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加工工藝》是根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在參考了數控專業中級技能鑒定標準的情況下結合各地的要求編寫的。全書共分5章,包括數控加工基礎、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銑削加工工藝、數控電加工工藝、CAPP技術與先進制造生產模式簡介。
《數控加工工藝》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數控、模具等專業教材,還可作為企業上崗人員培訓教材,并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數控加工工藝》體現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應用為核心 用新觀點、新思想審視、闡述經典內容 滲透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體現就業導向
數控機床是現代機械工業的重要技術裝備,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的基礎裝備。數控機床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飛速發展。目前,幾乎所有傳統機床都有了數控機床品種。數控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虛擬制造系統和敏捷制造的發展,并為實現綠色制造打下了基礎,而且,目前數控機床逐漸成為機械工業技術改造的首選設備。
隨著數控機床的應用曰趨普及,社會對其相應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數控技術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更應強調其實用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這也是本書所要力求做到的。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同時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體現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應用為核心,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突出“零起點快速上崗”的特點,緊密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與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相互銜接。
(2)注意用新觀點、新思想來審視、闡述經典內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引用數據、圖表、材料可靠。
(3)滲透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教育;體現就業導向,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團隊精神和創業精神;樹立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4)本書體系設計合理,循序漸進,守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結構、體例新穎。
本課程的教學時數為80學時,參考教學課時見以下的課時分配表。
第1章 數控加工基礎
第1節 金屬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識
第2節 加工余量的確定
第3節 數控加工用量具簡介
第4節 數控加工工藝文件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數控車削加工工藝
第1節 數控車削加工概述
第2節 零件在數控車床的定位與裝夾
第3節 數控加工用刀具的種類
第4節 數控車削刀具的刃磨與選擇
第5節 可轉位刀片及數控車削用刀具系統
第6節 常見零件的數控車削
第7節 數控車削工藝的編制
第8節 典型零件的車削工藝分析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數控銑削加工工藝
第1節 數控銑削加工概述
第2節 零件在數控銑床/加工中心上的定位與裝夾
第3節 數控銑削加工用刀具的種類與選擇
第4節 數控銑削用刀具系統
第5節 常見零件的數控銑削
第6節 數控銑削工藝的編制
第7節 典型零件的銑削工藝分析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數控電加工工藝
第1節 數控電加工概述
第2節 數控電火花成形加工工藝
第3節 數控線切割機床的加工工藝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CAPP技術與先進制造生產模式簡介
第1節 CAPP技術簡介
第2節 先進制造技術
第3節 先進制造生產模式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2)冷卻作用.切削液的冷卻作用是使切屑、刀具和工件上的熱量散逸,使切削區的切削溫度降低,起到了減少工件因熱膨脹而引起的變形和保證刀具切削刃強度,延長刀具耐用度,提高加工精度的作用,又為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創造了有利條件。
切削液的冷卻性能取決于它的熱導率、比熱、汽化熱、流量、流速等,但主要靠熱傳導。水的熱導率為油的3-5倍,比熱約大一倍,故冷卻性能比油好得多。乳化液的冷卻性能介于油和水之間,接近水。
(3)清洗作用。澆注切削液能沖走碎屑或粉末,防止它們粘結在工件、刀具、夾具上,起到了提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減少刀具磨損及保護機床的作用。在磨削、自動生產線和深孔加工中,加入一定壓力和流量的切削液,還可起到排除切屑的作用。清洗性能的好壞,與切削液的滲透性、流動性和壓力有關。一般而言,合成切削液比乳化液和切削油的清洗作用好,乳化液濃度越低,清洗作用越好。
(4)防銹作用。切削液能夠減輕工件、機床、刀具受周圍介質(空氣、水分等)的腐蝕作用。在氣候潮濕的地區,切削液的防銹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切削液防銹作用的好壞,取決于切削液本身的性能和加入的防銹添加劑。
總之,切削液的潤滑、冷卻、清洗、防銹作用并不是孤立的,它們有統一的一面,又有對立的一面。油基切削液的潤滑、防銹作用較好,但冷卻、清洗作用較差;水溶性切削液的冷卻、清洗作用較好,但潤滑、防銹作用較差。
2.切削液的種類
(1)水溶液。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及防銹劑、防霉劑等。為了提高清洗能力,可加入清洗劑;為具有一定的潤滑性,還可加入油性添加劑。例如加入聚乙二醇和油酸時,水溶液既有良好的冷卻性,又有一定的潤滑性,并且溶液透明,加工中便于觀察。
(2)乳化液。乳化液是水和乳化油經攪拌后形成的乳白色液體。乳化油是一種油膏,它由礦物油和表面活性乳化劑(石油磺酸鈉、磺化蓖麻油等)配制而成,表面活性劑的分子上帶極陸一端與水親合,不帶極性一端與油親合,使水油均勻混合,并添加乳化穩定劑(乙醇、乙二醇等)不使乳化液中油、水分離,具有良好的冷卻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