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統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與技能訓練》以國家職業標準中、高級數控銑/加工中心操作工考核要求為基本依據,通過對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系統,典型結構工藝、編程、加工操作,高級編程應用,數控銑/加工中心日常維護與保養,職業技能考核訓練5個模塊的系統講解,使讀者能夠達到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要求。
《Fanuc系統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與技能訓練》在內容和結構上力求符合職業教育專業教學的需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前提,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標,以各課題中的工作任務為主線,盡量做到實踐與理論教學內容一體化。
《Fanuc系統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與技能訓練》可作為技校、技師學院和職業院校機電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培訓機構和企業的培訓教材,以及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高素質技術工人的層次結構與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技術工人的培養培訓工作已經成為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6】15號)。目前,技工學校等職業院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探索更加適合當前技能人才需求的教育培養模式,在中高級機電類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職業教育要根據行業的發展和人才的需求,來設定人才的培養目標。當前各行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復雜多變的就業環境也使得職業教育學生只有確實地掌握一技之長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但是,加強技能培養并不意味著弱化或放棄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扎實地掌握相關理論基礎知識,才能自如地運用各種技能,甚至進行技術創新。所以,如何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走出一條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新路,是擺在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們本著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盡一份社會責任之目的,依靠職業教育專家的研究成果,依靠技工學校、企業等一線工作人員,共同參與“職業教育機電類技能人才教學方案研究與開發”課題研究工作。在對職業教育機電大類專業教學進行規劃的基礎上,我們的課題研究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根據理論知識完備、技能訓練強化的原則,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制定出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然后組織教學一線骨干教師進行教材的編寫。
本套教材針對不同課程的教學要求采用“理實相結合”或“理實一體化”兩種形式組織教學內容,首批55本教材涵蓋2個層次(中級工、高級工),3個專業(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教材內容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知識點與技能訓練點,教學內涵生動活潑,盡可能使教材體系與編寫結構滿足職業教育機電類技能人才培養教學的要求。
我們衷心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促進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學工作,并希望能得到職業教育專家和廣大師生的批評與指正,以期通過逐步調整、完善和補充,使之更符合機電類技能人才培養的實際。
模塊一 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系統
課題一 認識Fanuc系統數控銑/加工中心
課題二 掌握加工程序知識
課題三 熟悉工件裝夾
課題四 熟悉數控刀具知識
模塊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模塊二 典型結構工藝、編程、加工操作
課題一 平面圖形銑削加工
課題二 平面銑削加工
課題三 內外輪廓銑削加工
課題四 溝槽銑削加工
課題五 型腔銑削加工
課題六 孔系加工
課題七 配合件銑削加工
模塊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模塊三 高級編程應用
課題一 應用宏程序編程
課題二 自動編程基本方法
模塊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模塊四 數控銑/加工中心日常維護與保養
課題一 數控銑/加工中心日常維護
課題二 機床常見故障診斷與參數設置
模塊小結
思考與練習題
模塊五 職業技能考核訓練
課題一 中級綜合實訓一
課題二 中級綜合實訓二
課題三 中級綜合實訓三
課題四 高級綜合實訓一
課題五 高級綜合實訓二
附錄A Fanuc 0i系統準備功能一覽表
附錄B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操作工國家職業標準
附錄C 數控銑/加工中心理論模擬試題
參考文獻
模塊一 數控銑/加工中心加工工藝系統
課題三 熟悉工件裝夾
工件在機床上進行加工之前,必須使工件在機床上或夾具中占有某一正確的位置,這個過程稱為定位。為了使定位好的工件不致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發生位移,使其在加工過程始終保持正確的位置,還需將工件壓緊夾牢,這個過程稱為夾緊。定位和夾緊的整個過程合起來稱為裝夾。工件的裝夾不僅影響加工質量,而且對生產率、加工成本及操作安全都有直接影響。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要理解工件的定位原則和定位方式;熟悉工件常用定位方法和定位基準的選擇;熟悉工件的夾緊方法;了解常用夾具,能夠正確使用常見的數控夾具。
一、基礎知識
1.工件的定位基準和定位方法
(1)選擇定位基準的基本要求。遵循6點定位原則,在選擇定位基準時要全面考慮各個工位的加工情況,滿足如下3個要求:
①所選基準應能保證工件定位準確,裝卸方便、迅速,夾緊可靠,夾具結構簡單;
②所選基準與各加工部位間的各個尺寸計算簡單;
③保證各項加工精度。
(2)選擇定位基準的原則。
①盡量選擇零件上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以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時,不僅可以避免因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誤差,保證加工精度,而且可以簡化程序編制。
②當零件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能重合且加工面與設計基準又不能在一次安裝內同時加工時,應認真分析裝配圖樣,確定該零件設計基準的設計功能,通過尺寸鏈的計算,嚴格規定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間的公差范圍,確保加工精度。
③當無法同時完成包括設計基準在內的全部表面加工時,要考慮用所選擇基準定位后,一次裝夾能夠完成全部關鍵精度部位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