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2004年提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結合21世紀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對工程圖學的教學本質和功能再認識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為出發點,結合編者多年教學經驗、實踐經驗和教改成果編寫而成。
全書由教程、配套習題集組成。內容包括機械圖樣的表示法、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展開圖、其他工程圖簡介、工程圖樣的管理、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共8章,書后有附錄。
本書主要針對普通高等院校的“專業繪圖基礎”課程編寫,主要適合于掌握了圖學基礎知識后,學時在38~68的高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的本科生作為專業繪圖基礎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廣大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本習題集以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2004年提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結合21世紀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對工程圖學的教學本質和功能再認識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為出發點,結合編者多年教學經驗、實踐經驗和教改成果編寫而成。
本習題集與《專業繪圖基礎教程》配套使用。內容包括機械圖樣的表示法、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展開圖、其他工程圖簡介、工程圖樣的管理、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共8章。
全書主要針對普通高等院校的“專業繪圖基礎”教學編寫,主要適合于掌握了圖學基礎知識后,學時在38~68的高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的本科生作為專業繪圖基礎教材使用,也可供廣大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李玉菊、張東梅主編的這本《專業繪圖基礎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教材共分八章,內容包括:機械圖樣的表示法、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圖、裝配圖、展開圖、其他工程圖簡介、工程圖樣的管理、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本書配套的習題集含有難易程度不同且數量適中的習題,可供學生練習。
專業繪圖基礎教程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機械圖樣的表示法
1.1 視圖
1.2 剖視圖
1.3 斷面圖
1.4 局部放大圖、簡化表示法及其他規定畫法
1.5 軸測剖視圖
1.6 第三角投影法簡介
1.7 機件表達方法綜合應用
第二章 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
2.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
2.2 鍵、花鍵與銷
2.3 滾動軸承 專業繪圖基礎教程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機械圖樣的表示法
1.1 視圖
1.2 剖視圖
1.3 斷面圖
1.4 局部放大圖、簡化表示法及其他規定畫法
1.5 軸測剖視圖
1.6 第三角投影法簡介
1.7 機件表達方法綜合應用
第二章 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
2.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
2.2 鍵、花鍵與銷
2.3 滾動軸承
2.4 齒輪
2.5 彈簧
第三章 零件圖
3.1 零件的基本知識
3.2 零件圖的內容
3.3 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
3.4 零件圖上尺寸的合理標注
3.5 零件圖上技術要求的注寫
3.6 讀零件圖和典型零件圖分析
第四章 裝配圖
4.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4.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4.3 由零件圖畫裝配圖
4.4 裝配圖中的尺寸標注及技術要求
4.5 裝配圖中的零部件序號的編排和明細欄
4.6 常用裝配體合理性構形設計
4.7 讀裝配圖
4.8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4.9 部件測繪
第五章 展開圖
5.1 平面立體的表面展開
5.2 可展曲面的表面展開
5.3 不可展曲面表面的近似展開
第六章 其他工程圖簡介
6.1 房屋建筑圖
6.2 焊接圖
第七章 工程圖樣的管理
7.1 產品圖樣及設計文件的編號
7.2 工程圖樣的折疊方法
第八章 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
8.1 CATIA軟件簡介
8.2 CATIA草圖設計工作臺及草圖的創建
8.3 CATIA零部件設計工作臺及零件建模設計
8.4 CATIA裝配設計工作臺及零部件裝配設計
8.5 CATIA工程圖樣設計工作臺及工程圖的創建
參考文獻
附錄
專業繪圖基礎教程習題集
前言
第一章 機械圖樣的表示法
第二章 標準件及常用件的表示法
第三章 零件圖
第四章 裝配圖
第五章 展開圖
第六章 其他工程圖簡介
第七章 工程圖樣的管理
第八章 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
第一章 機械圖樣的表示法
表達機件(泛指零件,部件)的圖樣統稱為機械圖樣,機件的不同功能決定其形狀
是多種多樣的,為了使圖樣能夠正確、完整、清晰地表達機件的內外結構形狀,國家標
準《機械制圖》、《技術制圖》中規定了一系列表示法。本章主要介紹一些常用的表示法,
并側重討論根據機件結構特點,正確選擇圖樣的各種表示法,組合成零件的表達方案,
正確、完整、清晰地表達機件結構形狀。
1.1 視 圖
視圖主要用來表達機件的外部形狀,視圖一般只畫機件的可見輪廓,必要時才畫出
其不可見輪廓。
視圖分為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四種。
在本節內容中遵循和采用了國家標準GB/T 17451—1998《技術制圖 圖樣畫法 視圖》
和GB/T 4458.1—2002《機械制圖 圖樣畫法 視圖》。
一、基本視圖
物體在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稱為基本視圖。
1.基本視圖的建立
表示一個物體可以有六個基本投射方向,相應地有六個基本的投影平面分別垂直于
六個基本投射方向,形成由六個基本投影面構成的投影體系。將物體置于該體系中,分
別向六個基本投影面投射,將得到六個基本視圖。六個基本視圖的投射方向及相應的視
圖名稱,如圖1-1 所示。
在機械制圖中,六個基本視圖的名稱一般采用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右視圖、
仰視圖和后視圖。
2.基本視圖的展開
將物體置于第一分角內,即物體處于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進行投射,然后按規定展
開投影面。六個基本投影面展開方法是:正立投影面V 不動,其他各投影面按圖1-2 中
箭頭所指方向轉至與V 面共面位置。
展開后的六個基本視圖的配置位置和度量、方位的對應關系如圖1-3 所示。
在同一張圖紙內若按圖1-3 配置視圖時,稱為按投影關系配置視圖,一律不注視圖
的名稱。必要時,可畫出第一角畫法的投影識別符號,如圖1-4(a)所示。
在六個視圖之間仍要保持“三等”關系,即
主、俯、仰、后視圖——長對正——長度尺寸相等;
主、左、右、后視圖——高平齊——高度尺寸相等;
俯、仰、左、右視圖——寬相等——寬度尺寸相等。
3.基本視圖的應用
實際畫圖時,沒有必要將六個基本視圖全部畫出。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