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設計教程與上機實驗》是在編者多年從事Java教學和項目開發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以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為指導,通過大量的項目案例,詳細講述了Java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Java程序設計教程與上機實驗》共11章,第1章主要講解Java的基礎知識;第2章主要介紹Java語言的程序基礎,包括Java中的常量和變量、運算符、語句、數組和方法。第3~4章主要介紹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包括繼承、封裝和多態。第5~11章主要介紹Java語言中的一些高級應用,包括異常處理機制、線程、常用API、IO輸入輸出、圖形用戶界面、網絡編程、Java數據庫操作等。
本書知識點講解精細,編程實例切合工作實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代表性。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在快速掌握Java語言核心內容的基礎上,學會使用Java語言進行程序開發的流程、方法和技巧。
《Java程序設計教程與上機實驗》不僅可以作為高等學校、高職高專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培訓機構的培訓教材。同時,對于正在使用Java作為編程語言的程序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1章 Java基礎概述 1
1.1 Java語言簡介 2
1.1.1 了解Java語言平臺及其應用編程接口 2
1.1.2 Java語言的特點 2
1.2 Java開發環境的搭建 3
1.2.1 JDK的安裝 3
1.2.2 環境變量的設定 4
1.3 Java中的常用術語 5
1.4 了解Java程序的開發方式 6
1.4.1 使用記事本開發第一個 Java程序 6
1.4.2 使用集成開發環境開發Java程序 8
1.5 Java中的標識符和關鍵字 11
1.5.1 標識符 11
1.5.2 關鍵字 11
1.6 了解Java的組成結構 12
1.6.1 Java程序的一般結構 12
1.6.2 Java中的注釋 13
1.7 Java源程序的結構與分析 13
1.7.1 功能需求與分析 13
1.7.2 程序結構分析 14
1.8 上機實訓 15
1.8.1 【實訓一】使用記事本開發Java程序 15
1.8.2 【實訓二】使用Eclipse開發程序 15
1.8.3 實訓中的技術要點 16
1.9 編寫程序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16
1.10 練習與上機 17
第2章 Java程序基礎 19
2.1 Java中的常量和變量 20
2.1.1 常量 20
2.1.2 變量 20
2.1.3 數據類型的轉換 22
2.1.4 變量的作用域 24
2.2 Java中的運算符 25
2.2.1 賦值運算符 25
2.2.2 算術運算符 25
2.2.3 關系運算符 26
2.2.4 邏輯運算符 27
2.2.5 復合賦值運算符 28
2.2.6 運算符的優先級 28
2.3 Java的結構化程序設計 29
2.3.1 順序結構語句 29
2.3.2 選擇結構語句 29
2.3.3 循環結構語句 33
2.4 數組 39
2.4.1 數組的基本概念 39
2.4.2 二維數組 41
2.4.3 與數組有關的操作 42
2.5 Java中的方法 43
2.5.1 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43
2.5.2 詳解方法的定義 45
2.5.3 方法的調用 46
2.5.4 方法參數的傳遞過程 46
2.5.5 方法的重載 47
2.6 上機實訓 48
2.7 練習與上機 50
第3章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53
3.1 面向對象的概念 54
3.2 類和對象 54
3.2.1 對象 54
3.2.2 類 55
3.2.3 創建和使用對象 57
3.2.4 類的封裝 66
3.2.5 訪問控制 70
3.3 構造方法 71
3.3.1 構造方法的用途 71
3.3.2 構造方法的注意事項 75
3.4 this引用句柄 77
3.5 方法的參數傳遞 78
3.5.1 基本數據類型的參數傳遞 78
3.5.2 引用數據類型的參數傳遞 78
3.6 static關鍵字 81
3.6.1 靜態變量 81
3.6.2 靜態方法 82
3.6.3 靜態代碼塊 83
3.6.4 main方法詳解 84
3.7 上機實訓 84
3.8 練習與上機 86
第4章 面向對象的高級屬性 89
4.1 類的繼承 90
4.1.1 繼承的概念 90
4.1.2 Java中的繼承 90
4.1.3 使用繼承注意的問題 99
4.2 對象的多態性 99
4.2.1 對象的類型轉換 99
4.2.2 instanceof操作符 101
4.2.3 Object類 101
4.2.4 面向對象的多態編程 101
4.2.5 面向對象的思想總結 105
4.3 抽象類和接口 105
4.3.1 抽象類 105
4.3.2 接口 106
4.3.3 面向接口編程 109
4.4 內部類 112
4.4.1 類中定義內部類 112
4.4.2 內部類被外部引用 114
4.4.3 在方法中定義內部類 114
4.4.4 匿名內部類 114
4.5 包 115
4.5.1 package語句及應用 115
4.5.2 import語句及應用 116
4.5.3 常用的JDK包 117
4.5.4 Java的命名規則 117
4.6 jar文件 117
4.6.1 jar文件包 117
4.6.2 打包jar文件 118
4.6.3 使用jar文件 119
4.7 上機實訓 119
4.7.1 實訓一—面向對象的多態 119
4.7.2 實訓二—面向接口的程序設計 121
4.8 練習與上機 122
第5章 Java的異常處理機制 125
5.1 了解異常 126
5.1.1 生活中的異常 126
5.1.2 程序中的異常 126
5.1.3 異常和異常處理 126
5.1.4 異常體系結構 127
5.2 異常的捕獲和處理 128
5.2.1 異常處理的基本語法 128
5.2.2 使用try/catch語句塊捕獲異常 128
5.2.3 使用try/catch/finally語句塊捕獲異常 133
5.2.4 使用try/catch/finally語句塊應注意的問題 133
5.3 throws關鍵字、自定義異常和throw
關鍵字 134
5.3.1 自定義異常 134
5.3.2 自定義異常 135
5.3.3 throw關鍵字 135
5.4 上機實訓 136
5.4.1 實訓一—處理程序可能出現的所有異常 136
5.4.2 實訓二—自定義異常 138
5.5 練習與上機 140
第6章 線程 143
6.1 線程簡介 144
6.1.1 線程概述 144
6.1.2 創建多線程 145
6.2 與線程有關的操作 149
6.2.1 后臺線程 149
6.2.2 聯合線程 149
6.2.3 向線程傳遞數據 151
6.2.4 從線程返回數據 152
6.3 線程同步 153
6.3.1 線程的不安全問題 153
6.3.2 實現線程安全性 154
6.3.3 線程的死鎖 157
6.4 線程間的通信 158
6.4.1 問題的引出 158
6.4.2 解決思路 158
6.4.3 線程通信—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159
6.5 線程的生命周期和狀態控制 160
6.5.1 線程的生命周期 160
6.5.2 線程的狀態控制 161
6.6 上機實訓 162
6.7 練習與上機 164
第7章 Java常用API 165
7.1 理解API 166
7.1.1 Java API簡介 166
7.1.2 使用Java API文檔 166
7.2 字符串操作類 167
7.2.1 String類 167
7.2.2 StringBuffer類 170
7.3 基本數據類型的包裝類 170
7.4 常用的集合類 172
7.4.1 集合的分類 172
7.4.2 Collection接口 173
7.4.3 List接口 175
7.4.4 Map接口 178
7.5 HashTable類和Properties類 179
7.5.1 HashTable類 179
7.5.2 Properties類 180
7.6 System類和Runtime類 182
7.6.1 System類 182
7.6.2 Runtime類 183
7.7 上機實訓 183
7.8 練習與上機 185
第8章 IO輸入輸出 187
8.1 File類 188
8.2 RandomAccess File類 189
8.3 Java IO流 191
8.3.1 流的概念 191
8.3.2 流的分類 192
8.3.3 字節流 193
8.3.4 字符流 195
8.3.5 過濾流與包裝類 196
8.3.6 字節流與字符流的轉換 202
8.3.7 IO包中的類層次關系圖 203
8.4 上機實訓 204
8.4.1 實訓一—使用Random AccessFile類讀取文件的內容 204
8.4.2 實訓二—使用FileWriter將內容追加到文件末尾 205
8.5 練習與上機 205
第9章 圖形用戶界面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