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發展》由蔡博峰、馮相昭、陳徐梅編著,介紹交通領域CO2排放和低碳發展的技術和政策。前兩章討論了交通領域CO2排放核算方法和全球及中國交通CO2排放特征;第3~5章分別介紹了道路、航空和水運交通的低碳政策和技術;第6章綜述了我國交通領域的低碳發展。《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發展》可供交通、能源、環境、氣候變化等領域的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員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考。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發展》由蔡博峰、馮相昭、陳徐梅編著。本書著眼于綜述全球和中國交通領域CO2特征,引用翔實的數據對道路交通、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低碳技術和政策進行論述。本書分為6章。前兩章介紹交通領域CO2排放核算方法和全球、中國交通CO2排放特征,使讀者能夠在宏觀上把握交通領域的碳排放整體特征。道路交通是交通領域CO2排放的絕對主體,全球道路交通占交通領域CO2排放超過了70%,所以本書第3章著重對道路交通部門的新能源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替代能源、碳稅、道路管理、出行模式等方面的低碳技術和政策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和分析。本書第4章將圍繞航空業碳排放這一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并且論述了航空業的主要低碳策略。水運交通尤其是海運交通一直未受到足夠的重視,2012年3月,國際海事組織(IMO)出臺了一系列導則,支持其于2013年開始的強制性能效標準,這對于海運碳減排具有標志性的意義,引起廣泛關注,所以第5章針對水運交通尤其是海運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和論述。本書第6章綜述了我國交通領域的低碳技術發展、政策與行動。
第1章 全球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和未來情景 1.1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 1.1.1 交通部門分類 1.1.2 交通部門二氧化碳計算方法 1.2 全球交通部門二氧 第1章 全球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和未來情景 1.1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 1.1.1 交通部門分類 1.1.2 交通部門二氧化碳計算方法 1.2 全球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 1.2.1 全球交通部門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1.2.2 全球交通部門燃油趨勢和區域特征 1.2.3 全球不同交通模式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1.2.4 全球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1.3 典型國家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 1.3.1 典型國家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比較分析 1.3.2 亞洲典型國家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比較 1.4 全球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未來情景 1.4.1 全球交通部門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政策情景 1.4.2 全球交通部門低碳發展情景第2章 中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和特征 2.1 中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方法 2.2 中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數據來源 2.2.1 道路運輸 2.2.2 鐵路運輸 2.2.3 航空運輸 2.2.4 水路交通 2.2.5 排放因子 2.3 中國2007年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 2.4 中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趨勢和特征 2.5 中國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趨勢和特征 2.5.1 中國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2.5.2 基于行駛里程計算中國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 2.6 中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驅動因素分析 2.7 中國交通領域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未來情景 2.7.1 近期情景 2.7.2 遠期情景 2.7.3 減排成本和收益第3章 道路交通低碳政策與技術 3.1 道路交通低碳政策及技術概述 3.2 機動車 3.2.1 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3.2.2 新能源汽車 3.2.3 機動車碳稅 3.2.4 車輛號牌拍賣制度 3.3 燃料 3.3.1 替代燃料發展 3.3.2 生物質燃料的碳減排和環境問題 3.3.3 典型國家和地區替代燃料發展經驗 3.4 道路 3.4.1 HOV制度 3.4.2 擁擠收費 3.4.3 HOT專用車道制度 3.4.4 BRT制度 3.5 出行模式與需求 3.5.1 出行模式改變 3.5.2 彈性工作制 3.5.3 改善駕駛習慣/倡導綠色駕駛 3.5.4 交通補貼 3.5.5 停車費制度 3.5.6 多交通模式換乘樞紐中心 3.6 交通綜合管理 3.6.1 土地利用與交通規劃的融合 3.6.2 智能交通系統技術的發展應用第4章 航空低碳政策與技術 4.1 航空業能源消耗 4.1.1 國際航空業客貨周轉量發展態勢 4.1.2 航空業能源消耗特點與展望 4.2 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 4.2.1 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4.2.2 航空業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和未來情景 4.3 國際航空業低碳發展相關政策 4.3.1 航空業碳排放相關國際公約 4.3.2 航空業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4.4 航空低碳技術 4.4.1 替代生物燃料技術 4.4.2 發動機與空氣動力學技術 4.4.3 航空空域管理技術 4.5 中國航空業低碳發展面臨的挑戰 4.5.1 中國民航運量快速增長 4.5.2 “十二五”碳排放強度下降指標對民航節能減排提出了新要求 4.5.3 歐盟將航空排放納入EU ETS構筑了“碳壁壘” 4.5.4 中國民航行業減排方法學初探第5章 水運低碳政策與技術 5.1 國際水運溫室氣體排放政策與特征 5.1.1 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政策 5.1.2 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特征 5.2 國際水運溫室氣體減排措施 5.2.1 國際水運減排措施概述 5.2.2 國際水運減排潛力分析 5.2.3 典型船舶減排成本 5.2.4 典型船舶減排新技術 5.3 中國水運減排潛力與措施 5.3.1 中國水運發展潛力巨大 5.3.2 我國營運船舶節能空間大 5.3.3 水運能耗與排放的國際比較 5.3.4 推進低碳水運發展的政策建議第6章 中國交通低碳政策與行動 6.1 中國道路交通低碳政策和技術概述 6.2 機動車 6.2.1 燃油經濟性標準 6.2.2 機動車限購政策和限制使用政策 6.2.3 新能源汽車 6.2.4 車輛稅費優惠政策 6.3 燃料 6.3.1 鼓勵發展車用替代燃料的政策 6.3.2 燃油稅 6.4 道路 6.4.1 BRT 6.4.2 軌道交通 6.5 出行模式與需求 6.5.1 彈性工作制 6.5.2 交通補貼政策 6.5.3 停車收費制度 6.5.4 倡導綠色出行 6.6 其他低碳政策措施附錄 名詞解釋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