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為例,系統研究“鄰避型”環保設施規劃選址、建設、運營和閉廠全生命周期中現存的利益沖突及其原因、各主要利益相關者關系、設施風險傳導與社會放大機理、生態補償減緩鄰避效應的可行性等關鍵問題,進而探索構建覆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全生命周期鄰避效應減緩的環境友好共建機制,為完善推進我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和諧的制度環境。
本書可供環境工程、環境管理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環境工程、環境管理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規模不斷膨脹,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長,我國進入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建設高峰期。近年來,焚燒技術由于具有減量化、無害化與能源回收等優點備受青睞,成為大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首先考慮的技術。
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存在全過程的預測型風險傳導與放大模式和運行期間突發事故型風險傳導與放大模式兩類風險傳導與放大模式,兩種模式中,社會的風險放大對設施風險是否突破公眾可承受風險閾值具有強烈影響。因此,除風險源調控外,應進行全過程風險流及其傳導的調控。
《鄰避型環保設施環境友好共建機制研究——以垃圾焚燒設施為例》以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為例,系統研究“鄰避型”環保設施規劃選址、建設、運營和閉廠全生命周期中現存的利益沖突及其原因、各主要利益相關者關系、設施風險傳導與社會放大機理、生態補償減緩鄰避效應的可行性等關鍵問題,進而探索構建覆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全生命周期鄰避效應減緩的環境友好共建機制,為完善推進我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和諧的制度環境。
周麗旋:高級工程師,2008年4月至今在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工作,從事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方面的研究,曾參加及正在參與的項目包括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專項、國家環境功能區劃研究前期研究課題、中國宏觀戰略研究專題、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十二五”環保研究前期重大課題、粵港澳合作項目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意義1
一、我國進入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大規模建設期1
二、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鄰避效應”凸顯,影響區域穩定與設施運營2
三、構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環境友好共建機制是環保新道路的需求3
第二節主要研究內容和方法4
一、研究內容4
二、研究方法6
三、研究技術路線與創新7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研究進展9
第一節鄰避效應與鄰避型設施9
一、“鄰避效應”9
二、鄰避型設施10
三、鄰避型設施的類型11
第二節垃圾焚燒設施的鄰避特征與內涵12
一、我國垃圾焚燒設施鄰避現象12
二、垃圾焚燒設施的鄰避效應特征15
三、鄰避效應的內涵16
第三節鄰避型設施友好共建途徑研究進展19
一、國外研究進展19
二、國內研究進展20
第四節國外實踐經驗22
一、阿姆斯特丹經驗22
二、瑞典經驗23
第五節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相關制度概述24
一、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運行或管理技術政策24
二、收費政策26
三、產業政策27
四、能源發展政策28
五、環評管理政策30
六、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選址規定30
第三章理論基礎32
第一節條件價值評估法32
一、條件價值評估法32
二、問卷調查設計與實施33
第二節利益相關者理論39
一、環境管理中的利益相關方39
二、利益相關方的權力和利益40
第三節風險傳導理論42
一、風險的概念42
二、風險傳導的內涵43
三、風險管理44
第四節風險的社會放大理論45
一、風險的社會放大理論的提出45
二、風險社會放大的機理46
三、風險社會放大理論在鄰避設施研究中的應用47
第四章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管理全生命周期利益相關方研究49
第一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利益相關方辨析49
第二節主要利益相關方分析50
一、政府——按地區分類50
二、政府——按部門分類54
三、公眾56
四、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運營商57
五、研究機構與研究人員58
六、非政府組織(NGO)58
七、媒體60
第三節主要利益相關方分析結果60
一、各利益相關方的責任、利益與損失60
二、各利益相關方的權力和利益62
第四節本章小結63
第五章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環境風險源識別與調控65
第一節基于工程分析的全過程風險環境因子識別65
一、設施施工期主要風險源65
二、設施運營期主要風險源67
第二節全過程環境風險源調控74
一、施工期風險源及其調控76
二、運營期正常工況下的風險源及其調控77
三、運營期非正常工況下的風險源及其調控78
第三節本章小結79
第六章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風險傳導機理與風險流調控80
第一節典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公眾問卷調查80
一、典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概況80
二、問卷調查的目的82
三、調查問卷設計83
四、問卷調查抽樣84
五、受訪者基本情況86
第二節基于公眾認知的設施鄰避因子指數核算87
一、公眾對設施風險源的鄰避效應調查結果87
二、公眾對設施鄰避指數核算97
三、本節結論100
第三節全過程風險傳導與放大模式構建101
一、全過程風險傳導分析101
二、設施全過程風險傳導與放大模式105
第四節全過程風險流調控110
第五節本章小結112
第七章生態補償減緩鄰避效應的可行性研究113
第一節研究思路113
一、現有研究均推崇生態補償對鄰避效應的減緩效果113
二、疑問與探討116
三、生態補償意愿分析的Tobit模型構建117
第二節選址附近公眾生態補償意愿分析119
一、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119
二、受償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124
三、支付意愿與受償意愿對比分析128
第三節生態補償減緩鄰避效應可行性探討130
第八章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環境友好共建機制研究132
第一節保障相關規劃的前瞻性、協調性、公開性與剛性132
第二節構建全生命周期設施公眾參與機制133
一、公眾參與機制基本原則與一般程序133
二、公眾的范圍136
三、公眾意見收集138
四、公眾意見的處理與反饋141
第三節建立公開、有效的環保監督與信息公開機制142
一、開展設施全生命周期環保監督142
二、建立設施全過程信息公開機制144
第四節構建配套的環境經濟政策151
一、實施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生態補償政策151
二、實施基于處理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排污收費政策155
第五節本章小結156
第九章結論與展望157
第一節結論157
第二節展望158
附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公眾態度調查問卷160
參考文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