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正常結構組成以及各種代謝和功能活動,均是在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下,體內不同的物質間所進行的復雜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在物質及其數量、物理和化學反應發生變化時,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度梭w數理化》由相關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共同編寫。在180-200個題目中,將醫學專業和科普性的知識對接,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人體結構、代謝、功能、常見的某些疾病的鑒別和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人體數理化》為讀者認識自己提供幫助,所倡導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正確對待生死的態度,積極預防疾病的策略等,可改善其心理狀態和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還可以開闊其視野、激發其對待科學的熱情,豐富其科學的知識和提高其科學的素養。
醫學院校低年級學生和其他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社會大眾。
第一部分 人體結構
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2 奇妙的味蕾
3 人的年輪
4 人胚早期發育
5 人體的基本組成
6 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網
7 人體的排泄系統
8 人體的器官和系統
9 人體的生理彎曲
10 人體的萬里長城
11 人體的再生能力
12 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對稱和非對稱
13 人體鐵三角
14 人與微生物共存 第一部分 人體結構
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2 奇妙的味蕾
3 人的年輪
4 人胚早期發育
5 人體的基本組成
6 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網
7 人體的排泄系統
8 人體的器官和系統
9 人體的生理彎曲
10 人體的萬里長城
11 人體的再生能力
12 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對稱和非對稱
13 人體鐵三角
14 人與微生物共存
15 生命發生的標志
16 瘦精子與胖卵子
17 頭發的結構和顏色
18 細胞骨架
19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
20 性別的分化
21 遺傳與變異
22 胎兒性別誰決定
23 長壽的物質基礎
24 指紋及其識別
25 痣
第二部分 人體生物化學
1 必需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
2 蛋白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執行者
3 芳香族氨基酸及其代謝異常
4 肝臟是人體物質代謝的樞紐
5 饑餓時的能量來源
6 基因表達及調控
7 酶是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高效催化劑
8 人類基因組計劃
9 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
10 體內的化學元素及功能
11 體內自由基的雙向作用
12 體液中鉀和鎂的作用
13 鐵是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14 維生素是生命的營養素
15 細胞的呼吸
16 纖維素的作用
17 鋅是體內不可缺乏的微量元素
18 胰島素與糖尿病
第三部分 人體生理功能
1 保護性反射
2 刺激和反應
3 聰明的鼻子
4 大腦皮質功能的對稱和非對稱性
5 單眼和兩眼視物
6 動靜脈血的相互轉化
7 肺泡壓力和容積穩定的理化因素
8 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
9 糞便的成分和排便
10 骨骼及其作用
11 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
12 呼吸的變化
13 饑餓和飽感
14 技巧性運動的練成
15 個體和家庭
16 看近物時眼的調節
17 渴反射和飲水行為
18 口腔的數理化
19 兩相睡眠及作用
20 明適應和暗適應的機理
21 男性的生理特點和健康維護
22 腦的功能和保護
23 內分泌系統及其作用
24 內環境的動態平衡
25 內源性與外源性性激素的作用
26 能量代謝及其平衡
27 尿的生成和腎臟保護
28 尿液的理化性質
29 女性的生理特點和健康維護
30 平衡三聯
31 千奇百怪的夢
32 人類和外環境的關系
33 人體的電活動檢測及意義
34 人體電活動的產生機制
35 人體的三道防線
36 人體的衰老
37 人體的主要物質和作用
38 人體對不同環境的適應
39 人體功能的節律性
40 人體功能的調節
41 人體靜電
42 人與自然
43 乳房的發育和哺乳功能
44 神經系統的感覺和運動功能
45 生命力
46 生命協奏曲
47 生長發育的機理
48 酸堿平衡的作用
49 酸堿平衡及其維持
50 體內的清道夫
51 體內三種肌的功能
52 體內水的作用
53 體溫及其變化
54 體液的滲透壓
55 體液及其分布
56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57 聽覺及其異常
58 痛和鎮痛
59 萬能的手
60 下蹲后直立時應注意的問題
61 消化液的理化特性
62 小腸的作用
63 心臟的功能和保護
64 心臟內的四道門
65 性興奮和性行為
66 嗅覺和味覺
67 學習記憶和遺忘
68 血鈣濃度的穩定及作用
69 血細胞的數量和作用
70 血小板的功能
71 血型和輸血
72 血液的理化和免疫反應
73 眼對物體形狀和顏色的識別
74 眼對影視中獨立鏡頭的辨識
75 應激與健康
76 運動及其疲勞
77 正常人的血壓變化
78 止血的機制
79 晝夜視物的機理
第四部分 人體疾病原理和藥物作用
1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
2 暴飲暴食的危害
3 膽色素代謝和黃疸
4 DNA損傷與修復
5 餓暈是低血糖所致
6 肥胖和消瘦
7 感冒或坐飛機時感覺耳悶的原因
8 高血鉀和低血鉀
9 高脂血癥的產生和危害
10 緩控釋制劑及其優勢
11 疾病的靶向治療
12 膠體藥物制劑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3 結石形成及預防
14 近視眼和遠視眼
15 慢支炎到肺心病
16 嘔吐腹瀉對血液酸堿度的影響
17 嘔吐及作用
18 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
19 染色體及染色體病
20 人體炎癥
21 散光眼和老花眼
22 手性藥物與臨床安全用藥
23 水腫是某些疾病的信號
24 小兒多動癥和舞蹈病
25 血糖穩定和糖尿病的預防
26 血液高黏滯綜合征
27 藥物在體內的變化和用藥時間的關系
28 迎風流淚和淚道阻塞
第五部分 人體保健和常見疾病預防
1 哺乳利于母嬰健康
2 蛋白質的攝取要適度
3 碘缺乏及相關疾病
4 耳聾的預防
5 高血壓及其預防
6 關注自閉癥兒童
7 樂音和噪音對健康的影響
8 盲目胎教不利胎兒發育
9 母親護送胎兒闖關來人間
10 皮膚的基礎護理
11 親子生物場對兒童心理和精神的滋養
12 齲齒的發生和預防
13 染發劑對健康的影響
14 人際交往的距離
15 中醫的人體和陰陽平衡
16 曬太陽和防曬
17 膳食平衡
18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19 適度運動有益健康
20 手與身體健康
21 先天性畸形
22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和預防
23 現場急救關乎生死
24 野馬結局給人類的啟示
25 亞健康狀態及其預防
26 抑郁癥及其預防
27 飲酒對健康的影響
28 影響身高的因素
29 珍惜生命時光
30 智商情商逆境商財商
第六部分 人體疾病檢測技術和部分正常數據
1 癌癥檢測中的假陽性
2 產前診斷的重要性
3 常見體液生化檢查的正常值
4 基因治療的前景
5 疾病普查和意義
6 克隆技術
7 器官捐獻
8 DNA指紋
9 人體基因芯片
10 試管嬰兒技術
11 數字技術在疾病檢測中的應用
12 數字人體
13 血液凈化技術
14 一滴血檢測儀
15 腫瘤早期診斷
16 轉基因的應用
第一部分 人體結構
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人體的表面穿了一件外套.即皮膚.它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重2.5 ~4.5kg.成年男子的皮膚總面積大約為1.9m2.成年女子的大約為1..6m2.手掌和足底的皮膚最厚.眼瞼處的皮膚最薄.都分為兩層.外層平均厚度約0..2mm.稱為表皮.內層厚度約為表皮的4倍.稱真皮.真皮下還有較厚的皮下組織 (圖1-1-1).
皮膚還可有附屬器 ———毛發?汗腺?皮脂腺?指甲和趾甲.除手掌?足底?陰莖和乳暈等處外.人體大多數皮膚都有毛發.手掌和足底的皮膚不僅沒有毛發.也沒有皮脂腺.在功能上.皮膚是人體的一道天然屏障.可抵御外來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的侵襲.保護人體免遭紫外線的輻射.同時也防止人體內的液體因向外蒸發而丟失.皮膚還可通過出汗調節體溫.例如.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時會大汗淋漓.汗水蒸發可帶走內部的熱量.保證體溫的相對穩定.再如.當人體生病發熱時.如果出一身汗.體溫就會降下來.此外.皮膚還具有痛覺?溫度覺和觸覺等功能.研究表明.人體1cm2的皮膚上有100個左右疼痛的感覺點 (痛點).13 ~15個冷的感覺點 (冷點).1~2個熱的感覺點 (熱點).手指的指腹是感受觸覺最靈敏的地方.這就是人們不用眼睛看.只用手就能摸出日常熟悉的物體的原因.人體皮膚的表皮也處在不斷更新的過程中.大約50天全身的皮膚表皮就會更新一次.一個活到70歲的人.他脫掉的皮屑大約有48kg.相當于本人體重的2 /3.表皮的這種更新.源于表皮最深部有一層能不斷進行分裂?增殖的細胞 (干細胞).干細胞不斷分裂?增殖.表層細胞又不斷死亡和脫落形成皮屑.因此.當皮膚受到較輕的燒傷或燙傷時.如果沒有損傷干細胞.治愈后皮膚會與以前一樣完好而不留痕跡.但較重的燒傷或燙傷.如果損傷了干細胞.就會留下瘢痕.
2 奇妙的味蕾
在舌的表面.密集著許多形狀不一的小突起.這些小突起形同乳頭.醫學上稱為 “舌乳頭”.在每個舌乳頭四周埋藏著能感受酸甜苦辣的味覺感受器 ———味蕾.顯微鏡下看.小小的味蕾有點像玫瑰花的花苞 (圖1-2-1).
正常成年人有9000 ~10000個味蕾.絕大多數分布在舌頭背面.尤其是舌尖部分和舌側面以及舌頭腹面.口腔的腭和咽等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吃東西時.通過咀嚼及舌的攪拌.味蕾受到不同味道的刺激.將信息由味神經傳送到大腦味覺中樞便產生味覺.人食欲的好壞與味蕾的多少
有關.兒童味蕾比成人多?分布廣.所以比成人 “好吃”.老人的味蕾減少?功能衰退.吃東西就不那么香了.舌上不同位置的味蕾感受味覺有不同的分工.舌尖主要感受甜味和咸味.舌體兩側的前半部分主要感受咸味.舌體兩側的后半部分主要感受酸味.舌根部主要感受苦味.味蕾對各種味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的味蕾分辨苦味的本領最高.能感受到稀釋200萬倍的苦味.其次為酸味.能感受到稀釋7..5萬倍的酸味.再次為咸味.能感受到稀釋400倍的咸味.甜味則是最差的.只能感受到稀釋200倍的甜味.
味蕾感受味覺的功能還受多種因素影響.高熱?感冒?舌潰瘍等口腔疾病常常致口淡而無味.口中無味一般多見于久病脾胃虛寒的人.或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和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人.由于舌乳頭萎縮.味蕾減少.使味覺明顯受到影響.另外嗜好煙酒也會影響味覺.大量的煙酒對舌乳頭造成直接損害.使味蕾退化和味覺下降.而出現食而無味.為了避免口內無味.上述個體每天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保護舌乳頭味蕾的作用.口服維生素C可刺激舌乳頭味蕾.每天做口腔運動既可強身健齒.又可促進唾液分泌和延緩舌乳頭味蕾老化.
3 人的年輪
研究表明.人的實際年齡與身體內各器官的年齡并不相同.只是存在一定的關系.
例如.通過觀察皮膚傷口愈合所需要的時間.可測定皮膚的年齡.一個人10歲時.表皮創傷約需20多天才能完全愈合.20歲時需31天.30歲時增至40天.到了50歲.可能需要70多天才能完全愈合.所以.如果一個60歲的人.皮膚傷口在30多天就愈合了.那么他的皮膚年齡只有20多歲.遠沒達到他的實際年齡.同樣.把少量的鈉注入血管.然后用精密儀器觀察多長時間到達心臟.就可以推測出動脈的年齡.一般人在20歲時.這個時間需要20秒.血管阻塞越嚴重.鈉到達心臟需要的時間越長.如果實際用了65秒或更長時間.說明動脈的年齡遠超過20歲.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人的實際年齡與身體內各器官的年齡并不相同.按照皮膚年齡推測.人的理論年齡至少應該在120歲以上.但是.為什么人的實際年齡平均在70歲左右呢 ?這是由于現在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脂膳食和缺乏運動等).使人體重要器官 (尤其是心?肺和腦 )的實際年齡遠遠小于理論年齡.這也能解釋當一個人70歲死亡時.他的眼角膜還可移植給他人的原因.是其理論年齡遠大于70歲.
4 人胚早期發育
受精卵形成后.經過約266天的發育.形成1個成熟的胎兒從母體娩出.人胚前8周的發育稱為早期發育.它是整個人胚發育中最重要的時期.
受精卵經過3天的分裂 (卵裂).形成1個由12 ~16個細胞構成的實心細胞團.外形像桑葚.稱為桑葚胚.受精卵形成后第4天.分裂形成的細胞更多.細胞團內部出現一囊腔.稱為胚泡.并且已運動到達子宮腔.此時.整個胚泡表面還有一層膜包裹著.這層膜稱為透明帶.胚泡表面的一層細胞 (滋養層 )以后參與形成羊膜?臍帶和胎盤等.胚泡內部還有一團細胞 (內細胞群).是以后發育為胎兒的部分.受精卵形成后的第5 ~6天或6 ~7天.胚泡表面的細胞開始與子宮內表面的上皮接觸 (稱為 “著床 ”或 “植入”).并且整個胚泡漸漸陷入到厚厚的?營養很充足的子宮內膜中.到受精卵形成后第11 ~12天時.整個胚泡全部陷入子宮內膜.植入完成.實際上.在此之前半個月.身體內已在進行著一場變革.著床后的胚胎慢慢長大.大腦開始發育.這時要注意加強營養.豐富的營養會給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這個時期個體可能會有輕微的不舒服.有時會感到疲勞.隨后個體會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的孕期生活.胚泡在子宮內著床后.表面那層細胞會向四周擴展.形成胎兒的那團細胞逐漸形成兩層緊貼的圓盤狀細胞.稱為胚盤.胚盤長約2mm.兩層細胞分別稱內胚層和外胚層.到受精后第3周.外胚層又分化出一層新的細胞.位于內?外胚層之間.稱中胚層.此時三胚層形成了.三胚層是胎體發育的始基.三胚層細胞繼續生長?發育.逐漸卷曲為一個柱狀的胚體.外胚層包繞在柱狀胚體的外表面.內胚層位于柱狀胚體的中央.呈一管狀.在以后的發育中.外胚層發育為人體皮膚的表層?毛發和指甲等.另外.神經系統?眼睛的晶狀體?內耳的膜迷路和腦垂體也由外胚層發育而來.中間管狀的內胚層發育為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的上皮組織及有關的腺體?膀胱?陰道下段和前庭等.人體其余大部分器官都由中胚層發育形成.如肌肉骨骼?結締組織?循環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等.這個時期.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基礎組織最先發育.第8周末.胚胎初具人體外形.此時的胚胎很小.僅長2 ~3cm (圖1-4-1).
受精后第3 ~8周是胚胎各個器官系統形成的主要時期.如果孕婦受到來自環境的可能致畸因素 (如射線?某些細菌病毒?可致畸形的藥物等 )的影響.胚胎很容易發生畸形.所以受精后第3 ~8周又稱為致畸敏感期.因此.孕婦應盡量避免接觸以上物質.
5 人體的基本組成
人們往往喜歡把目光集中在紛紛擾擾的外界.你有沒有在某一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自我呢 ?你有沒有感受到人體的美妙呢 ?人體包括頭?頸?軀干與四肢四部分.表面覆蓋著皮膚.皮膚下面主要是肌肉與骨骼 (圖1-5-1).皮膚?肌肉和骨骼在頭部和軀干部圍成 :顱腔和體腔.顱腔和脊柱的椎管相通.顱腔內的腦與椎管中的脊髓相連.體腔又由膈分為上下兩腔 :上面是胸腔.內有心和肺等器官.下面是腹腔.腹腔的最下部稱盆腔.腹腔內有胃?腸?肝和腎等器官.盆腔內有膀胱和直腸.女性盆腔還有卵巢和子宮等器官.
組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是由無機物 (鈉?鉀?磷?鈣和水等 )與有機物 (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 )構成.細胞之間是細胞合成與分泌的細胞外基質.可呈液態?固態或果凍樣膠態.細胞形態多樣?大小不一?功能各異.可分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有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的作用.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和電解質等組成.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主要有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復合體?溶酶體和中心體等.細胞核由核膜圍成.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核酸是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研究發現.一個成年人約有200多種.約1000萬億(1×1015 )個細胞.奇妙的是這些細胞并非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