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液壓站的設計和使用維護方法
包括液壓系統及其設計計算與舉例
液壓站結構及其設計與使用維護要點
液壓閥組
液壓泵站
液壓站總成
液壓站典型產品
液壓站安裝調試、運轉維護與故障排除七章內容。全書以系統性、先進性、新穎性和實用性為目標
在介紹設計的同時
對現場使用維護內容給予了更多關注。除基本內容外
在相應章節還圖文并茂地介紹了諸如液壓系統的仿真工具
油路塊、管路布置和液壓站總成的CAD及油路塊輕型化
新型油箱
液壓系統換油方法、進口液壓設備換用國產油液要點、油液污染及其控制、費舊液壓油的再生處理等
液壓站的檢修(含液壓元件修理)方法、液壓站(系統)的泄漏與密封、液壓站的常見故障類型及特點、故障診斷策略及常用故障診斷方法、液壓故障現場快速診斷儀器等。全書液壓圖形符號采用最新國家標準GB/T786?1—2009繪制。本書既可供各行業液壓技術的一線工作人員(設計研發、加工制造、安裝調試、操作維護和點檢定檢、管理營銷和教育培訓等)使用和參閱
又可作為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成人教育、電視大學的選修課和實訓課教材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參考書
還可作為設備和技術培訓機構及工礦企業的短期培訓、上崗培訓教材及自學教材
同時可供液壓技術愛好者學習參閱。
第1章 液壓系統及其設計計算與舉例
1.1 液壓系統的組成部分
1.2 液壓系統的表示
1.2.1 圖形符號
1.2.2 液壓系統原理圖的繪制和分析識讀
1.3 液壓系統的設計要點
1.3.1 設計計算內容步驟
1.3.2 明確技術要求
1.3.3 配置執行元件并確定動作順序
1.3.4 負載分析和運動分析
1.3.5 確定液壓系統主要參數、編制液壓執行元件工況圖
1.3.6 液壓系統圖的擬定及CAD
1.3.7 元件選型及其自動計算
1.3.8 液壓系統主要性能驗算
1.3.9 液壓系統計算機模擬仿真簡介
第1章 液壓系統及其設計計算與舉例
1.1 液壓系統的組成部分
1.2 液壓系統的表示
1.2.1 圖形符號
1.2.2 液壓系統原理圖的繪制和分析識讀
1.3 液壓系統的設計要點
1.3.1 設計計算內容步驟
1.3.2 明確技術要求
1.3.3 配置執行元件并確定動作順序
1.3.4 負載分析和運動分析
1.3.5 確定液壓系統主要參數、編制液壓執行元件工況圖
1.3.6 液壓系統圖的擬定及CAD
1.3.7 元件選型及其自動計算
1.3.8 液壓系統主要性能驗算
1.3.9 液壓系統計算機模擬仿真簡介
1.3.10 液壓系統的施工設計
1.4 液壓傳動系統設計計算舉例——汽車發動機箱體鉆孔組合機床液壓系統設計計算
1.4.1 明確技術要求
1.4.2 配置執行元件
1.4.3 運動分析和動力分析
1.4.4 計算液壓系統主要參數并編制工況圖
1.4.5 制定液壓回路方案,擬定液壓系統原理圖
1.4.6 計算和選擇液壓元件
1.4.7 驗算液壓系統性能
第2章 液壓站結構及其設計與使用維護要點
2.1 液壓裝置結構類型、特點及應用
2.1.1 分散配置型
2.1.2 集中配置型(液壓站)
2.2 液壓站的選擇、設計與使用維護
2.2.1 液壓站的選擇
2.2.2 液壓站的設計
2.2.3 液壓站的使用維護要點
第3章 液壓閥組
3.1 液壓閥及其選型
3.1.1 液壓閥的功用及一般構成
3.1.2 液壓閥的分類
3.1.3 液壓閥的基本性能參數與基本要求
3.1.4 常用液壓閥產品
3.1.5 液壓閥的選型
3.2 液壓閥組及其集成化方式
3.2.1 有管集成
3.2.2 無管集成
3.3 無管集成液壓閥組的設計流程
3.4 油路塊(閥塊)的共性要求
3.4.1 加工圖樣及材料的選擇
3.4.2 液壓元件安裝面(孔)的加工余量及精度要求
3.4.3 油口連接件及其螺紋
3.4.4 工藝孔開設及其封堵
3.5 液壓閥組總裝圖內容及要求
3.6 液壓閥組的板式集成
3.6.1 結構特征
3.6.2 設計要點
3.7 液壓閥組的塊式集成
3.7.1 結構特征
3.7.2 設計要點
3.7.3 通用集成塊系列
3.7.4 集成塊的商品化產品
3.8 液壓閥組的疊加閥式集成
3.8.1 結構特征
3.8.2 設計要點
3.9 液壓閥組的插入式集成
3.9.1 結構特征
3.9.2 設計要點
3.10 液壓閥組的復合式集成
3.11 油路塊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3.11.1 油路塊CAD的意義
3.11.2 油路塊CAD軟件的類型
3.11.3 油路塊CAD軟件的組成和選用
3.12 油路塊的輕型化
3.12.1 輕型化油路塊與傳統油路塊的主要區別
3.12.2 輕型化油路塊的設計制造要點
第4章 液壓泵站
4.1 液壓泵站的組成及類型
4.1.1 液壓泵站的組成
4.1.2 液壓泵站的分類
4.2 液壓泵及其選型
4.2.1 液壓泵的功用及一般構成
4.2.2 液壓泵的分類
4.2.3 液壓泵的主要參數
4.2.4 常用液壓泵產品及選型
4.3 液壓泵組及其連接與安裝
4.3.1 布置方式及軸間連接方式
4.3.2 安裝方式
4.3.3 液壓泵的安裝姿態
4.3.4 防銹與精度要求
4.3.5 液壓泵組的傳動底座
4.3.6 防振降噪措施及隔振器
4.3.7 液壓泵組的工作圖樣
4.4 液壓油箱及其附件
4.4.1 油箱的功能
4.4.2 常用油箱類型
4.4.3 一種新型油箱(自清潔油箱)
4.4.4 油箱的容量
4.4.5 標準油箱的規格及外形尺寸
4.4.6 油箱結構及其設計和使用要點
4.4.7 油箱的工作圖樣和制造工藝
4.4.8 油箱產品
4.5 蓄能器組件
4.5.1 蓄能器組件的設計與安裝
4.5.2 蓄能器組件使用注意事項
4.6 液壓介質的使用及管理
4.6.1 對液壓介質的要求
4.6.2 液壓油(液)合理使用要點
4.6.3 液壓油液的更換(換油)方法及注意事項
4.6.4 進口液壓設備換用國產油液要點
4.6.5 液壓介質的污染及其控制
4.6.6 費舊液壓油的再生處理
第5章 液壓站總成
5.1 管路選擇、布置與連接
5.1.1 管路作用及要求
5.1.2 管路的選定與布置
5.1.3 管路的連接
5.2 電氣控制裝置
5.2.1 功用與類型
5.2.2 繼電接觸式電氣控制
5.2.3 可編程序控制(PLC)
5.2.4 線纜的選擇與布置
5.2.5 電氣控制柜(箱)的設計與配置
5.3 液壓站總圖的設計繪制及其CAD
5.3.1 液壓站總圖的作用及繪制要點
5.3.2 液壓管路布置CAD及液壓站總成的CAD
5.4 液壓站技術文件的編制
5.5 全面審查
5.5.1 總體審查
5.5.2 組成元件審查
第6章 液壓站典型產品
6.1 YZ系列液壓站
6.1.1 功用及組成
6.1.2 結構型式、主要技術參數及型號意義
6.1.3 外形尺寸
6.2 SYZ系列液壓站
6.3 TND360?2型液壓站
6.4 UZ系列微型液壓站
6.4.1 結構特點及訂貨
6.4.2 主要技術性能及型號意義
6.4.3 常用基本回路
6.4.4 外形結構尺寸
6.5 BZ系列超高壓油泵站
6.6 UP系列液壓動力包(液壓動力單元)
6.6.1 概貌
6.6.2 型號意義及標記示例
6.6.3 技術規格
6.6.4 外形尺寸
6.7 SYB系列手動油泵
第7章 液壓站(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轉維護與故障排除
7.1 液壓站(系統)的安裝
7.1.1 安裝準備
7.1.2 確定安裝程序與方案
7.1.3 液壓元件和管件的質量檢查
7.1.4 液壓閥組的安裝要求
7.1.5 液壓泵站的安裝要求
7.1.6 液壓執行元件的安裝要求
7.1.7 液壓管道的安裝和清洗要求
7.2 液壓站(系統)的調試
7.2.1 調試目的
7.2.2 調試類型及準備
7.2.3 調試的一般順序
7.2.4 出廠試驗
7.2.5 總體調試
7.2.6 液壓控制系統的調試要點
7.2.7 液壓站(系統)的調整
7.3 液壓站(系統)的運轉與維護
7.3.1 運轉維護的一般注意事項
7.3.2 液壓系統的檢查(點檢)
7.3.3 液壓系統的定期維護內容與要求
7.3.4 液壓站(系統)的檢修
7.3.5 液壓站(系統)的泄漏與密封
7.4 液壓站(系統)的故障排除
7.4.1 液壓故障的定義
7.4.2 液壓站(系統)的常見故障類型
7.4.3 液壓站(系統)的故障特點
7.4.4 液壓站(系統)故障診斷策略及常用故障診斷方法
7.4.5 液壓系統故障排除一般注意事項
7.4.6 液壓故障現場快速診斷儀器簡介
7.4.7 液壓站(系統)常見共性故障與液壓元件常見故障診斷排除
附錄
附錄1 常用液壓氣動系統元件圖形符號(摘自GB/T7861-2009《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圖形符號和回路圖第1部分:用于常規用途和數據處理的圖形符號》)
附錄2 液壓系統通用技術條件(摘自GB/T3766-2001)
附錄3 液壓系統總成出廠檢驗技術條件(摘自JB/T 58207-199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