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重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有重點地細化和深化,內容涵蓋了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大綱的所有知識點,每章中還帶有鞏固知識點與例題,并有詳細的分析和解答,案例分析部分則給出了解答方法和帶有詳細分析的例題。
閱讀本書,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掌握考試重點和難點,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容的分布、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升基礎知識和案例分析掌握水平。
本書也可作為IT項目經理日常工作的參考手冊,也可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隨著IT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復雜程度越來越高,項目失敗的概率也隨之增長。因此,項目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從2009年上半年開始,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軟考”)開設了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的考試,這將為培養項目管理人才,推進國家信息化建設和軟件產業化發展起重要的作用。同時,國家人事部也規定,凡是通過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者,即可認定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工程師職稱,由用人單位直接聘任,享受工程師待遇。2008年6月6日,工業與信息化部頒發了《關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經理資質申報的補充通知》(信計資[2008]7號),對項目經理資質評定有關工作,自2008年5月30日起,申報項目經理資質,原須提交項目經理培訓合格證,現改為提交軟考證書(資格名稱為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正式確定了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在IT企業中的地位。
1.目的
正因為有行業的需求,有好的政策引導,參加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的人員將會逐步增多起來。然而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范圍比較廣泛,除涉及計算機專業和項目管理的每門課程外,還有經濟、外語、系統工程、信息化和知識產權等知識領域的課程。考試不但注重廣度,而且還有一定的深度。不但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
根據希賽教育網站的調查,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一本能全面反映考試大綱內容,同時又比較精簡的備考書籍。項目經理平常工作比較忙,沒有多少時間用于學習理論知識,也無暇去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希望能學習一本書籍,從中找到解答試題的捷徑,論文寫作的方法。軟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希望能有一本書籍幫助考生復習和備考,從而提高考試合格率,為國家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IT人才。
鑒于此,為了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編寫和出版了本書,作為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的指定用書。
2.內容
本書著重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有重點地細化和深化,內容涵蓋了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大綱的所有重要知識點,給出了例題分析以鞏固所學知識。對案例分析試題,給出了解答方法和帶有詳細分析的例題。由于編寫組成員均為軟考第一線的輔導專家,負責和參與了考試大綱的制定、歷年的軟考輔導、教程編寫、軟考閱卷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本書凝聚了軟考專家的知識、經驗、心得和體會,集成了專家們的精力和 心血。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考生來說,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清晰地把握命題思路,掌握知識點在試題中的變化,以便在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考試中洞察先機,提高通過的概率。
3.作者
本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由希賽顧問團高級顧問鄧子云副教授、首席顧問張友生博士主編,希賽顧問團項目管理專業首席顧問田俊國先生擔任技術指導。
全書共分為22章。第1~6章由鄧子云編寫,第7、8章由王勇編寫,第9章由施游編寫,第10、11章由桂陽編寫,第12章由唐強編寫,第13、14章由彭雪陽編寫,第15、16章由張友生編寫,第17章由胡釗源編寫,第18章由周玲編寫,第19章由羅永紅編寫,第20章由陳志風編寫,第21章由李雄編寫,第22章由張友生、鄧子云編寫。
4.致謝
在本書出版之際,要特別感謝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的命題專家們,我們在本書中引用了部分考試原題,使本書能夠盡量方便讀者的閱讀。同時,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考了許多高水平的資料和書籍(詳見參考文獻列表),在此,我們對這些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真誠的感謝。
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柴文強老師,他在本書的策劃、選題的申報、寫作大綱的確定,以及編輯、出版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智慧,給予了我們很多的支持和幫助。
感謝希賽教育的學員們,正是他們的想法匯成了本書的源動力,他們的意見使本書更加貼近讀者。
5.交流
由于我們水平有限,且本書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書中難免有不妥和錯誤之處。我們誠懇地期望各位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教和幫助,對此,我們將深為感激。
有關本書的反饋意見,讀者可在希賽教育網(http://www. educity.cn)論壇“書評在線”版塊中的“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欄目與我們交流,我們會及時地在線解答讀者的疑問。
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
2009年1月
第1章 信息化知識1
1.1 信息化概述1
1.1.1 信息與信息化1
1.1.2 國家信息化體系2
1.1.3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3
1.2 電子政務5
1.2.1 電子政務的概念和內容5
1.2.2 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6
1.2.3 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和主要任務7
1.3 企業信息化與電子商務8
1.3.1 企業信息化9
1.3.2 企業資源規劃11
1.3.3 客戶關系管理11
1.3.4 供應鏈管理12
1.3.5 企業應用集成13
1.3.6 電子商務15
1.3.7 商業智能15
1.4 例題分析17
第2章 信息系統服務管理23
2.1 信息系統服務業23
2.1.1 信息系統服務業的內容23
2.1.2 信息系統集成23
2.1.3 信息系統工程監理24
2.2 信息系統服務管理體系25
2.2.1 我國的信息系統服務管理體系26
2.2.2 IT審計26
2.2.3 IT系統運營與服務28
2.3 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管理30
2.3.1 資質管理的管理辦法30
2.3.2 資質等級條件32
2.3.3 項目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資質管理35
2.4 信息系統工程監理資質管理37
2.4.1 資質管理辦法37
2.4.2 資質等級條件39
2.4.3 監理人員資質管理40
2.5 例題分析40
第3章 信息系統集成技術專業知識45
3.1 信息系統建設45
3.1.1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45
3.1.2 信息系統開發方法46
3.2 軟件工程48
3.2.1 軟件需求分析與定義48
3.2.2 軟件設計、測試與維護50
3.2.3 軟件質量保證及質量評價54
3.2.4 軟件過程管理55
3.2.5 軟件開發工具58
3.2.6 軟件復用59
3.3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59
3.3.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60
3.3.2 UML與可視化建模62
3.3.3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63
3.3.4 面向對象系統設計64
3.4 軟件體系結構65
3.4.1 典型體系結構66
3.4.2 軟件體系結構設計方法70
3.4.3 軟件體系結構分析與評估70
3.4.4 軟件中間件73
3.5 典型應用集成技術74
3.5.1 數據倉庫技術74
3.5.2 Web Service技術76
3.5.3 J2EE架構79
3.5.4 .NET架構81
3.5.5 軟件引擎技術83
3.5.6 構件84
3.5.7 常用構件標準85
3.6 計算機網絡知識86
3.6.1 網絡技術標準與協議87
3.6.2 Internet技術及應用88
3.6.3 網絡分類90
3.6.4 網絡管理90
3.6.5 網絡服務器90
3.6.6 網絡交換技術、網絡存儲技術93
3.6.7 網絡新技術95
3.6.8 綜合布線、機房工程98
3.6.9 網絡規劃與設計101
3.7 例題分析102
第4章 項目管理一般知識112
4.1 項目管理的理論基礎與體系112
4.1.1 項目與項目管理的概念112
4.1.2 系統集成項目的特點112
4.1.3 項目干系人114
4.1.4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構成114
4.1.5 項目管理專業領域關注點115
4.2 項目的組織116
4.2.1 組織的體系、文化與風格117
4.2.2 組織結構117
4.3 項目的生命周期121
4.3.1 項目生命周期的特征121
4.3.2 項目階段的特征122
4.3.3 項目生命周期與產品生命周期的關系123
4.4 典型的信息系統項目的生命周期模型124
4.4.1 瀑布模型124
4.4.2 V模型124
4.4.3 原型化模型125
4.4.4 螺旋模型126
4.4.5 迭代模型126
4.5 單個項目的管理過程128
4.5.1 項目過程128
4.5.2 項目管理過程組128
4.5.3 過程的交互129
4.6 例題分析131
第5章 立項管理137
5.1 立項管理內容137
5.1.1 需求分析137
5.1.2 項目建議書138
5.1.3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38
5.1.4 招投標139
5.2 建設方的立項管理140
5.2.1 立項申請書的編寫、提交和獲得批準140
5.2.2 項目的可行性研究140
5.2.3 項目招標142
5.3 承建方的立項管理145
5.3.1 項目識別145
5.3.2 項目論證145
5.3.3 投標146
5.4 簽訂合同147
5.4.1 合同談判147
5.4.2 簽訂合同148
5.5 例題分析148
第6章 項目整體管理153
6.1 項目整體管理的含義、作用和過程153
6.2 項目啟動154
6.2.1 制定項目章程154
6.2.2 選擇項目經理155
6.3 編制初步范圍說明書155
6.4 項目計劃管理156
6.4.1 項目計劃的含義和作用156
6.4.2 項目計劃的內容156
6.4.3 項目計劃編制157
6.4.4 項目計劃實施159
6.4.5 項目計劃實施的監控160
6.5 項目整體變更管理161
6.5.1 項目變更的基本概念161
6.5.2 整體變更控制的輸入和輸出161
6.5.3 整體變更控制的工具與技術162
6.6 項目收尾管理163
6.6.1 項目收尾的內容163
6.6.2 項目收尾所采取的工具和技術164
6.6.3 項目收尾的輸入和輸出164
6.6.4 對信息系統后續工作的支持165
6.7 例題分析165
第7章 項目范圍管理173
7.1 項目范圍和項目范圍管理173
7.1.1 項目范圍的定義173
7.1.2 項目范圍管理的作用174
7.1.3 項目范圍管理的主要過程174
7.2 范圍計劃編制和范圍說明書174
7.2.1 范圍計劃過程所用的工具和技術175
7.2.2 范圍計劃過程的輸入和輸出175
7.3 范圍定義和工作分解結構175
7.3.1 范圍定義176
7.3.2 范圍說明書176
7.3.3 工作分解結構177
7.3.4 創建WBS所采用的方法178
7.3.5 WBS創建工作的輸入和輸出179
7.4 項目范圍確認179
7.4.1 項目范圍確認的工作要點179
7.4.2 項目范圍確認所采用的方法180
7.4.3 項目范圍確認的輸入和輸出180
7.5 項目范圍控制180
7.5.1 項目范圍控制所涉及的主要內容180
7.5.2 項目范圍控制所用的技術和工具181
7.5.3 項目范圍控制的輸入和輸出181
7.6 例題分析182
第8章 項目進度管理187
8.1 項目進度管理相關概念187
8.1.1 項目進度管理的含義和作用187
8.1.2 項目進度管理的主要活動和過程187
8.2 活動定義188
8.2.1 活動定義和工作分解結構的關系188
8.2.2 里程碑188
8.2.3 活動定義所采用的技術和工具188
8.2.4 活動定義的輸入和輸出189
8.3 活動排序190
8.3.1 活動排序所采用的技術和工具190
8.3.2 活動排序的輸入和輸出192
8.4 活動資源估算193
8.4.1 活動資源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術193
8.4.2 活動資源估算的輸入和輸出193
8.5 活動歷時估算194
8.5.1 活動歷時估算的內涵194
8.5.2 活動歷時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技術和工具194
8.5.3 活動歷時估算的輸入和輸出195
8.6 制訂進度計劃195
8.6.1 進度計劃編制工作所包括的主要內容195
8.6.2 進度計劃編制的主要約束條件196
8.6.3 進度計劃編制所采用的主要技術和工具196
8.6.4 進度計劃編制的輸入和輸出200
8.7 項目進度控制201
8.7.1 項目進度控制的概念、主要活動和步驟201
8.7.2 項目進度控制的技術和工具202
8.7.3 項目進度控制的輸入和輸出203
8.8 例題分析203
第9章 項目成本管理212
9.1 項目成本管理概念及相關術語212
9.1.1 成本與成本管理概念212
9.1.2 相關術語213
9.1.3 制定項目成本管理計劃214
9.2 項目成本估算214
9.2.1 項目成本估算的主要相關因素214
9.2.2 項目成本估算的主要步驟215
9.2.3 項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術和工具215
9.2.4 項目成本估算的輸入和輸出217
9.3 項目成本預算218
9.3.1 項目成本預算及作用219
9.3.2 制定項目成本預算的步驟219
9.3.3 項目成本預算的技術和工具219
9.3.4 項目成本預算的輸入和輸出220
9.4 項目成本控制221
9.4.1 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221
9.4.2 項目成本控制所用的技術和工具221
9.4.3 掙值分析222
9.4.4 項目成本控制的輸入和輸出224
9.5 例題分析226
第10章 項目質量管理235
10.1 質量管理基礎235
10.1.1 質量、質量管理、質量保證、質量控制235
10.1.2 項目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目標236
10.1.3 項目質量管理的主要活動和流程236
10.1.4 國際質量標準237
10.1.5 軟件過程改進與能力成熟度模型240
10.2 制定項目質量計劃241
10.2.1 制定項目質量計劃包含的主要活動241
10.2.2 制定項目質量計劃所采用的主要技術、工具和方法241
10.2.3 制定項目質量計劃工作的輸入和輸出242
10.3 項目質量保證243
10.3.1 項目質量保證活動243
10.3.2 項目質量保證的技術和方法244
10.3.3 項目質量保證工作的輸入和輸出244
10.4 項目質量控制245
10.4.1 項目質量控制的意義與實施過程245
10.4.2 項目質量控制的技術、工具和方法246
10.4.3 項目質量控制的輸入和輸出248
10.5 例題分析249
第11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256
11.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概念256
11.2 項目人力資源計劃制定257
11.2.1 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計劃的技術和工具257
11.2.2 人力資源配備管理計劃的作用和內容259
11.2.3 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計劃工作的輸入和輸出259
11.3 項目團隊組織建設260
11.3.1 組建項目團隊260
11.3.2 現代激勵理論體系和基本概念261
11.3.3 項目團隊建設264
11.4 項目團隊管理266
11.4.1 項目團隊管理的含義和內容266
11.4.2 項目團隊管理的方法266
11.4.3 項目團隊管理的輸入和輸出268
11.5 例題分析269
第12章 項目溝通管理283
12.1 項目溝通管理的基本概念283
12.1.1 溝通和溝通管理的含義及特點283
12.1.2 溝通模型及有效溝通原則283
12.2 溝通管理計劃編制285
12.2.1 溝通管理計劃的主要內容285
12.2.2 溝通管理計劃編制的技術和方法286
12.2.3 溝通管理計劃編制的輸入和輸出287
12.3 信息分發287
12.3.1 常用的溝通方式及其優缺點287
12.3.2 用于信息分發的技術和方法289
12.3.3 信息分發的輸入和輸出290
12.3.4 組織過程資產的含義和表現形式290
12.4 績效報告290
12.4.1 績效報告的內容290
12.4.2 績效報告的主要步驟291
12.4.3 績效報告的技術和工具291
12.4.4 績效報告過程的輸入和輸出291
12.5 項目干系人管理292
12.5.1 項目干系人管理的含義292
12.5.2 項目干系人管理的技術和工具293
12.5.3 項目干系人管理的輸入和輸出293
12.6 例題分析293
第13章 項目合同管理299
13.1 項目合同299
13.1.1 合同的概念299
13.1.2 合同的法律特征300
13.1.3 有效合同300
13.2 項目合同的分類301
13.2.1 按信息系統范圍劃分301
13.2.2 按項目付款方式劃分302
13.3 項目合同簽訂303
13.3.1 項目合同的內容303
13.3.2 項目合同簽訂的注意事項304
13.4 項目合同管理305
13.4.1 合同管理及作用306
13.4.2 合同管理的主要內容306
13.5 項目合同索賠處理308
13.5.1 索賠概念和類型309
13.5.2 索賠構成條件和依據309
13.5.3 索賠的處理310
13.5.4 合同違約的管理311
13.6 例題分析312
第14章 項目采購管理316
14.1 采購管理的相關概念和主要過程316
14.1.1 采購的含義和作用316
14.1.2 采購管理的主要過程317
14.2 編制采購計劃317
14.2.1 用于采購計劃編制工作的技術和方法318
14.2.2 采購計劃編制工作的輸入和輸出318
14.2.3 工作說明書318
14.3 編制詢價計劃319
14.3.1 常見的詢價文件319
14.3.2 確定對投標的評判標準320
14.4 詢價320
14.5 招標320
14.5.1 招標人及權利和義務320
14.5.2 招標代理機構321
14.5.3 招標方式322
14.5.4 招標程序322
14.5.5 投標322
14.5.6 開標、評標和中標322
14.5.7 相關法律責任323
14.6 合同及合同收尾324
14.6.1 采購合同管理要點324
14.6.2 合同收尾324
14.7 例題分析325
第15章 文檔與配置管理332
15.1 信息系統項目相關信息及其管理332
15.1.1 信息系統項目相關信息332
15.1.2 信息管理的規則和方法333
15.2 配置管理333
15.2.1 配置管理有關概念334
15.2.2 制定配置管理計劃335
15.2.3 配置識別與建立基線336
15.2.4 建立配置管理系統337
15.2.5 版本管理338
15.2.6 配置狀態報告340
15.2.7 配置審核340
15.3 例題分析341
第16章 項目變更管理345
16.1 項目變更管理概念345
16.1.1 項目變更的含義345
16.1.2 項目變更的分類345
16.1.3 項目變更產生的原因345
16.2 變更管理的基本原則346
16.3 變更管理組織機構與工作程序347
16.3.1 組織機構347
16.3.2 工作程序347
16.4 項目變更管理的工作內容348
16.4.1 嚴格控制項目變更申請的提交348
16.4.2 變更控制349
16.5 變更管理與其他項目管理要素之間的關系350
16.6 例題分析350
第17章 信息系統安全管理353
17.1 信息安全管理353
17.1.1 信息安全的含義及目標353
17.1.2 信息安全管理的內容354
17.2 信息系統安全358
17.2.1 信息系統安全概念358
17.2.2 信息系統安全屬性358
17.2.3 信息系統安全管理體系359
17.3 物理安全361
17.3.1 計算機機房與設施安全361
17.3.2 技術控制362
17.3.3 環境與人身安全362
17.3.4 電磁泄漏363
17.4 人員安全管理363
17.4.1 安全組織363
17.4.2 崗位安全考核與培訓364
17.4.3 離崗人員安全管理365
17.5 應用系統安全管理365
17.5.1 訪問控制365
17.5.2 用戶標識與認證367
17.6 例題分析369
第18章 項目風險管理377
18.1 風險和風險管理377
18.1.1 風險的含義和屬性377
18.1.2 風險管理的含義378
18.1.3 風險管理的主要活動和流程378
18.2 制定風險管理計劃378
18.2.1 風險管理計劃的內容379
18.2.2 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的方法與技術380
18.2.3 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的輸入和輸出380
18.3 風險識別380
18.3.1 風險事件和風險識別的含義381
18.3.2 風險識別的方法381
18.3.3 風險識別的輸入和輸出383
18.4 定性風險分析384
18.4.1 定性風險分析的方法384
18.4.2 定性風險分析的輸入和輸出385
18.5 定量風險分析386
18.5.1 數據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及應用386
18.5.2 定量風險分析過程的輸入和輸出388
18.6 應對風險的基本措施389
18.6.1 消極風險或威脅的應對策略389
18.6.2 積極風險或機會的應對策略390
18.6.3 威脅和機會的應對策略390
18.6.4 應急應對策略390
18.7 風險監控390
18.7.1 風險監控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內容391
18.7.2 用于風險監控的技術和方法391
18.7.3 風險監控過程的輸入和輸出392
18.8 例題分析393
第19章 項目收尾管理399
19.1 項目收尾的內容399
19.1.1 項目驗收399
19.1.2 項目總結400
19.1.3 項目評估審計401
19.2 對信息系統后續工作的支持402
19.3 項目組人員轉移403
19.4 例題分析403
第20章 知識產權管理405
20.1 知識產權管理概念405
20.2 知識產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405
20.3 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范圍和內容406
20.3.1 著作權406
20.3.2 專利權408
20.3.3 商標權408
20.4 知識產權管理要項409
20.5 例題分析410
第21章 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413
21.1 合同法413
21.1.1 合同的訂立414
21.1.2 合同的效力415
21.1.3 合同的履行416
21.1.4 合同的變更和轉讓418
21.1.5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418
21.1.6 違約責任420
21.1.7 其他規定421
21.1.8 承攬合同421
21.1.9 建設工程合同423
21.1.10 技術合同424
21.2 投招標法427
21.2.1 總則427
21.2.2 招標428
21.2.3 投標429
21.2.4 開標、評標和中標430
21.2.5 法律責任431
21.3 政府采購法433
21.3.1 總則433
21.3.2 政府采購當事人434
21.3.3 政府采購方式436
21.3.4 政府采購程序436
21.3.5 政府采購合同438
21.3.6 質疑與投訴439
21.3.7 監督檢查439
21.3.8 法律責任440
21.4 軟件工程的國家標準442
21.4.1 軟件工程基礎標準442
21.4.2 軟件工程開發標準443
21.4.3 軟件工程文檔標準445
21.4.4 軟件工程管理標準447
21.5 例題分析455
第22章 案例分析463
22.1 試題解答方法463
22.2 試題解答實例463
22.2.1 例題1:子項目管理464
22.2.2 例題2:項目變更管理466
22.2.3 例題3:項目驗收469
22.2.4 例題4:項目管理體系472
22.2.5 例題5:人力資源管理474
22.2.6 例題6:項目進度管理476
22.2.7 例題7:項目時間管理478
22.2.8 例題8:項目組織形式480
22.2.9 例題9:項目溝通管理482
22.2.10 例題10:資源沖突管理485
參考文獻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