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作者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精化和補充后撰寫而成。全書共11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紹了測量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常規測量儀器的使用;第6章介紹了全站儀的基本原理、儀器檢驗以及距離歸算;第7章介紹了GPS定位技術;第8章講述了測量誤差的基本理論;第9章主要闡述了地形控制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第10章介紹了傳統及數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第11章介紹了測量學的應用內容。本書以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為主線,以現代測繪技術為核心,在闡述測量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基礎上,不僅介紹了數字化測圖的理論及方法,而且還介紹了建筑工程測量、線路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和變形測量等內容。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GIS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測繪專業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1章緒論
1.1測繪科學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內容
1.1.1測繪科學的基本概念
1.1.2測繪科學的研究內容
1.2測繪學的分類
1.3測量學的目的及要求
1.4測量學的發展及現狀
習題
第2章測量學的基本知識
2.1地球形狀與地球橢球體
2.1.1地球的形狀及大小
2.1.2地球橢球體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1章緒論
1.1測繪科學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內容
1.1.1測繪科學的基本概念
1.1.2測繪科學的研究內容
1.2測繪學的分類
1.3測量學的目的及要求
1.4測量學的發展及現狀
習題
第2章測量學的基本知識
2.1地球形狀與地球橢球體
2.1.1地球的形狀及大小
2.1.2地球橢球體
2.2確定地面點位置的坐標系統
2.2.1地理坐標系
2.2.2大地坐標系
2.2.3空間直角坐標系
2.2.4平面直角坐標系
2.2.5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2.2.6高程系統
2.3 WGS—84坐標系
2.4確定地面點位置的方法
2.4.1地面點相對位置
2.4.2坐標正算和反算
2.5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范圍
2.5.1對水平距離的影響
2.5.2對水平角度的影響
2.5.3對高程的影響
2.6測量工作的基本內容及原則
習題
第3章水準測量
3.1水準測量原理
3.2微傾水準儀及水準尺
3.2.1望遠鏡
3.2.2水準器
3.2.3水準尺
3.2.4尺墊及尺樁
3.3普通水準儀的使用
3.4激光水準儀及數字水準儀
3.4.1激光水準儀
3.4.2數字水準儀
3.4.3自動安平水準儀
3.5水準路線測量
3.5.1水準路線的布設
3.5.2水準路線選點與埋石
3.5.3水準測量外業施測
3.6水準測量誤差分析
3.6.1儀器誤差
3.6.2觀測誤差
3.6.3外界條件的影響
3.7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3.7.1水準儀應滿足的基本條件
3.7.2檢驗與校正
3.7.3自動安平水準儀補償器性能檢驗
習題
第4章角度測量
4.1角度測量原理
4.1.1水平角測量原理
4.1.2垂直角測量原理
4.2光學經緯儀
4.2.1光學經緯儀的基本構造
4.2.2光學經緯儀的使用
4.3電子經緯儀
4.3.1編碼度盤測角系統
4.3.2光柵度盤測角系統
4.4水平角測量
4.4.1觀測前的準備
4.4.2測回法
4.4.3方向觀測法
……
第5章距離測量
第6章全站儀
第7章GPS定位技術
第8章測量誤差基本理論
第9章控制測量
第10章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
第11章測量學的基本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