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金融學(第二版)》主要介紹和闡述了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業務。《貨幣金融學(第二版)》分為13章,內容包括貨幣與貨幣制度、金融中介機構、利率與利率結構、外匯與匯率、金融市場、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供給、貨幣需求、通貨膨脹、貨幣政策、金融監管、金融發展與創新等金融理論與行為。全書結構完整、體系完善,知識性、理論性、業務性并重,內容緊跟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動態。每章的開篇案例、知識鏈接、閱讀資料、案例分析等欄目,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理論密切聯系實際。
《貨幣金融學(第二版)》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從業人員了解金融基礎知識的參考資料,以及經濟金融工作者的培訓教材。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1.1 貨幣的產生與演變
1.2 貨幣的功能
1.3 貨幣的計量
1.4 貨幣制度
第2章 金融中介機構
2.1 金融體系概述
2.2 金融中介機構
2.3 金融中介機構的功能
2.4 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
第3章 利率與利率結構
3.1 利率及其種類
3.2 利率的計算
3.3 利率的風險結構
3.4 利率的期限結構
3.5 均衡利率的決定
第4章 外匯與匯率
4.1 外匯
4.2 匯率
4.3 匯率與國際收支
4.4 匯率制度
第5章 金融市場
5.1 金融市場概述
5.2 金融資產的需求與決定因素
5.3 金融市場與金融工具
第6章 商業銀行
6.1 商業銀行概述
6.2 商業銀行的資本
6.3 商業銀行業務
6.4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第7章 中央銀行
7.1 中央銀行的起源與發展
7.2 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7.3 中央銀行的業務
第8章 貨幣供給
8.1 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供給
8.2 商業銀行體系的多倍存款貨幣創造
8.3 貨幣乘數與貨幣供給
第9章 貨幣需求
9.1 貨幣需求概述
9.2 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9.3 傳統貨幣數量論的貨幣需求理論
9.4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及其發展
9.5 弗里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論
9.6 我國的貨幣需求研究
第10章 通貨膨脹
10.1 通貨膨脹的定義與衡量
10.2 通貨膨脹的類型與成因
10.3 通貨膨脹的影響
10.4 通貨膨脹的治理
10.5 通貨緊縮
第11章 貨幣政策
11.1 貨幣政策目標
11.2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
11.3 貨幣政策工具
11.4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11.5 貨幣政策效果
第12章 金融監管
12.1 金融脆弱性
12.2 金融危機
12.3 金融監管
12.4 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
第13章 金融發展與創新
13.1 金融發展
13.2 金融創新
13.3 互聯網金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