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無線通信原理》以衰落信道效應和相應傳輸性能改善方法為主線,以通信信號分析與設計為基本方法,以通信傳輸系統模型框架為章節劃分依據,重點論述當前各類無線通信傳輸系統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通信信號與系統的表征、無線傳輸信道、無線信道容量、數字調制信號及其功率譜密度、平坦衰落信道數字傳輸的接收與性能、分集技術等。
《現代無線通信原理》內容豐富、概念清楚、取材新穎、系統性強,充分反映了國際上近年來先進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
《現代無線通信原理》可作為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各專業以及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領域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1.1.1 信源
1.1.2 信源編碼
1.1.3 加密與信道編碼
1.1.4 數據調制與擴頻調制
1.1.5 載波調制
1.1.6 信道
1.1.7 同步與均衡
1.2 信道
1.2.1 加性噪聲信道
1.2.2 線性濾波器信道
1.2.3 線性時變濾波器信道
1.3 雙工、復用與多址
1.3.1 雙工
1.3.2 復用
1.3.3 多址
1.4 MIMO與空時處理
1.4.1 MIMO
1.4.2 空時處理
1,5全數字接收機
1.6 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7 無線信道的鏈路估算
第2章 通信信號與系統的表征
2.1 帶通信號及系統的復基帶表示
2.1.1 確知信號
2.1.2 帶通信號的復基帶表示
2.1.3 線性帶通系統的復基帶表示
2.2 信號空間表示法
2.2.1 矢量空間
2.2.2 信號空間概念
2.2.3 信號波形的矢量表示
2.3 隨機信號
2.3.1 平穩與周期平穩隨機過程
2.3.2 帶通平穩隨機過程的表示
2.3.3 帶限白高斯噪聲
習題
第3章 無線傳輸信道
3.1 傳播模型
3.1.1 傳播特性
3.1.2 大尺度路徑損耗經驗模型
3.1.3 陰影慢衰落
3.2 平坦衰落信道
3.2.1 線性時變信道模型
3.2.2 信號包絡相關與多普勒譜
3.2.3 信號包絡分布
3.2.4 信號相位分布
3.2.5 組合衰落陰影分布
3.2.6 電平交叉率
3.2.7 平均衰落時段
3.2.8 空時相關
3.2.9 移動到移動信道
3.3 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
3.3.1 確定線性時變信道的系統函數
3.3.2 隨機線性時變信道特征
3.3.3 隨機線性時變信道分類
3.3.4 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特征參數
3.3.5 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模型
3.4 方向性衰落信道
3.4.1 雙向沖激響應
3.4.2 統計描述
3.4.3 MIMO信道響應矩陣
3.5 衰落信道仿真
3.5.1 窄帶(平坦)衰落信道的仿真
3.5.2 寬帶衰落信道仿真
3.5.3 M2M衰落信道仿真
習題
第4章 無線信道容量
4.1 信道模型
4.1.1 無記憶離散信道
……
第5章 數字調制信號及其功率譜密度
第6章 平坦衰落信道數字傳輸的接收與性能
第7章 分集技術
附錄A 通信系統分析中的常用概率分布
附錄B 復隨機矢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