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制度設計》在寫作思路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先闡明會計制度設計的相關理論,然后列舉相應的設計樣本;在結構體系上,每章之后安排有小結和復習思考題,以便教師備課、學生預習和復習。
《企業會計制度設計》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制度設計概論、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設計、會計科目設計、會計憑證設計 、會計賬簿設計、賬務處理程序設計、會計報表設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財務制度規劃與寫作和會計電算化制度設計等。
《企業會計制度設計》是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也適合工商管理類高年級本、專科生使用,還可供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參考。
《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為全國高等院校會計與財務系列規劃教材之一。
在我國,利潤表采用多步式,每個項目通常又分為“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分別填列。“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同期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
表7.3為單步式利潤表的參考格式;表7.4為多步式利潤表的參考格式。
企業為了方便進行責任會計的核算和考核,根據變動成本法,運用成本形態分析,將企業發生的成本和費用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兩類,有的企業在此基礎上還進一步將其劃分為可控制費用和不可控制費用,進而編制變動成本利潤表。這種方法先把變動成本從收入中扣除,計算出貢獻毛益,然后再扣除固定成本,其余額就是凈收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對費用進行了細分,可以讓使用者了解費用與數量的關系,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