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分緒論,測量技術基礎,尺寸精度設計與檢測,形狀和位置精度設計,表面粗糙度及檢測,量規設計基礎,典型件結合的精度設計及檢測(滾動軸承配合、鍵和花鍵聯結,螺紋聯結、圓錐結合),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設計及檢測,尺寸鏈等9章。配套出版《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習題與輔導,《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教師參考書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即“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儀器儀表類和機電結合類各專業必修的主干技術基礎課程,它是與機械工業發展緊密相連的基礎學科。在教學中,本課程起著聯系基礎課及其他技術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橋梁作用,也起著聯系設計類課程與制造工藝類課程的紐帶作用。它不僅將標準化領域的有關部分結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機械設計、機械制造、質量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等許多方面。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產品質量與精度設計
1.1.1 機械產品質量
1.1.2 機械精度設計
1.2 互換性與幾何量公差
1.2.1 互換性與公差的含義
1.2.2 互換性分類
1.2.3 互換性原則的技術意義
1.2.4 保證互換性生產的三大技術措施
1.3 標準化與優先數系
1.3.1 標準和標準化
1.3.2 優先數和優先數系
1.4 檢測技術及其發展概述
1.4.1 檢測技術
1.4.2 檢測技術的發展概述
思考題
第2章 測量技術基礎
2.1 測量的基本概念
2.2 長度、角度量值的傳遞
2.2.1 長度基準
2.2.2 長度量值傳遞系統
2.2.3 量塊
2.2.4 角度量值傳遞系統
2.3 測量方法與測量器具
2.3.1 計量器具的分類
2.3.2 計量器具的基本技術性能指標
2.3.3 測量方法的分類
2.4 測量誤差
2.4.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2.4.2 測量誤差的來源
2.4.3 測量誤差的分類
2.4.4 測量精度的分類
2.5 測量誤差的數據處理
2.5.1 測量列中隨機誤差的處理
2.5.2 測量列中系統誤差的處理
2.5.3 測量列中粗大誤差的處理
2.5.4 測量誤差的合成
2.6 測量誤差的數據處理解題示例
思考題
第3章 尺寸精度設計與檢測
3.1 極限與配合概述
3.2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與定義
3.2.1 尺寸方面的術語與定義
3.2.2 偏差、公差方面的術語與定義
3.2.3 配合方面的術語與定義
3.3 極限與配合標準的基本規定
3.3.1 配合制
3.3.2 標準公差系列
3.3.3 基本偏差系列
3.3.4 公差帶與配合的標準化
3.4 極限與配合標準的應用
3.4.1 配合制的選用
3.4.2 標準公差等級的選用
3.4.3 配合種類的選用
3.4.4 未注公差尺寸的一般公差
3.5 尺寸精度設計示例
3.5.1 尺寸精度設計的基本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
3.5.2 尺寸精度設計的案例求解
3.6 光滑工件尺寸檢驗
3.6.1 檢驗的必要性
3.6.2 驗收原則、安全裕度與驗收極限的確定
3.6.3 計量器具的選擇
思考題
第4章 幾何精度設計與檢測
4.1 幾何公差概述
4.1.1 幾何誤差的產生及影響
4.1.2 幾何公差的相關國家標準
4.1.3 幾何公差的研究對象
4.1.4 幾何公差和幾何公差帶的概念
4.2 幾何公差的標注方法
4.2.1 幾何公差標注代號
4.2.2 被測要素的標注方法
4.2.3 基準要素的標注方法
4.2.4 附加符號的標注方法
4.3 幾何公差及其公差帶特征
4.3.1 形狀公差及其公差帶特征
4.3.2 方向公差及其公差帶特征
4.3.3 定位公差及其公差帶特征
4.3.4 跳動公差及其公差帶特征
4.3.5 線輪廓度公差和面輪廓度公差
4.4 公差原則
4.4.1 有關術語及定義
4.4.2 獨立原則
4.4.3 包容要求(ER)
4.4.4 最大實體要求(MMR)
4.4.5 最小實體要求(LMR)
4.4.6 可逆要求(RR)
4.5 幾何誤差及檢測
4.5.1 形狀誤差及其評定
4.5.2 位置誤差及其評定
4.5.3 跳動誤差及其評定
4.5.4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4.6 幾何精度設計
4.6.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4.6.2 公差原則的選擇
4.6.3 基準的選擇
4.6.4 幾何公差值的選用
4.6.5 幾何公差設計應用實例
思考題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與檢測
5.1 表面粗糙度概述
5.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5.1.2 表面粗糙度對機械零件性能的影響
5.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5.2.1 術語、定義
5.2.2 評定基準
5.2.3 評定參數
5.2.4 參數數值
5.3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5.3.1 表面粗糙度的符號
5.3.2 表面粗糙度的代號及其標注方法
5.3.3 表面粗糙度設計標注示例
5.4 表面粗糙度的選用
5.4.1 評定參數的選用
5.4.2 參數值的選用
5.4.3 取樣長度的選用
5.5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
5.5.1 比較法
5.5.2 光切法
5.5.3 針描法
5.5.4 干涉法
5.5.5 印模法
5.5.6 激光反射法
5.5.7 激光全息法
5.5.8 三維幾何表面測量法
思考題
第6章 量規設計基礎
6.1 光滑極限量規設計
6.1.1 光滑極限量規的應用和分類
6.1.2 極限尺寸判斷原則(泰勒原則)
6.1.3 光滑極限量規的檢驗原理與結構形式
6.1.4 光滑極限量規的公差
6.1.5 光滑極限量規設計
6.2 功能量規設計
6.2.1 功能量規概述
6.2.2 功能量規設計
思考題
第7章 典型件結合的精度設計與檢測
第8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設計與檢測
第9章 尺寸鏈的精度設計
第10章 機械精度設計綜合工程實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