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文脈,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浩瀚的中國古典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旅游元素,是中華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見證,是古代先賢雅士留給后世的文化瑰寶,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寶貴財富。
為挖掘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旅游價值,倡導寓學于游、寓思于游、寓教于游,傳承旅游文化,由李金早先生提議并策劃,中國旅游出版社組織出版了這套《中華旅游詩詞曲賦叢書》。
首批出版的兩種為《唐詩中的旅游》《宋詞中的旅游》。
在選取作品上,以《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全唐詩》《全宋詞》為底本,由旅游文化學者梳理、選取其中反映不同地域獨特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山水風光的詩詞篇目,從旅游的角度對詩詞作品進行系統的闡釋。同時,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中國古代經典旅游詩詞征集活動,搜集整理分散在全國各地景區景點的唐宋旅游詩詞作品作為內容補充。
在編寫體例上,按照所涉作品地域,依國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國十大精品旅游線路”進行編排,特別是詩詞中的“旅游看點”,從旅游的視角,對于古詩詞作了全新的解讀,以期達到“以詩引景,以景論游,以游授業”的出版目的。
《中華旅游詩詞曲賦叢書》涉及歷史、文學、旅游等多學科領域,特別是詩詞中地點的歸屬、歷史變遷;詩人的行蹤與詩歌所指等需要更深入地去考證和挖掘。
文化是旅游的文脈,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浩瀚的中國古典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旅游元素,是中華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見證,是古代先賢雅士留給后世的文化瑰寶,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寶貴財富。
為挖掘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旅游價值,倡導寓學于游、寓思于游、寓教于游,傳承旅游文化,由李金早先生提議并策劃,中國旅游出版社組織出版了這套《中華旅游詩詞曲賦叢書》。
首批出版的兩種為《唐詩中的旅游》《宋詞中的旅游》。
在選取作品上,以《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全唐詩》《全宋詞》為底本,由旅游文化學者梳理、選取其中反映不同地域獨特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山水風光的詩詞篇目,從旅游的角度對詩詞作品進行系統的闡釋。同時,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中國古代經典旅游詩詞征集活動,搜集整理分散在全國各地景區景點的唐宋旅游詩詞作品作為內容補充。
在編寫體例上,按照所涉作品地域,依國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國十大精品旅游線路”進行編排,特別是詩詞中的“旅游看點”,從旅游的視角,對于古詩詞作了全新的解讀,以期達到“以詩引景,以景論游,以游授業”的出版目的。
《中華旅游詩詞曲賦叢書》涉及歷史、文學、旅游等多學科領域,特別是詩詞中地點的歸屬、歷史變遷;詩人的行蹤與詩歌所指等需要更深入地去考證和挖掘。《唐詩中的旅游》主要由魏凱、王松毅、趙恩蘭、劉英利執筆。由于編寫時間倉促,不足、錯漏之處在所難免,熱忱歡迎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進一步修改、補充和完善。
第一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
自蕭關望臨洮
使過彈箏峽作
送盧潘尚書之靈武
金城北樓
出塞(其一)
涼州詞二首(其一)
涼州詞二首(其一)
關山月
從軍行七首(其四)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火山云歌送別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其二)
古從軍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二章 至今千里賴通波
紅螺山
登幽州臺歌
送靈澈上人
題金陵渡
題惠山寺
送人人吳
楓橋夜泊
題破山寺后禪院
第三章 唯見長江天際流
竹枝詞二首
早發白帝城
蜀先主廟
夔州歌十絕句(其一)
夜雨寄北
離思(其四)
涂山寺獨游
相思
山行
登岳陽樓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
……
第四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五章 江作青羅帶
第六章 白狼河北音書斷
第七章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第八章 百匝千遭繞郡城
第九章 我欲因之夢吳越
第十章 飛流直下三千尺