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特別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體制改革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需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國家治理、執政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公共政策。同時,治理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公共政策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十三五”期間將在“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下,全面推進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同時要“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以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這就對我國公共政策學科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培養現代公共管理高層次人才的需要,我們組織編寫了公共管理類專業教材《公共政策學》。
本教材編寫特別注重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威廉·格萊澤(William Glazer)曾說:“假如理論研究與事實不能相互充實啟發,那么,兩者都將是蒼白的。”首先,本教材全面闡述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系統梳理議程設置、政策制定、政策實施、政策評估、政策變化、政策終止的各個階段,并且介紹各個階段涉及的理論變化和分析工具,力求反映公共政策科學的演進歷程和發展趨勢。其次,本教材緊密結合國內外公共政策經典案例和最新案例,剖析西方國家公共政策實施的成功案例,以他山之石做經驗借鑒;分析國內最新的政策案例,闡釋政策過程中的重大環境變遷對制定和理解公共政策產生的影響。最后,作為新編教材,本教材充分吸收現有公共政策學教材的相關成果,借鑒經典教材、權威教材的分析框架、研究范式等;同時,力求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以反映公共政策實踐的最新動態和政策科學研究的最新理論和學術主張。
本教材由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吳江教授擔任主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商貿系系主任魏東副教授、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汪艷霞博士任副主編。參與本教材編寫的作者分別是西南大學吳江(策劃、組織與統稿,第一、二、八章),西南大學汪艷霞(第一、三、四章),西南大學李恒(第二章),西南大學張明(第五章),西南大學申麗娟(第六章)、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魏東(第七、十章)、西南大學陳茜(第八章)、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向建(第九章)。
西南大學教務處、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商貿系和科學出版社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和同仁對本教材的編寫給予了大力支持。此外,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大量公共政策學經典名著和相關教材,吸收并引用了部分觀點和內容,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若書中存在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在再版時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