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免疫學基礎》共有17章,包括緒論、免疫器官與組織、抗原、免疫球蛋白和抗體、細胞因子、補體系統、免疫細胞表面膜分子、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抗原提呈細胞及抗原的提呈、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特異性免疫應答、B淋巴細胞對抗原的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免疫調節、免疫耐受、抗感染免疫等,最后還介紹了基于抗原抗體反應的免疫學試驗技術和細胞免疫學技術。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免疫學基礎》可作為生物科學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免疫學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及相關科研人員學習及參考使用。
李春艷主編的這本《免疫學基礎》在生動形象地闡述免疫學基本原理、概念和難點的基礎上,回顧學科發展歷史,在突出免疫學研究國內外最新進展及成果的同時,更注重與免疫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本書的寫作特點是圖文并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力求既能涵蓋免疫學的基礎知識,又能反映現階段國際免疫學的發展水平。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免疫學簡介
一、免疫系統的基本功能
二、免疫應答的種類及其特點
三、免疫學的應用
第二節 免疫學發展簡史及展望
一、經驗免疫學時期
二、實驗免疫學時期
三、免疫學的發展時期
四、現代免疫學時期
五、免疫學展望
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一節 B淋巴細胞
一、B細胞產生的進化
二、B細胞的發育
三、B細胞的表面分子
四、B細胞的亞群及其功能
第二節 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一、胸腺依賴性抗原(TD抗原)
二、B細胞對TD抗原介導的體液免疫
第三節 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一、胸腺非依賴性抗原(TI-Ag)
二、TI-1抗原誘導的抗體應答
三、TI-2抗原誘導的抗體應答
第四節 體液免疫應答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
一、初次應答
二、再次應答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免疫調節
第一節 分子水平的免疫調節
一、補體的調節
二、抗體的調節
三、抗原調節作用
第二節 細胞水平的免疫調節
一、T細胞的調節
二、B細胞
三、NK細胞
四、抗原提呈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
五、細胞凋亡的免疫調節作用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
第一節 免疫耐受的發現與沿革
第二節 免疫耐受形成的條件
一、機體方面
二、抗原因素
第三節 免疫耐受的維持與終止
一、免疫耐受的維持
二、免疫耐受的終止
第四節 免疫耐受的機制
一、免疫耐受學說
二、免疫耐受的細胞機制
第五節 免疫耐受的臨床意義
一、建立免疫耐受
二、打破免疫耐受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節 抗病毒感染免疫
一、抗病毒感染的非特異性免疫
二、抗病毒感染的特異性免疫
第二節 抗細菌和真菌感染免疫
一、抗細菌感染免疫
二、抗真菌感染免疫
第三節 抗寄生蟲免疫
一、抗寄生蟲感染的非特異性免疫
二、抗寄生蟲感染的特異性免疫
第四節 免疫逃避
一、病毒感染與免疫逃避
二、細菌感染與免疫逃避
三、寄生蟲感染與免疫逃避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六章 基于抗原抗體反應的免疫學試驗技術
第一節 抗原抗體反應概論
一、抗原抗體反應的一般規律
二、抗原抗體反應的影響因素與制定原則
三、抗原抗體反應的應用
第二節 抗原抗體反應類型
一、凝集反應
二、沉淀性反應
三、補體參與的反應
四、中和反應
五、免疫標記技術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七章 細胞免疫學技術
第一節 淋巴細胞功能檢測
一、T細胞功能檢測
二、B細胞功能檢測
三、NK細胞和K細胞功能檢測
第二節 吞噬細胞功能檢測
一、中性粒細胞功能檢測
二、巨噬細胞功能檢測
小結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免疫學常用縮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