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評估是護理基礎課程與臨床護理學科的橋梁課,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溝通交流技能、身體評估技能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本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高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根本,緊貼執業考試大綱,滿足崗位需要、教學需要和社會需要。全書圍繞收集和記錄評估對象的健康資料為主線,共分11章,內容包括緒論、健康評估的常用方法、健康資料、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心理社會評估、特殊人群的評估、心電圖檢查、實驗室檢查、醫學影像學檢查、健康資料的整理、分析與記錄等。
緒論
第一章 健康史
第一節 健康史的內容
第二節 收集健康史的方法
第二章 常見癥狀評估
第一節 發熱
第二節 疼痛
第三節 水腫
第四節 呼吸困難
第五節 咳嗽與咳痰
第六節 咯血
第七節 發紺
第八節 黃疸
第九節 惡心與嘔吐
第十節 嘔血與黑便
第十一節 腹瀉與便秘
第十二節 心悸
第十三節 意識障礙
第三章 身體評估
第一節 一般狀態評估
第二節 頭部、面部評估
第三節 頸部評估
第四節 胸部評估
第五節 周圍血管評估
第六節 腹部評估
第七節 肛門、直腸和生殖器評估
第八節 脊柱與四肢評估
第九節 神經系統評估
第四章 心電圖檢查
第一節 心電圖基本知識
第二節 正常心電圖
第三節 常見異常心電圖
第四節 心電圖的應用與分析
第五章 社會、心理評估
第一節 心理評估
第二節 社會評估
第六章 實驗室檢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液的實驗室檢查
第三節 尿液檢查
第四節 糞便檢查
第五節 腎功能檢查
第六節 肝臟病常用檢查
第七節 臨床常用血生化檢查
第八節 其他常用實驗室檢查
第七章 影像學檢查
第一節 放射學檢查
第二節 超聲檢查
第三節 核醫學檢查
第八章 護理病歷書寫
第一節 護理病歷書寫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護理病歷書寫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第三節 護理病歷的格式與內容
附錄一實訓指導
實訓一健康史采集及身體評估方法
實訓二一般狀態評估
實訓三頭頸部評估
實訓四肺和胸膜評估
實訓五心臟評估
實訓六腹部評估
實訓七神經系統評估
實訓八心電圖的描記、測量與分析
實訓九異常心電圖分析
實訓十血液、尿液和糞便常規標本采集方法
實訓十一影像學閱片
實訓十二護理病歷書寫
附錄NANDA 201項護理診斷一覽表(2009~2011)
主要參考文獻
健康評估教學大綱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