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以回歸自然、旅游、生活點滴為話題,以獨特的哲學角度表述并展開了對生命的感悟和對自然的熱愛: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于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兩個生命在世上同時存在過,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因緣。我相信,這種對生命的珍惜和體悟乃是一切人間之愛的至深的源泉。
1 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其散文以哲思和文采著稱,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
2 周國平2017精選散文集,周國平本人親選內容并大力推薦。特別甄選國際攝影大師代表作品,四色全彩印刷,視覺效果與閱讀體驗俱佳。
3 周周國平以回歸自然、旅游、生活點滴為話題,以獨特的哲學角度表述并展開了對生命的感悟和對自然的熱愛。
給自己畫像——
頭腦和心都不復雜,所以長得年輕。
嘴笨手軟,凡是需要求人或整人的事一律不會,所以最后選擇了寫作。
不自信,所以怕見名人也怕被人當作名人見。
生性隨和,所以有很多朋友。
生性疏懶,所以只有很少親密朋友。
坐在書桌前或搖籃旁的時候踏實。
——周國平
01 詩意地棲居
親近自然
當好自然之子
詩意地棲居
旅+游=旅游?
南極素描
車窗外
城市的個性和顏色
02 記住回家的路
都市里的外鄉人
懷念土地
從擠車說到上海不是家
侯家路
老同學相聚
樹下的老人
03 傾聽生命的聲音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傾聽生命的聲音
尊重生命
珍愛生命
享受生命
品味平凡生活
閑適:享受生命本身
讓生命回歸單純
簡單生活
保持生命的本色
平凡生活的價值
人生貴在行胸臆
尋求智慧的人生
04 沒有目的的旅行
失去的歲月
永遠未完成
生病與覺悟
五十自嘲
生命中的無奈
空地
等的滋味
沒有目的的旅行
從“多余的人”到“局外人”
回歸簡單的生活
05 生命的苦惱和創造的歡欣
悲觀?執著?超脫
沉重的輕:虛無與偶然
生命的苦惱和創造的歡欣
天才的命運
度一個創造的人生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
海德格爾的死亡觀
父親的死
神圣的交流
平凡生命的絕唱
06 人生的哲學難題
哲學與人生
人生的哲學難題
人生話題
07 人生寓言
告別遺體的隊伍
哲學家和他的妻子
與上帝邂逅
生命的得失
尋短見的少婦
從一而終的女人
詩人的花園
白兔和月亮
小公務員的死
抉擇
罪犯
姑娘和詩人
落難的王子
執迷者悟
潘多拉的盒子
醫生、巫婆和佛陀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
孿生兄弟
幸免者的哄笑
無賴的邏輯
諾亞的子孫
微不足道的事情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這是一封讀者來信,從一家雜志社轉來的。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讀者,都會收到讀者的來信,這很平常。我不經意地拆開了信封。可是,讀了信,我的心在一種溫暖的感動中戰栗了。
請允許我把這封不長的信抄錄在這里——
不知道該怎樣稱呼您,每一種嘗試都令自己沮喪,所以就冒昧地開口了,實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對生命的親切溫暖的敬意。
記住您的名字大約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讀》,上面有一篇寫孩子的或者是寫給孩子的文章,是印刷體卻另有一種纖柔之感,覺得您這個男人的面孔很別樣。
后來慢慢長大了,讀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薦給周圍的人去讀,從不多聒噪什么,覺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們安靜的,因為什么,卻并不深究下去了。
這回讀您的《時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鄉村,沐浴到了最干凈最暖和的陽光。我是一個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靜靜地聽這個生命說:“我愿意靜靜地聽您說話……”我從不愿把您想象成一個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會為此生氣吧。
也許再過好多年之后,我已經老了,那時候,我相信為了年輕時讀過的您的那些話語,我要用心說一聲:謝謝您!
信尾沒有落款,只有這一行字:“生命本來沒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這才想到查看信封,發現那上面也沒有寄信人的地址,作為替代的是“時光村落”四個字。我注意了郵戳,寄自河北懷來。
從信的口氣看,我相信寫信人是一個很年輕的剛剛長大的女孩,一個生活在窮城僻鎮的女孩。我不曾給《父母必讀》寄過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許是這個雜志轉載的,也許是她記錯了刊載的地方,不過這都無關緊要。令我感動的是她對我的文章的讀法,不是從中尋找思想,也不是作為散文欣賞,而是一個生命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所以,我所獲得的不是一個作家的虛榮心的滿足,而是一個生命被另一個生命領悟的溫暖,一種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動。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這話說得多么好!我們降生到世上,有誰是帶著名字來的?又有誰是帶著頭銜、職位、身份、財產等等來的?可是,隨著我們長大,越來越深地沉溺于俗務瑣事,已經很少有人能記起這個最單純的事實了。我們彼此以名字相見,名字又與頭銜、身份、財產之類相連,結果,在這些寄生物的纏繞之下,生命本身隱匿了,甚至萎縮了。無論對己對人,生命的感覺都日趨麻痹。多數時候,我們只是作為一個稱謂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處的伴侶,也難得以生命的本然狀態相待,更多的是一種倫常和習慣。浩瀚宇宙間,也許只有我們的星球開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這個幸運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換、身份的較量、財產的爭奪,最罕見的偏偏是生命與生命的相遇。仔細想想,我們是怎樣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負了造化的寵愛。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么普通又多么獨特的生命,原本無名無姓,卻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個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卻畢竟降生了,然后又將必然地離去。想一想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每一個生命的誕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跡呢。有時我甚至覺得,兩個生命在世上同時存在過,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因緣。我相信,這種對生命的珍惜和體悟乃是一切人間之愛的至深的源泉。你說你愛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當作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來愛,那么你的愛還是比較有限。你愛她的美麗、溫柔、賢惠、聰明,當然都對,但這些品質在別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唯獨她的生命,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她,卻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都無法重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復,戀愛可以再談,配偶可以另擇,身份可以炮制,錢財可以重掙,甚至歷史也可以重演,唯獨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復,所以,與每一個既普通又獨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聲、地位、財產在內的種種外在遭遇實在粗淺得很。
既然如此,當另一個生命,一個陌生得連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遠遠地卻又那么親近地發現了你的生命,透過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觀,向你的生命發出了不求回報的呼應,這豈非人生中令人感動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謝這個不知名的女孩,感謝她用她的安靜的傾聽和領悟點撥了我的生命的性靈。她使我愈加堅信,此生此世,當不當思想家或散文家,寫不寫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很想讓她知道我的感謝,但愿她讀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