振譜的超精細結構
習題
第6章 晶體結構
6.1 晶體的結構特征與性質
6.2 晶體與點陣
6.2.1 點陣的概念
6.2.2 平移群
6.2.3 晶胞與分數坐標
6.2.4 晶面與晶面指標
6.3 晶體的對稱性
6.3.1 宏觀對稱性
6.3.2 微觀對稱性
6.4 晶體的分類
6.4.1 化學鍵分類
6.4.2 晶胞參數分類
6.4.3 點陣格子分類
6.4.4 點群分類
6.4.5 空間群分類
6.5 金屬晶體和能帶理論
6.5.1 等徑圓球密堆積模型
6.5.2 堆積型式與原子半徑
6.5.3 合金結構
6.5.4 自由電子模型
6.5.5 能帶理論
6.6 離子晶體
6.6.1 不等徑圓球堆積與離子半徑
6.6.2 典型離子晶體結構
6.7 共價晶體
6.7.1 金剛石晶體結構
6.7.2 氧化鋯晶體結構
6.7.3 硫化鋅晶體結構
6.7.4 氧化硅、硅酸鹽及分子篩晶體結構
6.8 分子晶體
6.8.1 單原子分子晶體結構
6.8.2 干冰晶體結構
6.8.3 C60晶體結構
6.9 混合鍵型晶體
6.9.1 石墨晶體結構
6.9.2 CdI2晶體結構
6.10 戈爾德施米特結晶化學定律
6.10.1 范德華力與原子的范德華半徑
6.10.2 離子鍵與晶格能
6.10.3 玻恩-哈伯循環
6.10.4 離子的極化性能與鍵型變異規律
6.10.5 戈爾德施米特結晶化學規律
習題
第7章 晶體結構分析原理
7.1 X射線在晶體中的衍射
7.1.1 勞厄方程
7.1.2 布拉格方程
7.2 衍射強度與系統消光
7.2.1 晶體的衍射強度
7.2.2 點陣的系統消光
7.3 照相法
7.3.1 勞厄照相法
7.3.2 旋轉照相法
7.3.3 粉末照相法
7.4 衍射儀法
7.4.1 粉末衍射儀法
7.4.2 單晶衍射儀法
7.5 物相分析方法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物理常數表(2010年)
附錄2 元素周期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