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由基礎篇、產業篇、區域篇(國內)和區域篇(國外)四部分構成,共十四章:第一、二章為基礎篇,主要介紹經濟地理學、地理與經濟;第三至五章為產業篇,主要介紹世界第一、二、三產業的地理狀況;第六至八章為區域篇(國內),主要從基礎、產業和區域三方面介紹我國的經濟地理狀況;第九至十四章為區域篇(國外),分別介紹了各大洲主要地區和國家的經濟地理狀況。
本書結構清晰、內容精練,既強調知識的傳遞,也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充分體現“管用、夠用、實用”的高職高專教學理念。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國際物流、國際商務、外貿運輸、航運管理、國際海運等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學生和企業在職人員參考。
基 礎 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經濟地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性質與科學體系
第三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地理與經濟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與經濟
第二節 人文地理與經濟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四節 國際經濟組織
小結
思考題
基 礎 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經濟地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性質與科學體系
第三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地理與經濟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與經濟
第二節 人文地理與經濟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四節 國際經濟組織
小結
思考題
產 業 篇
第三章 第一產業地理——農業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種植業
第三節 畜牧業
第四節 林業
第五節 漁業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第二產業地理——工業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能源
第三節 鋼鐵
第四節 電子
第五節 汽車工業
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第三產業地理——交通運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國際海上運輸
第三節 國際鐵路運輸
第四節 國際公路運輸
第五節 國際航空運輸
第六節 國際管道運輸
小結
思考題
區域篇(國內)
第六章 中國經濟地理基礎
第一節 中國自然地理概況
第二節 中國人文地理概況
小結
思考題
第七章 中國產業地理
第一節 中國農業地理概況
第二節 中國工業地理概況
第三節 中國交通運輸地理概況
小結
思考題
第八章 中國區域經濟地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東北綜合經濟區
第三節 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第四節 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第五節 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第六節 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
第七節 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
第八節 大西南綜合經濟區
第九節 大西北綜合經濟區
第十節 港、澳、臺地區
小結
思考題
區域篇(國外)
第九章 亞洲
第一節 亞洲概況
第二節 亞洲的經濟環境及發展
第三節 亞洲的主要地區與國家
小結
思考題
第十章 歐洲
第一節 歐洲概況
第二節 歐洲的經濟狀況及發展
第三節 歐洲的主要地區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一章 北美洲
第一節 北美洲概況
第二節 北美洲的經濟狀況及發展
第三節 北美洲的主要國家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二章 南美洲
第一節 南美洲概況
第二節 南美洲的經濟狀況及發展
第三節 南美洲的主要地區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三章 非洲
第一節 非洲概況
第二節 非洲的經濟狀況及發展
第三節 非洲的主要地區
小結
思考題
第十四章 大洋洲
第一節 大洋洲概況
第二節 大洋洲的經濟狀況及發展
第三節 大洋洲的主要地區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經濟地理”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內容的綜合性課程,是研究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征、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的學科。具體地講,其研究對象是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商品生產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換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其闡述的內容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情況、特點及其對經濟的影響,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當前經濟的特點、產業部門的構成及其分布等。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掌握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條件與特點,了解它們在國際市場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對于加速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書第一版于2008年8月出版,到目前為止,已經重印刷6次,累計銷售超過10000冊。隨著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形勢的變化,第一版教材的內容也亟須更新。為使教材內容始終緊跟時代、貼近崗位、理實結合、實用好用、易教易學,進一步強化高職特色,努力把第一版教材的特點做得更加鮮明,編者對第一版進行了修訂。
本書第二版的修訂主要目標如下:
1.根植企業,校企合作共編教材
密切保持與企事業單位聯系,從企事業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角度加強教材建設,使本教材盡可能符合人才培養素質要求。在教材的修訂過程中,與南京遠騰船務有限公司和南京紅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專家一起進行教材內容開發和設計,專兼職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際工作經驗、工作資源,全方位進行教材開發,校企雙方共同完成教材內容的選取、學習情境的設計等,并不斷進行完善。
2.優化教材結構,微調編排形式
考慮到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需要進一步加深教法研究,本書通過知識點、技能點及精選案例導入,把引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思想更好地體現在教材內容中。在結構安排上突出產業和區域,在內容組織上強調圖表和數據,既重視基本知識的傳遞,也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
3.更新教材內容,豐富最新知識
在修訂教材之前,本書編寫團隊征求各相關院校同行以及行業企業人員的意見,采集了50多條信息和建議。根據采集到的信息及修改建議,對第一版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統一要求經濟活動的分析數據應更新到最新知識。
4.延伸課程資源,創新教材形式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修訂工作也與時俱進,本書第二版打破以往以紙介質為知識傳播載體的局限,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融合多種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圍繞著“教”(教師教學)和“學”(學生學習)兩個中心進行教材建設,內容包括課程文件、學習指南、教學課件、學習資料、拓展資源、行業信息、在線測試、互動專區等內容,師生可以在線交流(http://wlkc.jmi.edu.cn/courseware/upload/cc_3320/)。
參加本書修訂的人員及分工如下: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經濟管理學院閻羨功副教授負責對全書進行修訂和統稿工作;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經濟管理學院陳軍院長給予了全程指導;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黨委書記孫欣欣對本書進行了審閱;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趙默洋老師參與了全書的修訂工作;南京遠騰船務有限公司的周卓平總經理、南京紅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吳金喜總經理等企業專家對本書的修訂給予了大力支持。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在此謹對相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修訂時間緊促和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閻羨功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