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處理基本知識及技術發展
1.1 水體水質與污染狀況
1.1.1 地表水體水質狀況
1.1.2 淡水湖泊、水庫的水質狀況
1.1.3 地下水體水質狀況
1.1.4 近海海域水質狀況
1.2 水污染物質及危害
1.2.1 固體污染物
1.2.2 有機污染物
1.2.3 油類污染物
1.2.4 有毒污染物
1.2.5 生物污染物
1.2.6 酸堿污染物
1.2.7 營養物質污染物
1.2.8 感官污染物
第1章 水處理基本知識及技術發展
1.1 水體水質與污染狀況
1.1.1 地表水體水質狀況
1.1.2 淡水湖泊、水庫的水質狀況
1.1.3 地下水體水質狀況
1.1.4 近海海域水質狀況
1.2 水污染物質及危害
1.2.1 固體污染物
1.2.2 有機污染物
1.2.3 油類污染物
1.2.4 有毒污染物
1.2.5 生物污染物
1.2.6 酸堿污染物
1.2.7 營養物質污染物
1.2.8 感官污染物
1.2.9 熱污染
1.3 水污染物造成的損失
1.4 水質指標
1.4.1 理化指標包括
1.4.2 有機污染綜合指標及營養鹽
1.4.3 生物指標
1.4.4 放射性指標
1.5 污廢水處理方法及典型工藝流程
1.5.1 廢水處理方法比較與選用
1.5.2 廢水處理分級
1.5.3 污泥處理與處置
1.5.4 污廢水典型處理工藝流程及處理單元
1.6 水處理新技術與新工藝概述
1.6.1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SCWO)
1.6.2 濕式氧化技術
1.6.3 光催化氧化技術
1.6.4 MBR污水生物處理技術
1.6.5 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新技術與新工藝
1.6.6 污泥處理新技術
1.6.7 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
1.6.8 管道分質供水處理技術及工藝
第2章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2.1 概述
2.2 基本原理
2.2.1 超臨界水的概念及性質
2.2.2 超臨界水氧化原理及反應機理
2.3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工藝及反應器
2.3.1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工藝
2.3.2 超臨界水氧化反應器
2.4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應用及評價
2.4.1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應用
2.4.2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評價
2.4.3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運行成本
2.5 催化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第3章 濕式氧化新技術
3.1 濕式氧化技術概述
3.2 濕式氧化技術
3.2.1 濕式氧化基本原理
3.2.2 濕式氧化的主要影響因素
3.3 濕式氧化工藝
3.3.1 催化劑的研究進展
3.3.2 催化濕式氧化法與其他方法的協同作用
3.4 濕式氧化法的工程應用
3.4.1 處理染料廢水
3.4.2 處理農藥廢水
3.4.3 處理含酚廢水
3.4.4 處理污泥
3.4.5 處理垃圾滲濾液
3.5 濕式氧化技術的評價
第4章 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
4.1 概述
4.1.1 光催化氧化技術概述
4.1.2 光催化氧化技術應用前景
4.2 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
4.2.1 TiO2光催化氧化反應機理
4.2.2 TiO2催化劑
4.2.3 光催化反應器
4.2.4 TiO2光催化氧化的影響因素
4.2.5 提高TiO光催化反應效率的途徑
4.3 TiO2光催化氧化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4.3.1 水中有機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
4.3.2 水中無機污染物光催化氧化還原
4.4 TiO2光催化氧化在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4.5 TiO2光催化氧化的其他應用
4.6 TiO2光催化氧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展望
4.6.1 TiO2光催化氧化存在的問題
4.6.2 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發展方向及前景展望
第5章 膜處理技術
5.1 膜式給水處理技術概述
5.1.1 膜分離技術概述
5.1.2 現代組合膜技術在給水處理中的應用
5.2 膜技術在污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5.2.1 膜生物處理(MBR)技術概述
5.2.2 膜生物反應器(MBR)的主要類型及各自特點
5.2.3 膜生物反應器的運行控制參數對運行效果的影響
5.2.4 MBR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5.3 國內外商品化MBR及其應用
5.3.1 國內外商品膜生物反應器
5.3.2 MBR在國內外的工程應用
5.4 MBR技術工程實例
5.4.1 Kubota膜生物反應器與傳統工藝相比的優勢
5.4.2 Kubota平板膜組件的構成
5.4.3 Kubota平板膜運行
5.4.4 Kubota平板膜的清洗
5.4.5 Porlock污水廠運行效能
第6章 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
6.1 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
6.1.1 生物脫氮原理及影響因素
6.1.2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
6.2 傳統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概述
6.2.1 傳統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6.2.2 傳統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存在問題
6.3 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與新技術
6.3.1 污水生物脫氮新技術
6.3.2 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新技術與新工藝
6.4 廢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工程實例
6.4.1 新建污水廠脫氮除磷工藝
6.4.2 傳統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改造工藝
第7章 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
7.1 幾種代表性的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
7.1.1 Linpor工藝
7.1.2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7.1.3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7.1.4 射流式SBR工藝
7.1.5 Unitank工藝
7.1.6 MSBR(CSBR)工藝
7.1.7 新型UniFedSBR工藝
7.1.8 SBBR工藝
7.1.9 Biolak(百樂克工藝)
7.1.10 厭氧生物處理工藝進展
7.2 其他生物處理新技術
7.2.1 生物技術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7.2.2 生物速分技術及生物降解糞便處理技術
7.2.3 利用微生物治理水體污染
7.2.4 組合及改造新工藝
7.2.5 一級強化處理工藝
7.3 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經濟性分析
7.3.1 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經濟性分析
7.3.2 當前提高生物處理經濟性的方法
7.4 生物處理新工藝工程實例
7.4.1 UniFed新型脫氮除磷工藝的應用
7.4.2 氣浮?曝氣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洗浴廢水回用工程
7.4.3 Unitank工藝應用
第8章 自然生物凈化技術
8.1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
8.1.1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概述
8.1.2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
8.2 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曝氣塘
8.2.1 好氧塘的工作原理與設計要求
8.2.2 兼性塘的工作原理與設計要求
8.2.3 厭氧塘的原理與設計要求
8.2.4 曝氣塘的工作原理與設計要求
8.3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8.3.1 人工濕地的類型及其特點
8.3.2 人工濕地的應用
8.4 廢水土地處理系統
8.4.1 概述
8.4.2 廢水土地處理系統的類型
8.4.3 土地處理系統的優勢和特點
8.4.4 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各工藝類型比較
8.4.5 廢水土地處理工藝系統的規劃
8.5 自然生物凈化技術工程實例
8.5.1 氧化塘污水處理技術在長春客車廠區的應用
8.5.2 厭氧/接觸氧化/穩定塘工藝處理化工制藥廢水
8.5.3 天津人工濕地處理廢水工程
第9章 污泥處理新技術
9.1 污泥處理技術概述
9.2 利用水生蠕蟲減量污泥技術
9.2.1 利用蠕蟲減量污泥技術研究現狀
9.2.2 利用蠕蟲減量污泥技術的穩定性研究
9.3 其他污泥減量技術
9.3.1 向污水處理系統投加微生物制劑
9.3.2 解偶聯減量剩余污泥技術
9.3.3 剩余污泥零排放的污水處理技術
9.4 剩余污泥處理處置技術
9.4.1 污泥常規處理處置方法
9.4.2 回流污泥溶胞技術減量剩余污泥
9.4.3 污泥資源化處置新技術
9.5 污泥處理新技術的工程應用
9.5.1 利用蠕蟲減量污泥工程應用的技術分析
9.5.2 蠕蟲減量污泥工程應用的經濟分析
第10章 管道分質供水技術
10.1 我國管道分質供水的發展概述
10.2 我國管道分質供水的形式
10.2.1 城市管道分質供水
10.2.2 小區管道分質供水
10.3 我國管道分質供水水處理技術
10.3.1 管道分質供水深度處理技術
10.3.2 管道分質供水消毒技術
10.4 管道分質供水系統工藝設計
10.4.1 管道分質供水管網系統設計原理
10.4.2 管道分質供水系統的計算與參數的規格選擇
10.5 我國管道分質供水技術的應用前景
第11章 水處理工藝設備
11.1 曝氣裝置與設備
11.1.1 鼓風曝氣擴散裝置
11.1.2 機械曝氣設備
11.2 污泥濃縮設備與脫水設備
11.2.1 污泥濃縮設備
11.2.2 污泥脫水設備
11.3 污泥干燥設備與焚化設備
11.3.1 污泥干燥設備
11.3.2 污泥焚化設備
11.4 水處理工藝設備的應用舉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