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純管理理論的艱深,通俗易懂 2、本教材切合機械制造行業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實際,填補了相關教材的空白,能適應從生產一線操作層到工程管理層知識更新的要求。 3、選材注意實用性和代表性,內容編寫力求直觀易學。 4、本教材以現場常用電氣控制、常用機床的操作訓練為核心,注重應用、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選材注意實用性和代表性,內容編寫力求直觀易學。
第1章 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質量和質量管理
1.1.1 質量的定義
1.1.2 質量概念的演變
1.1.3 管理的概念
1.1.4 質量管理的概念
1.2 質量管理的歷史發展
1.2.1 操作工質量檢驗階段
1.2.2 專職質量檢驗階段
1.2.3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1.2.4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1.2.5 質量保證階段
1.2.6 質量戰略管理階段
1.3 質量管理思想的代表
1.3.1 戴明的質量管理思想
第1章 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質量和質量管理
1.1.1 質量的定義
1.1.2 質量概念的演變
1.1.3 管理的概念
1.1.4 質量管理的概念
1.2 質量管理的歷史發展
1.2.1 操作工質量檢驗階段
1.2.2 專職質量檢驗階段
1.2.3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1.2.4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1.2.5 質量保證階段
1.2.6 質量戰略管理階段
1.3 質量管理思想的代表
1.3.1 戴明的質量管理思想
1.3.2 朱蘭的質量思想管理
第2章 質量管理體系
2.1 質量管理體系
2.1.1 質量管理相關術語
2.1.2 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及內涵
2.2 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簡介
2.2.1 ISO 9000族標準簡史
2.2.2 2008版ISO 9000族標準的構成及核心標準的介紹
2.2.3 2008版ISO 9000族標準的主要理念
第3章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認證
3.1 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
3.2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一般步驟
3.2.1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
3.2.2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
3.2.3 質量體系的試運行
3.2.4 質量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3.3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3.3.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程序
3.3.2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3.3.3 認證范圍和認證標準的變更
3.4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
3.4.1 實現和改進現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3.4.2 應用ISO 9004持續改進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3.5 實踐環節
第4章 質量檢驗
4.1 質量檢驗概述
4.1.1 檢驗概述
4.1.2 檢驗的職能
4.1.3 質量檢驗、試驗、驗證和監視
4.2 質量檢驗的方式及基本類型
4.2.1 質量檢驗的方式
4.2.2 質量檢驗的基本類型
4.3 產品檢驗管理
4.3.1 質量檢驗計劃
4.3.2 進貨檢驗
4.3.3 過程檢驗
4.3.4 最終檢驗
4.3.5 成品入庫、包裝及出廠檢驗
第5章 過程質量管理
5.1 統計過程控制概述
5.2 控制圖原理
5.3 控制圖的應用
第6章 質量成本管理
6.1 項目導入
6.2 項目實施
6.2.1 質量成本管理的方法
6.2.2 質量成本項目分類
6.2.3 質量成本分析法
6.2.4 項目實踐
第7章 生產現場管控要素與方法
7.1 現場管理概述
7.2 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
7.2.1 “人”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2.2 “機”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2.3 “料”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2.4 “法”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2.5 “環境”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2.6 “測”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7.3 生產準備
7.3.1 作業標準確認
7.3.2 人員狀況確認
7.4 組織生產
7.4.1 崗位之間的“接口”處理
7.4.2 再造生產流程
7.4.3 生產過程監督與控制
7.4.4 減少浪費
7.4.5 確保交貨期
7.5 6S管理
7.5.1 6S的定義
7.5.2 6S狀況確認的步驟
第8章 質量改進
8.1 質量改進的基本概念
8.1.1 質量改進的定義
8.1.2 質量改進的必要性
8.1.3 質量改進的重要性
8.1.4 質量改進的基本過程——PDCA循環
8.2 質量改進的步驟、內容及注意事項
8.2.1 選擇課題
8.2.2 掌握現狀
8.2.3 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8.2.4 擬定對策并實施
8.2.5 確認效果
8.2.6 防止再發生和標準化
8.2.7 總結
8.3 質量改進的工具和技術
8.3.1 因果圖
8.3.2 排列圖
8.3.3 排列圖和因果圖結合使用
8.4 質量管理與QC小組活動
8.4.1 QC小組的概念和特點
8.4.2 QC小組活動的啟動
8.4.3 QC小組活動的推進
8.4.4 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
8.4.5 對QC小組的激勵
8.5 示例
第9章 6σ質量管理
9.1 項目導入
9.2 項目實施
9.2.1 6σ質量的理解
9.2.2 6σ管理的組織
9.2.3 6σ管理的實施階段
9.2.4 6σ項目的具體內容
9.3 項目模擬:銀亭汽車線束公司的6σ質量管理
9.3.1 第一階段——項目設計
9.3.2 第二階段——項目測量
9.3.3 第三階段——項目分析
9.3.4 第四階段——項目改進
9.3.5 第五階段——項目控制
9.3.6 第六階段——項目收益
9.3.7 點評啟迪
第10章 班組管理
10.1 班組長在組織中的地位
10.2 班組長的重要作用
10.3 班組長的職責、權限
10.3.1 班組長的職責與使命
10.3.2 班組長的權力與權限
10.4 優秀班組長的基本標準
10.4.1 班組長的管理水平現狀
10.4.2 班組長的基本素質
10.4.3 班組長的能力要求
10.4.4 班組長角色的認知
10.4.5 如何決斷
10.4.6 如何用人
10.5 班組日常管理
10.5.1 班前會
10.5.2 班后總結
10.6 班組安全生產管理
10.6.1 安全生產管理的概念和意義
10.6.2 企業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內容
10.7 團隊管理型班組
第11章 現代制造生產模式概況
11.1 制造業生產模式概述
11.1.1 制造業生產模式的演變及產生背景
11.1.2 現代制造生產模式創立基點及戰略目標
11.1.3 現代制造生產模式的管理
11.2 并行工程
11.2.1 并行工程的概念
11.2.2 并行工程在國內外的發展與應用
11.3 精益生產
11.3.1 精益生產的內容
11.3.2 準時生產技術
11.3.3 精益生產的定義和特征
11.4 敏捷制造
11.4.1 敏捷制造的概念
11.4.2 敏捷制造的組成與實施
11.4.3 全球經濟中的敏捷制造
11.5 虛擬制造
11.5.1 虛擬制造的概念
11.5.2 虛擬制造的內涵
11.5.3 虛擬制造體系結構與環境
11.5.4 虛擬現實技術在生產制造上的應用
11.6 成組技術
11.6.1 成組技術的背景和理論基礎
11.6.2 成組技術實施過程和效益
11.6.3 成組技術的應用
11.6.4 成組技術的發展現狀
附錄 SPC管控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