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序 ◆
在過去的30年間,美國的創業公司解決了大約4000萬個工作崗位,幾乎占該時期美國所有新增崗位的100%。隨著經濟的回暖,企業家是否能夠繼續把握機會開展商務活動,與其創新能力、標桿企業建設、就業率和全球影響力息息相關。畢竟,美國故事描述的就是企業家迎難而上、構想美好未來的精神和夢想。
2010年1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告啟動創業美國項目,并告訴美國人民:“企業家承載著美國的承諾:在我們國家,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并且愿意為之付出辛勞,那么你定能成功。在實現這一諾言的過程中,企業家同樣在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崗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一天,全美創業伙伴計劃啟動了,這是創業美國項目中的一項私人募資活動。這一活動有個簡單的前提:我們國家新增的就業崗位主要來自新成立、成長的年輕公司。全美創業伙伴計劃的目標之一是依靠全國范圍內發展成熟的企業家、投資人、地方領導人、大學和其他成員來發展地方創業生態環境。
布拉德·菲爾德是發展地方生態系統的先驅,最初支持發展科技之星公司(TechStars),近期成為創業科羅拉多地方項目的領導人之一。他將其所學編成這本書來闡述創業園的發展理念。
我在美國在線(AOL)、熱布卡租賃公司(Zipcar)和生活社會(LivingSocial)親身感受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創業生態系統對商業發展的重大意義。除了作為標桿的硅谷,我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了成功和潛力,比如華盛頓、芝加哥、丹佛、波士頓、西雅圖、波特蘭、奧斯汀、羅利和納什維爾。
但是這些并不是全部,只要將支持發展的關鍵人士聚集在一起,就能夠在美國的任何地方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的創業園。其實,經濟發展依舊存在著很多的障礙,這就是我們啟動創業美國項目的初衷,也是這本書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布拉德利用博爾德、科羅拉多州和地區生態系統構建了在任何城市創建和發展可持續創業園的藍圖。如果你想知道怎樣才能創造一些新的工作崗位、激發創新力并且推動城市發展,那么我會推薦這本書給你。
因為我們剛剛經歷了一次經濟的重創,所以我們再一次向企業家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帶領我們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這些創業公司和它們背后勇敢的男男女女,以及兢兢業業的創業導師共同組成了創業生態系統的中流砥柱。布拉德的這本書會幫助你理解這一過程的運作方式,并且為你提供在美國成功的工具。
加入我們創業革命的隊伍吧!
史蒂夫·凱斯
全美創業伙伴計劃主席
革命公司(Revolution)主席、首席執行官
2012年8月
◆ 前言 ◆
2008年秋季,整個經濟市場遭受了史無前例的震動。隨之而至的全球經濟危機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并且引發了世界范圍內政府和企業的各種應對措施。
在與之相應的平行時空內,一些變化在悄然發生。諸如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領英(LinkedIn)和辛加(Zynga)之類的創業公司正在以同樣驚人的速度迅速成長。雖然這些公司和很多其他的公司都設立在硅谷,但是全美很多地區都開展起創業活動。我的故鄉博爾德是全美聞名的創業園,而像紐約、波士頓、西雅圖、波特蘭、芝加哥和奧斯汀這些城市也見證了創業活動的發展。
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機對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逐漸顯現,整個社會開始適應傳統和老牌公司垮臺后的經濟新形勢,創業公司開始興起、發展并且刺激就業。
2011年早期,整個世界注意到這一趨勢。1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確認了創業活動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啟動了創業美國項目。
企業家承載著美國的承諾:在我們國家,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并且愿意為之付出辛勞,那么你定能成功。在實現這一諾言的過程中,企業家同樣在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崗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BarackObama
這樣,創業活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熱門話題的頭條。雖然創業者們依然在努力白手起家,但是創業活動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一個主題,這一主題將影響所有地域、產業、市場和人口。一夕之間,所有人都開始討論創業,將它視為實現經濟復蘇的方法。
創業活動再也不局限于某些城市的小部分冒險者,它勾起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興趣,大學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創業活動,天使投資團隊重出江湖,風險投資人又一次受到廣泛關注,大型公司開始成立新的創業項目。
所有的這些活動使支持創業的呼聲水漲船高。從長期來看,這一現象微不足道,因為企業家一直都在從無到有創造新鮮事物(產品、公司、工作崗位和產業)。但是我卻意識到,我從自己在博爾德16年的經歷當中能夠提取出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
從這些經驗中,我總結出博爾德理論,這是一個在城市中創造和建立創業園的新型框架。我堅信,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創造出一個具有持久性、生機勃勃和可持續的創業園,但是這一過程并不容易,它需要正確的理念、方法、領導和長期奉獻精神。因此,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了解這些內容,并且為讀者提供工具在自己的城市創建無與倫比的創業園。
讀者
本書適合所有愿意參與到創業園創意、建造和持續發展中的讀者。而且,因為企業家是所有創業公司和創業園的核心,所以本書也適合每一位企業家閱讀。
除了企業家之外,創業園還有很多組成成員。政府、大學、投資人、創業導師、服務提供商和大型公司都對創業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書適合這些機構中所有對企業家和創業園感興趣的讀者。
創業公司的職員是創業園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一些職員可能會走上企業家的道路并且創辦自己的公司,還有一些人選擇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就職于許多不同的創業公司。他們同樣能夠從這本書中受益。
最近,創業活動再一次頻繁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20世紀90年代,媒體對此還缺乏思考,但是這一次,許多記者和作者都想要了解在這些富有、功成名就的企業家華麗的外表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關于創業園的話題我已經談論了很多年,現在是博爾德創業園領導人之一和許多其他創業園的參與者。為了編纂此書,我不得不深入思考這些事情。希望這能夠有助于你自己創業園的發展。
內容綜述
在簡短的介紹后,我會和大家一起回顧博爾德創業園的發展。我會簡要敘述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歷史,包括我自己的一些觀點。
接下來我會深入探討成功創業園的發展原則。我將引入一些歷史框架、介紹博爾德創業園的框架并且解釋說明其中的組成部分。
之后我將談到創業園的不同成員。我將其分為兩類:領導者和參與者,我會分別深入介紹他們的特征、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組成部分之后,我將通過創業園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見的一系列經典問題來討論創業園領導的屬性。
然后,我會舉例說明推動創業園發展的活動和事件,其中很多例子是博爾德創業園首創的。我希望這些案例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領導創業園。之后,我會利用科技之星的實例來細致分析加速器對創業園的強大影響力。
接下來我將探討大學對創業園的參與,我同樣會選用博爾德創業園的例子來幫助大家了解大學如何有效地參與其中。我們還會區分一下企業家和政府的不同,并分析他們發揮的作用。
近尾聲的時候,我會敘述一些促進創業園長期發展的具體措施,我將借助博爾德創業園的一些弊端來分析成功的創業園是如何持續發展和進步的。最后,考夫曼基金會的保羅·科德羅斯基會幫我一起探討有關創業園的一些常見傳聞。
本書的最后我會用冰島、奧馬哈和全美創業伙伴計劃的實例說明應該如何啟動活動。你要相信,世界各地都可能出現蓬勃發展的創業園。
布拉德·菲爾德(Brad Feld),
自1987年起便從事投資和創業相關工作。他先后與人合辦了Intensity風險投資公司、Mobius風險投資基金和Foundry Group。他曾任美國數據科技公司(AmeriData Techinologies)總經理,后該公司被其自己創辦的菲爾德科技公司收購。布拉德還是科技之星(TechStar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目前,布拉德分別擔任BigDoor、Cheezburger、Fitbit、Gnip、MakerBot、MobileDay、Modular Robotics、Oblong、Orbotix、SEOMoz、Standing Cloud和Yesware for Foundry Gourp等多家公司的董事。
除了投資活動,布拉德還活躍于一些非營利組織,現任美國NCWIT主席、創業科羅拉多聯合主席、創業周末董事和應用開發工程師聯盟董事。
布拉德是經美國認證的風投和創業領域的知名演講人。他的博客“菲爾德的思考”(Feld Thoughts)和“問話風險投資人”(Ask the VC)在網上有很高的點擊率。他曾出版過三本書:《高效創業:向科技之星學習加速創業公司的方法》(Do more Faster:TechStars Lessons to Accelerate you StartUp)、《風投那些事兒:比你的律師和風險投資人更聰明》(Venture Deal: Be Smater Than Your Lawyer and Venture Capitalist),《激活你的創業事業:如何啟動、融資、發展自己的創業園》(Burning Entrepreneurs: How to Launch, Fund, and Set Your Start-Up On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