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護理》是普通高等教育“器官系統”臨床護理整合教材之一,是將《內科護理學》傳染病學部分與《兒科護理學》傳染病學部分進行了整合。《傳染病護理》共有七章內容,包括傳染病護理學總論部分和病毒感染、恙蟲病、細菌感染、螺旋體病、原蟲感染、蠕蟲感染等常見傳染病。附錄部分包括傳染病的消毒和隔離、預防接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三部分內容。每種疾病具體內容包括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理特征、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要點、治療要點,護理部分按照整體護理程序進行編寫。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1
第一節 感染與免疫 1
第二節 傳染病的特征 3
第三節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和影響因素 5
第四節 傳染病的預防 7
第五節 標準預防 9
第六節 傳染病的隔離和消毒 10
第七節 傳染病患者的護理評估 12
第八節 傳染病患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14
第二章 病毒感染 18
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 18
第二節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31
第三節 麻疹 38
第四節 水痘及帶狀皰疹 43
第五節 流行性腮腺炎 49
第六節 腎綜合征出血熱 53
第七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60
第八節 登革病毒感染 65
第九節 狂犬病 71
第十節 艾滋病 75
第十一節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81
第十二節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86
第十三節 手足口病 89
第三章 恙蟲病 94
第四章 細菌感染 98
第一節 傷寒 98
第二節 細菌性食物中毒 103
第三節 細菌性痢疾 107
第四節 霍亂 112
第五節 布魯菌病 118
第六節 鼠疫 122
第七節 猩紅熱 128
第八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131
第九節 結核性腦膜炎 136
第十節 新生兒細菌感染性疾病 140
第五章 螺旋體病 148
第一節 鉤端螺旋體病 148
第二節 梅毒 153
第三節 新生兒梅毒 158
第六章 原蟲感染 162
第一節 瘧疾 162
第二節 阿米巴病 167
第七章 蠕蟲感染 175
第一節 日本血吸蟲病 175
第二節 鉤蟲病 181
第三節 腸絳蟲病 184
第四節 囊尾蚴病 187
第五節 蛔蟲病 190
第六節 蟯蟲病 193
附錄一 傳染病的消毒和隔離 197
附錄二 預防接種 205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10
中英文名詞對照 222
第一章 總論
學習目標
識記:傳染病的概念、感染的概念及表現、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及臨床特點、傳染病患者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
理解: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傳染病的預防。
運用:傳染病的隔離和消毒、傳染病患者的護理評估。
傳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如原蟲、蠕蟲感染人體后引起的具有傳染性、在一定條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其中,由原蟲和蠕蟲感染人體后引起的疾病又稱寄生蟲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體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性感染性疾病,新中國成立后,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衛生方針指引下,許多傳染病被消滅或得到控制。在我國,雖然傳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結核病和感染性腹瀉等仍然廣泛存在,對人民健康危害很大;一些已被消滅的傳染病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如血吸蟲病等地方性傳染病的防治面臨新的挑戰;新發傳染病包括變異病原體感染多次出現流行,其危害已為世人共知。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型 H1N1流感的肆虐,國外流行的傳染病亦有可能傳入我國。因此,傳染病的防治研究仍需加強。傳染病研究一直是國家科研基金和藥物開發的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