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詳細介紹了寫作學的基本理論、文章寫作的程序及文章的構成要素,下編具體介紹了公文、事務文書、文學類文體、新聞文體、議論文體、財經文體的特征及寫作要點。本書注重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知識的新穎性和體例的實用性,適應時代要求、深入淺出,是一本實用價值較高、應用范圍較廣的寫作學方面的教材。
上編
緒論
第1章 寫作活動中的客體
第一節 文學寫作活動中的客體
第二節 應用寫作中的客體
第三節 寫作活動中的讀者
第四節 把握客體的途徑
第2章 寫作主體的思維品質
第一節 影響寫作思維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寫作主體的思維品質
第三節 影響寫作思維個性的非智力因素
第3章 寫作文本
第一節 文本的語言建構
第二節 文本的內在結構
第三節 文本的表達方式 上編
緒論
第1章 寫作活動中的客體
第一節 文學寫作活動中的客體
第二節 應用寫作中的客體
第三節 寫作活動中的讀者
第四節 把握客體的途徑
第2章 寫作主體的思維品質
第一節 影響寫作思維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寫作主體的思維品質
第三節 影響寫作思維個性的非智力因素
第3章 寫作文本
第一節 文本的語言建構
第二節 文本的內在結構
第三節 文本的表達方式
第四節 網絡文本
下編
第4章 公文
第一節 公文概述
第二節 公文寫作
第5章 事務文書
第一節 計劃
第二節 總結
第三節 簡報
第四節 會議記錄
第五節 調查報告
第六節 演講詞
第七節 電子公文
第6章 文學類文體
第一節 散文
第二節 詩歌
第三節 小說
第四節 影視劇本
第7章 新聞文體
第一節 新聞概述
第二節 消息
第三節 廣播電視新聞寫作
第四節 新聞評論
第8章 議論文體
第一節 文藝批評
第二節 思想評論
第三節 學術論文
第四節 雜文
第五節 申論
第9章 財經文體
第一節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第二節 市場調查和預測報告
第三節 審計報告
第四節 經濟合同
第五節 經濟廣告
教學大綱
參考書目
第三版后記
上編
第3章 寫作文本
第四節 網絡文本
二、網絡文本與傳統文學文本
(二)對既有的文學存在方式的挑戰
文學向來被稱為語言的藝術,包括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其中又以書面語言為主要載體,文學往往和文本聯系在一起,然而,這個似乎理所當然的觀念卻遭遇了網絡的嚴峻挑戰。網絡所使用的媒介和工具的優勢使得網絡可以借助多種手段傳達原本只能用文字表達的東西,比如網絡中常見的各種表情符號,可以表達說話者的情緒和主張,它們穿插在文字中能給人更生動直接的視覺感受。文字本身的表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字可以以動畫的方式出現,文字之中還可穿插動畫,這是原來的紙張介質無法辦到的。網絡文本使用的不僅僅是文字語言,它還有多媒體的聲音語言和靜態的或者動態的圖像語言,它們共同組成一個集合,從各個角度對人的視聽器官予以刺激,彌補了靜態文字語言的不足。隨著科技的發展,借助一些新的硬、軟件,網絡文本的媒介還能發展到觸發人的嗅覺、味覺、觸覺,發揮通感的作用,達成真正的審美同感和審美同步,讓人在電腦前體驗到激動、暈眩、緊張等微妙的心理變化。到那時候,單純的語言文字媒介顯然難以涵蓋所有文本的存在方式了。
傳統的文學敘述是戴著“語言的鐐銬”來舞蹈,要想表達自己的主題和感情,只能借助于語言文字。語言文字作為表達的工具,在傳情達意上具有能指與所指、外化與隱喻等多方面的指涉功能,本身有很大的發揮潛力和激發人的想象力的優勢,但是又有其先天的局限性:語言文字的敘述只能通過時間線性敘述達成空間的排列,也就是說只能一個字接一個字,一句話接一句話地線性排列,無論作家的敘述技巧如何高超,它也走不出延時羅列的圈子。網絡文學創作則不然,它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把語言文字敘述與聲音表達、圖片展示、音響畫面融為一體,在動態中進行立體的展示,借助電影、電視等視覺藝術的幫助,開掘語言文字的表現力。還可以利用網絡的傳播和鏈接功能,讓網絡文學的欣賞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感覺通道加以選擇,使作品的情節發展有多種可能性可以選擇,更接近生活本來的面目,讓文學作品的敘述方式成為一個有多種可能的立體的超媒體鏈接系統。
(三)消解主流話語
主流話語是指擁有并掌握社會話語權的社會群體和媒介所發出的聲音,他們控制社會的話語權,以代言人的身份引導社會輿論和大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