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11章,內容有:C語言概述、輸入輸出的應用、C語言的基本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語句及條件控制、循環控制、數組、函數、指針、結構體及文件等。本書突出“語言和程序設計”兩大主題,通過對本書的學習,使學生能在Turbo C 2.0的環境下,應用C語言進行初步的程序設計。
本書緊抓中職教育的特點,用較大的篇幅安排了模仿試驗、驗證試驗及試試看、動手做一整套試驗及實訓環節。本書旨在讓讀者在學中做,做中學,培養其良好的應用能力。
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類專業的教材。
第1章 C語言程序概述
1.1 C語言概述
1.1.1 C語言的發展
1.1.2 C語言的特點
1.2 基本語法成分
1.2.1 C語言的字符集
1.2.2 標識符
1.2.3 關鍵字
1.2.4 運算符
1.2.5 分隔符
1.2.6 常量
1.2.7 注釋符
1.3 C語言程序結構
1.3.1 簡單的C語言程序介紹
1.3.2 C源程序的結構特點 第1章 C語言程序概述
1.1 C語言概述
1.1.1 C語言的發展
1.1.2 C語言的特點
1.2 基本語法成分
1.2.1 C語言的字符集
1.2.2 標識符
1.2.3 關鍵字
1.2.4 運算符
1.2.5 分隔符
1.2.6 常量
1.2.7 注釋符
1.3 C語言程序結構
1.3.1 簡單的C語言程序介紹
1.3.2 C源程序的結構特點
1.3.3 書寫程序時應遵循的規則
1.4 C語言的編輯、編譯和運行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一 C語言的運行環境和運行過程
第2章 輸入、輸出的應用
2.1 數據輸入/輸出的概念及在C語言中的實現
2.2 printf函數
2.2 1 printf函數的一般形式
2.2.2 轉義字符的使用
2.2.3 printf函數的調用
2.2.4 格式字符串
2.3 scanf函數
2.3.1 scanf函數的一般形式
2.3.2 scanf函數的格式說明
2.4 其他輸入/輸出函數
2.4.1 putchar函數
2.4.2 getchar函數
2.4.3 puts函數
2.4.4 gets函數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二 輸入與輸出語句的使用
第3章 C語言的基本數據類型
3.1 C語言數據概述
3.2 常量與變量
3.2.1 常量和符號常量
3.2.2 變量
3.3 整型數據
3.3.1 整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3.2 整型變量
3.4 實型數據
3.4.1 實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4.2 實型變量
3.5 字符型數據
3.5.1 字符常量
3.5.2 轉義字符
3.5.3 字符變量
3.5.4 字符數據在內存中的存儲形式及使用方法
3.5.5 字符串常量
3.6 變量賦初值
3.7 各類數值型數據之間的混合運算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三 數據類型的理解及使用
第4章 運算符與表達式
4.1 基本概念
4.2 基本運算符和表達式
4.2.1 算術運算
4.2.2 賦值運算
4.2.3 強制類型轉換運算
4.2.4 自增、自減運算
4.2.5 關系運算
4.2.6 邏輯運算
4.2.7 逗號運算
4.2.8 條件運算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四 運算符與表達式
第5章 語句及條件控制
5.1 C語句介紹
5.2 賦值語句
5.3 選擇控制語句
5.4 switch語句
5.4.1 switch語句的一般格式
5.4.2 switch語句的執行過程
5.5 條件控制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五 控制語句的使用
第6章 循環控制
6.1 循環語句介紹
6.2 while循環語句
6.3 do-while循環語句
6.4 for循環語句
6.5 循環體中的控制語句
6.5.1 break語句
6.5.2 continue語句
6.6 多重循環(循環的嵌套)
6.7 循環控制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六
循環程序設計(一)
循環程序設計(二)
第7章 數組
7.1 數組的概念
7.2 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7.2.1 一維數組的定義方式
7.2.2 一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7.2.3 一維數組的初始化
7.2.4 一維數組程序舉例
7.3 字符數組
7.3.1 字符數組的定義、初始化及引用
7.3.2 字符串處理函數
7.3.3 字符數組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七 數組的應用
第8章 函數與編譯預處理
8.1 函數基本概念
8.1.1 函數概述
8.1.2 函數的分類
8.2 函數的定義與調用
8.2.1 函數的定義
8.2.2 函數的調用
8.2.3 函數聲明
8.3 函數間的參數傳遞
8.4 數組作為函數參數
8.5 變量的存儲類別、作用域、生存期
8.5.1 作用域的概念
8.5.2 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8.5.3 靜態變量
8.6 編譯預處理
8.6.1 宏定義
8.6.2 文件包含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八 函數及宏定義的應用
第9章 指針
9.1 地址和指針的概念
9.2 變量的指針和指向變量的指針變量
9.2.1 指針變量的定義
9.2.2 指針變量的引用
9.2.3 指針變量的運算
9.2.4 指針變量作為函數參數
9.3 數組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量
9.3.1 指向數組元素的指針
9.3.2 通過指針指向數組元素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九 指針的使用
第10章結構體
10.1 結構體的定義和引用
10.1.1 結構體類型的定義格式
10.1.2 結構體變量的定義和初始化
10.1.3 結構體變量的引用
10.2 結構體數組
10.2.1 結構體數組的定義
10.2.2 結構體數組的引用
10.2.3 結構體數組的應用舉例
10.3 鏈表
10.3.1 鏈表概述
10.3.2 處理鏈表所需的函數
10.3.3 鏈表的操作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十 結構體的應用
第11章 文件
11.1 文件概述
11.2 文件類型指針
11.3 文件的打開和關閉
11.3.1 文件的打開(fopen函數)
11.3.2 文件的關閉(fclose函數)
11.4 文件的讀寫
11.4.1 讀寫一個字符的函數——fgetc()和fputc()
11.4.2 讀寫數據塊的函數——fread()和fwrite()
11.4.3 格式化讀寫函數——fscanf()和fprintf()
11.4.4 其他讀寫函數
11.5 文件的定位與出錯檢測
11.5.1 文件的定位
11.5.2 出錯的檢測
11.6 文件輸入輸出小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實訓十一 文件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1章 C語言程序概述
1.1 C語言概述
1.1.1 C語言的發展
C語言是世界上廣泛流行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它適合于作系統描述語言,即用來寫系統軟件,也可以用來寫應用軟件。
早期的操作系統等系統軟件主要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包括UNIX操作系統在內)。但是匯編語言存在明顯的缺點,即可讀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較差,為了提高可讀性和可移植性,最好改用高級語言,但是一般高級語言難以實現匯編語言的某些功能(匯編語言可以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例如對內存地址的操作、位操作等)。人們希望能找到一種既具有一般高級語言特性,又具有低級語言底層操作能力的語言,集它們的優點于一身,于是c語言在20世紀70年代初應運而生了。1978年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貝爾實驗室正式發表了C語言,同時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t合著了影響深遠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書,通常簡稱為《K&R》,也有人稱之為《K&R》標準。但是,在《K&R》中并沒有定義一個完整的標準c語言,許多開發機構推出了自己的C語言版本,這些版本之間的微小差別不時引起兼容性上的問題,后來由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在各種C語言版本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個C語言標準,于1983年發表,通常稱之為ANSI C。1987年ANSI:又公布了新標準——87ANSIC。目前廣泛流行的各種C編譯系統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早期的c語言主要是用于UNIX系統,由于c語言的強大功能和各方面的優點逐漸為人們認識,到了20世紀80年代,C語言開始進入其他操作系統,并很快在各類大、中、小和微型計算機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成為當代最優秀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