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學檢驗技術(醫學檢驗等專業專科用)》分緒論、造血檢驗、紅細胞疾病及其檢驗、白細胞疾病及其檢驗、血栓與止血及其檢驗四部份內容。在闡述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理論和方法的先進性、可靠性和實用性,著重介紹當今公認的規范化診斷標準和檢驗方法及其方法學評價、質量控制和臨床應用,突出對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培養。血液學是當代發展較快的學科之一,為盡可能地反映當代血液學領域的新進展,本教材除了系統地介紹了經典血液病學理論及其實驗室檢查技術的基本內容外,還簡要介紹了當代血液病診斷和實驗室檢查技術的新知識、新進展,并且在每章均列有學習要點和思考題,便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同時,書中配有大量圖表,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緒論
第1節臨床血液學與檢驗概述
第2節血液學發展簡史
第3節血液學與臨床的關系
第4節血液學檢驗與循證醫學的關系
第一篇造血檢驗
第一章造血檢驗的基礎理論
第1節造血器官與造血
第2節造血微環境
第3節造血干/祖細胞
第4節血細胞的發育與成熟
第5節造血的調控
第二章造血檢驗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外周血、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
第四章細胞化學染色檢驗
第二篇紅細胞疾病及其檢驗
第五章貧血概述
第1節貧血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第2節貧血的診斷
第六章再生障礙性貧血
第七章再生障礙危象
第八章鐵代謝障礙性貧血
第1節鐵代謝
第2節缺鐵性貧血
第3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第九章巨幼細胞性貧血
第1節概述
第2節巨幼細胞貧血
第十章溶血性貧血
第1節概述
第2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第3節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第4節血紅蛋白病
第5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第6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第十一章繼發性貧血
第1節慢性腎臟疾病所致貧血
第2節慢性肝臟疾病所致貧血
第3節內分泌疾病所致貧血
第4節慢性感染所致貧血
第5節骨髓病性貧血
第三篇白細胞疾病及其檢驗
第十二章急性白血病
第1節白血病概述
第2節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診斷
第3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4節急性髓系白血病
第5節治療
第十三章慢性白血病
第1節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第2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十四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第十五章多發性骨髓瘤
第十六章中性粒細胞減少癥與粒細胞缺乏癥
第十七章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第四篇血栓與止血及其檢驗
第十八章止血的生理
第1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第2節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第3節血液凝固機制
第4節抗凝系統
第5節纖溶系統
第十九章血栓與止血檢驗的基本方法
第1節血栓與止血的篩查試驗
第2節血管內皮細胞的檢驗
第3節血小板檢驗
第4節凝血因子檢驗
第5節抗凝物質檢驗
第6節纖溶活性檢驗
第7節血栓與止血篩選試驗的臨床應用
第二十章出血性疾病概述
第1節出血性疾病的分類
第2節出血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第3節出血性疾病的診斷
第4節出血性疾病的治療
第5節血友病
第6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第7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實訓
實訓一骨髓粒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二骨髓紅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三骨髓巨核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四骨髓淋巴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五骨髓單核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六骨髓漿系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七骨髓其他細胞形態觀察
實訓八過氧化物酶染色
實訓九非特異性酯酶(NSE)染色
實訓十特異性酯酶染色(Moloney法)
實訓十一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染色(鈣—鈷法)
實訓十二鐵染色
實訓十三過碘酸—雪夫反應(PAS染色)
實訓十四再生障礙性貧血觀察
實訓十五缺鐵性貧血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十六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片及血片觀察
實訓十七溶血性貧血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十八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
實訓十九抗人球蛋白試驗
實訓二十酸溶血試驗(Ham試驗)
實訓二十一尿含鐵血黃素試驗(Roustest)
實訓二十二血紅蛋白電泳
實訓二十三骨髓病性貧血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二十四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二十五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二十六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骨髓象及血象觀察
實訓二十七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片及血片觀察
實訓二十八多發性骨髓瘤血象及骨髓象觀察
實訓二十九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血象及骨髓象觀察
實訓三十出血時間測定
實訓三十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測定
實訓三十二血塊收縮試驗
實訓三十三凝血時間測定
實訓三十四活化凝血時間測定
實訓三十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
實訓三十六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實訓三十七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
實訓三十八血清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定性試驗
實訓三十九D—二聚體定性試驗
實訓四十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骨髓片與血片觀察
參考文獻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