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和山東省教育廳于2004年頒布的《山東省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標準》確定的實驗內容編寫而成.本書內容涉及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等領域的40個實驗項目,詳細闡述了每個實驗的背景知識、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內容和注意事項.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實驗工作者和其他科技工作者的參考資料.
前言
第1章 物理實驗基本知識
1.1 測量與誤差的基本概念
1.1.1 測量與測量分類
1.1.2 誤差及其分類
1.1.3 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中的誤差傳遞
1.2 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
1.2.1 測量列的標準誤差和標準偏差
1.2.2 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
1.2.3 測量結果的表示
1.2.4 標準誤差的傳遞公式
1.2.5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1.3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法則
1.3.1 有效數字的概念
1.3.2 直接測量數據的讀取
1.3.3 有效數字的表示
1.3.4 數據的截尾規則
1.3.5 有效數字與不確定度的關系
1.3.6 有效數字的運算
1.3.7 用有效數字的科學計數法表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1.4 實驗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
1.4.1 作圖法
1.4.2 逐差法
1.4.3 最小二乘法
1.5 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基礎性實驗
2.1 基本測量一一長度測量
2.2 萬用電表的使用
2.3 冰的溶解熱的測定
2.4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2.4.1模擬示波器
2.4.2 數字存儲示波器
2.5 光路的調整和薄透鏡焦距的測量
2.5.1 成像公式法測透鏡焦距
2.5.2 準直管法測透鏡的焦距
2.6 光具組基點的測定
2.6.1 用測節器測定光具組的基點
2.6.2 用牛頓成像公式測定光具組基點
2.7 用三線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
2.8 牛頓第二定律實驗
2.9 伏安法測電阻
2.10 分光計的調節和使用
2.1l 望遠鏡、顯微鏡及其應用
2.12 弦振動和駐波實驗
第3章 提高性實驗
3.1 動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3.2 聲速的測量
3.3 金屬線脹系數的測定
3.4 不良導體導熱系數的測定
3.5 落球法測液體的黏滯系數
3.6 電表改裝與校正
3.7 用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3.8 RLC電路特性的研究
3.9 電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3.10 平行光管的調整和使用
3.11 雙光干涉實驗
3.12 液體折射率的測定
第4章 綜合設計性實驗
4.1 用拉伸法測楊氏模量
4.2 霍爾效應研究
4.3 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測量
4.4 pn結物理特性綜合實驗
4.5 液晶電光效應實驗
4.6 利用透射光柵測定光波波長
4.7 CCD技術及應用實驗:利用線陣CCD進行物體尺寸測量
第5章 基于Leybold和Pasco的創新性實驗
5.1 地球磁場的測量
5.2 信號傅里葉分析
5.3 彈性碰撞實驗中速度與加速度矢量的相互關系
5.4 非彈性碰撞中的沖力與動量的相互關系
……
附錄 常用物理常數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