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第二節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
第三節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第四節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
第五節 植物病理學展望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植物病害與植物病害系統
第一節 植物病害
第二節 植物病害系統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物
第一節 菌物概述
第二節 菌物的分類
第三節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類群
第四節 菌物所致病害的特點及其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節 原核生物概述
第二節 植物病原細菌的寄生性、致病性和侵染性
第三節 植物病原細菌的分類、命名和主要類群
第四節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診斷和病原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植物病原病毒
第一節 病毒概述
第二節 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第三節 重要的植物病原病毒
第四節 植物病毒的鑒定
第五節 亞病毒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植物病原線蟲
第一節 植物病原線蟲概述
第二節 植物病原線蟲的分類及主要類群
第三節 植物線蟲病害診斷與鑒定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寄生性植物
第一節 寄生性植物概述
第二節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類群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生發展
第一節 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第二節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
第三節 病害循環
第四節 病害循環、病程與病原物生活史及病害流行的關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第一節 化學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第二節 物理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第三節 非侵染性病害與侵染性病害的關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植物病害的診斷
第一節 植物病害診斷基礎
第二節 植物病害經驗診斷法
第三節 植物病原物的檢測方法
第四節 植物病害診斷專家系統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寄主植物與病原生物的互作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病原生物致病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染病植物的主要生理學反應
第四節 植物抗病性的生化基礎
第五節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機制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
第一節 植物病害流行概述
第二節 植物病害流行動態
第三節 植物病害流行的遺傳基礎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
第一節 植物病害預測預報概述
第二節 植物病害預測方法
第三節 植物病害調查和損失估計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植物病害防控原理
第一節 植物病害防控的依據
第二節 植物病害防控的生態觀
第三節 植物病害防控的經濟觀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第一節 植物病害防控簡史
第二節 植物病害防控策略
第三節 植物病害防控對策
小結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名詞術語
常見植物病原物學名
彩版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植物病理學的基本原理,以及有關植物病害的普遍性、規律性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全書共15 章,包括: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及其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及其所致病害;植物病害的診斷鑒定、發生發展、流行預警及其防控原理與防控對策。在內容處理上,本書既重視傳統植物病理學的經典理論,又重視現代分子植物病理學和相關學科——— 經濟學、生態學的交叉融合;既重視植物病理學某一理論的不同觀點,又重視同一觀點的不同解讀,以便有利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本書為國家精品課程的配套教材,是高等農林院校植保專業的基礎課程;同時,也可作為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安全和其他農林學科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書,或供廣大農林科技工作者及管理人員參考。
緒 論
第一節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1)
第二節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2):國際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2),中國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6)
第三節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10)
第四節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11):植物病理學與現代農業技術(11),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12)
第五節 植物病理學展望(12)
植物造就了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物質。與人類和動物一樣,植物也會生病,有些病害甚至會對植物造成毀滅性破壞,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認識到為了自己的生存安全,需要保護植物的健康,需要研究植物病害的成因及發生規律、植物與病原之間相互作用機制和病害防控方法,于是植物病理學也就應運而生。
第一節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緒 論
第一節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1)
第二節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2):國際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2),中國
植物病理學的誕生與發展(6)
第三節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10)
第四節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11):植物病理學與現代農業技術(11),
植物病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12)
第五節 植物病理學展望(12)
植物造就了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物質。與人類和動物一樣,植物也會生病,有些病害甚至會對植物造成毀滅性破壞,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認識到為了自己的生存安全,需要保護植物的健康,需要研究植物病害的成因及發生規律、植物與病原之間相互作用機制和病害防控方法,于是植物病理學也就應運而生。
第一節 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植物病理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實用科學。植物病理學分為普通植物病理學和農業植物病理學,前者是專業基礎課,后者是專業課,但兩者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
普通植物病理學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學專業和植物病理學專業的重要學位課程之一,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植物病理學的基本原理并獲得有關植物病害的普遍規律的知識與技能;其主要內容是研究植物病害診斷和病原鑒定的科學方法,揭示植物病害的病因、危害及其發生和流行的基本規律,探明植物病害防控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互動和實驗實習,使同學們感悟到未來植物病理學家的社會責任和光榮使命,從而更好地主動學習和掌握植物病理學的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
植物病害診斷對指導病害防控極其重要。植物病害的診斷包括病害癥狀識別和病原鑒定。常見的植物病害有些可以通過癥狀識別做出正確診斷;有些新的病害或疑難病需要進一步進行病原鑒定,甚至需要通過柯赫氏法則(Koch’spostulates)檢驗來證明病
原與癥狀的一致性。植物病害的發生十分復雜,因此植物病害診斷需要有扎實的植物病理學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在病因與植物的關系中,非生物因素與植物的關系基本上是單向作用,即前者對后者產生影響;生物因素―――病原生物與寄主植物的關系則要復雜得多,是在環境條件影響下的雙向作用或多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